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曾麗娟透過縫紉面對母職角色與創作者狀態,藉創作述說亙古的童話故事。

新竹241藝術空間即日起至6月28日規劃《像藝術家思考主題展,透過藝術家設計的互動遊戲,將能讓大、小市民朋友覺得:了解一件藝術品,真的不難。防疫期間也請觀展民眾戴上口罩、室內看展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又到了四月兒童月,「新竹241藝術空間」循例為親子策劃了精緻的藝術展,邀請11位台灣不同世代知名藝術家同台,運用最基礎的素描、紙膠帶拼貼、蚊釘槍、編織、熱融膠、羽毛、縫紉等媒材與手法,展現一場多元豐美作品展,寓教於樂,值得參訪。

像藝術家思考》特展邀集了莊普、游文富、陳浚豪、黃蘭雅、李明學、曾麗娟、范思琪、羅懿君、李政勳、鄭琬蒨和吳芊頤等11位知名藝術家,以各自的藝術表現形式與獨特的創作手法,提供市民全新的視覺體驗與美感品味。

策展人張馨之表示,藝術家的思考或可被視為更具有創造性的歷程,藝術家在想什麼?為什麼這麼創作?是這次策展的兩大提問,一方面可一探創作者的藝術之路,另一方面也可能成為觀展民眾認識藝術的路徑,特別設計的互動遊戲,也有助於民眾拆解藝術家創作的思考模式,進一步理解當代藝術創作者如何藉著自我覺察、身體行動,以及觀照現代社會而創造出來的獨特作品。

她指出,「日常」是跨世代藝術家共同關切的議題,打破框架是藝術家最難解的奧秘;去年甫獲「國家文藝獎」視覺藝術類得獎人莊普,就從生活中平淡無奇處引發趣味,他以標點符號的素描作品,透過不同排列組合,演繹出極富趣味的現代場域,親子皆能融入作品中;李明學擅長以幽默方式翻轉大眾對日常物件的刻板印象,創造出有趣的另類解讀點;鄭琬蒨透過聲音探索,隨機重組各式生活物件,發出聲響,形成生活裡的驚喜。

藝術家李明學以幽默再詮釋物件,反轉慣性理解的框架。

「透過持續身體勞動與實踐,也是藝術家思考的一種途徑」,像游文富結合了羽毛、水墨、裝置等手法,讓作品可平面、可立體,甚至擴展到地景藝術,在國內、外展出,都受到歡迎;吳芊頤以彩色紙膠帶為創作媒介,藉著色彩拼貼重疊,表現台灣獨特的鐵窗花樣,喚起人們的集體印象與鄉愁;范思琪視創作原點是為了「探索未知的過程」,每每設定一個需長時間進行的目標,挑戰自己最不擅長的事,挖掘最後的可能性。

藝術家游文富以羽毛融合中國山水創作各國名人肖像。

藝術家吳芊頤的創作呈現臺灣鐵窗花的庶民美學。

最特殊的創作方式當屬陳浚豪了,他以裝潢用的特殊木工蚊釘槍當畫筆,一針一針釘出古典山水,為了這回展覽,花了一個月時間,釘出一幅新竹都城隍廟的意象釘針圖;黃蘭雅則用熱熔膠創作,作品造型受自然界的微型結構啟發,有對保育的呼喚,也是探問真我的儀式;為人母的曾麗娟,以色彩鮮豔的軟質布料當色料,縫製出立體造型獨到的布偶,像抽象畫,她也藉縫紉的節奏與呼吸,重整內心的平衡,讓自己與生活交好。

藝術家陳浚豪以勞力密集方式將「蚊釘」作為創作媒材臨摹古畫。

 

文化局提醒,因應武漢肺炎病毒防疫,進入「新竹241藝術空間」參觀者須全程配戴口罩、入館前須填寫入館登記表,配合工作人員引導測量額溫、手部消毒入館,室內參觀也請保持人際1.5公尺的社交距離,館內參觀人數逾100人即限制入館人數。若體溫超過37.5度或有感冒症狀,建議返家休息。因應防疫,「新竹241藝術空間」每日加強清潔及消毒作業,期待防疫期間大家做好保護,也不忘藝術。展覽詳情可上「新竹241藝術空間」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hsinchu241/查詢,或洽專線03-5332841或撥打1999為民服務專線。

 

 

【玩食風尚-陽明山春日小旅行 延伸閱讀】

2020玩食風尚 年度優惠/好康活動

https://www.techlife.com.tw/Article/15037

賞花‧健行‧品咖啡/遇見全台最完整美軍宿舍群(一)
https://www.techlife.com.tw/Article/14972

穿越1960懷舊歲月/漫步陽明山美軍宿舍聚落 (二)
https://www.techlife.com.tw/Article/14974

陽明山上超美味小籠包/中環集團打造餐飲王國(三)
https://www.techlife.com.tw/Article/14975

鈺德科技耗資9千萬修復歷史建築-美軍俱樂部/建構陽明山休閒景觀餐廳新聚落(四)
https://www.techlife.com.tw/Article/14976

修復陽明山歷史建築-農林廳轄管廳舍/cama café推出旗艦品牌「豆留森林」(五)
https://www.techlife.com.tw/Article/14977

夏沐語庭園足體養生會館 科技客群占七成

https://www.techlife.com.tw/Article/14615

竹科旁絕美紓壓祕境 峇里島Villa度假式足體養生會館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