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不起眼的國際新聞,深深震撼我心! 

這則新聞教導印尼龍目島的婦女大半到外國從事家傭、保母及看護等辛苦工作,只為了賺取薪水讓下一代過好生活。印尼東部因此出現許多「無母村」(motherless village),幾乎所有年輕女性都出國工作,孩子長期乏人照顧,也無法和先生相處。印尼是東南亞著名的移工輸出國,女性占超過三分之二。易地而處,如果是我們的父母或兒女, 長期在異國工作的心情? 

這種心情我曾經歷過,2007年應台商友人之邀,前往上海和南京工作前後3年,一開始是興奮的,但待了1個月,舉目無親、過去所有朋友關係全部斷絕,孤立無援的心情,真是難以自處。我還算好的,屬於管理級的幹部,這和東南亞移工在台灣屬於低階移工無法等量齊觀,最重要的是語言和文字不通,這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

記得有一次,聽說女兒在國中模擬考作文寫了一篇「流淚總在分手後」,書寫她獲悉我要去上海工作開始,到送別後面對寂寞的房間,淚水忍不住掉下來的文章。她的母親請老師留下這篇文章發到上海給我。我讀它時,忍不住的淚流滿面,後來也在《科技生活》雜誌刊登出來。台幹幸運的是可以每年回台4次,每3個月1次,由公司負擔。東南亞移工至少待3年才能回國。

感謝當時老闆的照顧,讓我開闢了眼界,站在國際舞台上看到世界,也感受到中國轉變。當時的上海就已經非常國際化,中國拿到2張國際門票── 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帶動城市的轉換,整個物價開始上漲,經濟實力大增。當時的台商、台幹買衣服鞋子都回台灣買,只可惜當時沒有在上海買幢房子,真是千金難買早知道。

回頭看台灣社會,每個周末的街頭、車站公園充斥著陌生的東南亞臉孔,他們是撐起台灣的移工, 台灣人口中俗稱的「外勞」。台灣移工人數已經占了台灣人口的四十分之一,移工已成為台灣不可忽視的勞動力。自從開放移民工人至今已30年。2017年在台外籍移工已達676,142人,超越原住民人數559,426人。因此,台灣人應該從了解、理解和同理移工! 

台灣在享受移工帶來廉價勞動力的同時,我們往往容易忘記他們是一個「人」,需要身為一個人所需要的身分、尊重。就像現在日本開放移工,台灣年輕人也大量的前往,可以想見他們也會面對相同的情境。我的女兒目前就在東京當通勤族,姪女也正在京都打工換宿。

移工們來自國家不同,多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 這些信仰是支撐他們堅持下去的重要源頭,這和台灣傳統信仰佛教、道教,在習俗上是有很大的不同。如果台灣雇主不能理解和尊重,那麼我們和中國把穆斯林集中再教育有什麼不同?台灣人為移工營造的台灣夢,到底是美夢?還是惡夢? 

移工們除親子問題,印尼女性移工經常缺乏法律保障,還會受到雇主虐待,重傷、致死事件時有所聞。日本最近開放移工和看護,電視報導菲律賓的月薪是1萬日圓,在日本超過16萬日圓,這麼巨大的差異,讓很多菲律賓婦女飄洋過海到日本,在離家前她們必須訓練兒女作飯、做家事。

因此,台灣人必須把看護、移工當作正常的人來對待,這是作為人,最起碼的文明和修養。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6月號213期
 

 

(Photo by Menglong Bao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