時至今日,AI翻轉了我們文化對「金融機構」所持有的概念。綜觀歷史可以發現,銀行、券商等的金融機構,一向能提供值得信賴又低阻力的交易活動。自帝國殖民時代以降,合股公司、企業集團和全球金融這些機構單位,都在你我之間扮演值得信任的中介角色。

然而,這些一下子全都跟不上時代了,就連「金融機構」這個具集體共識的概念,也變得有待商榷。之所以會發展到這個地步,有一部分要歸因於一位用「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這個名字的神祕密碼學家所開創的比特幣。

比特幣是一種數位貨幣,原本用來作為分散式點對點(peer-to-peer,以下簡稱P2P)付款機制,不需要任何中央機構來管理即可運作。主要是架構在一種稱為「區塊鏈」的安全分散式P2P資料庫。

區塊鏈就像以前的P2P服務,這種儲存系統能夠保存數位資訊及其出處,也就是每一筆資訊的加入、修改或移除的完整歷程都會記錄在內。當然,儘管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使用了區塊鏈,但區塊鏈技術卻可以應用在其他層面。

事實上,儲存在區塊鏈的資訊可謂包羅萬象,從地址、地契、股票交易、專利及智慧財產記錄等等應有盡有。區塊鏈提供安全無虞的保障,可確保壞蛋或是大型犯罪組織無從收買或是惡意修改區塊鏈的記錄。區塊鏈固有的彈性,使之成為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的可信賴帳本,作為追蹤貨幣所有權及轉移者記錄之用。

究竟區塊鏈有何革命性意義,從區塊鏈如何翻轉我們對金融機構的認知就很清楚了。以大家平常和銀行的往來為例,比方說我今天去銀行存支票,這家金融機構對我說:「好的,您收到100元美元的支票,等我們把這筆錢入到您的帳戶,您帳戶裡的金額就會從500美元變成600美元了。」往後要從我這裡收到款項的人,都必須以我的銀行作為我帳戶的中央資訊儲存庫。

當金融機構將金錢轉移給某個人時,並非真的在挪動實質的「貨幣」,而是做個記錄,在「錢」從某個帳戶移到另一個帳戶的過程中管控風險。所謂的交易大致上都只是電子記錄,換句話說就是「資訊」,而金融機構的作用就是驗證這筆資訊正確無誤。

換個角度來看,有了區塊鏈之後,上述的步驟全都免了。比特幣的交易過程中,假設你想從你的帳戶付我十枚比特幣,你可以直接把轉帳明細「寫入」區塊鏈,而不是開支票給第三方。

你寫入明細之後,就表示區塊鏈中的「每一位」參與者都看得到這筆交易。你的匿名ID會把十枚比特幣傳給我的匿名ID,而轉帳記錄則會複製到整個區塊鏈。8到10分鐘之內,區塊鏈上所有的參與者都能查明這筆交易是否合法。區塊鏈參與者可以看得到其他任何一位參與者所做的每一筆交易,而加密(encryption)則可確保區塊不會被偽造。

區塊鏈的本質就是透過數學來提供擔保的去中介化信任機制。人對於信任的主觀想法,無論是寄託於信條、藝術還是詩歌,現在都已經可以化做保障財產的運算機制了。

在演算式資安(algorithm-enforced safety)、決策可解釋性(decision explainability)和行事透明等概念逐漸成為重大焦點的AI時代,區塊鏈就是一個明證,闡述了人類的理想—也就是信任—如何能夠化為數學和程式碼。

所謂信任化為數學和程式碼,意指區塊鏈可以將活動儲存成「可執行代碼」(executable code)的形式,這種功能具有若干優勢。儲存在區塊鏈當中的程式碼幾乎無從破壞起,也代表這是彼此同意的活動,可作為執行合約條款之用。

比方說使用區塊鏈的A和B兩造,希望確保A在某個特定時間點支付十枚比特幣給B,那麼雙方在協議時便可簽訂「智慧合約」(smart contract);合約一旦啟動,就保證一定會執行。區塊鏈本身會確保依雙方同意的時間,A和B方不會有其他干預的情況下,兌現先前承諾要支付的款項。

過去詩人用14 行詩描繪人類理想中的信任,當今的區塊鏈則以數學方程式來譜寫信任。

透過我們目前努力的方向,說不定「善良的撒瑪利亞人」(Good Samaritan*)這種概念很快就能挺進機器群體當中,在某個環境之內利用區塊鏈的好處,建構所有AI代理人受信任的共通行為表現。

愈往深處發掘,愈可以體會原來基礎的數學方程式竟然能夠汲取人類經驗中最妙不可言的地方。有鑑於宇宙法則的難以參透,就以表述信任與安全來講,難道不能說區塊鏈反而比牧師的諄諄教誨或哲學論著更為節制與不朽嗎?

這樣看來,數學和物理之類的相關學科都具備了一些神奇的切入點,可以供人類創造出更有智慧又優雅的社會。

*源自《聖經》的一則故事,比喻見義勇為者或是好心厚道之人。


出處:《AI創世紀: 即將來臨的超級人工智慧時代》
提供:寶鼎出版
摘錄:p.174-183
購書連結: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02295

首圖|Photo by Markus Spisk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