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劉昌宇,前農業科技研究院研究員,美國普渡大學動物營養學博士。

離開研究單位後,很少有機會拜訪花東的養豬場。對花東有很濃厚的情感,因為小學、國中在台東居住五年,飽嚐風沙之苦;研究所工作期間,更經常翻山越嶺到花東輔導養豬農民。這個月,應養豬合作社邀請擔任課程講師,再度來到花東。

或許是報復性旅遊的關係,市區湧入不少遊客,消費盛況與熟悉的花東慢活截然不同。佇立在狹窄、似乎熟悉又陌生的街道,除了穿著時尚、攜家帶眷的人潮外,過去十幾、二十年,花東的建設進步有限。以資金條件判斷,單靠在地居民可能難有重大突破;外來投資則須檢視長期發展價值與效益。花東長住消費人口少、交通不便、天然災害多,很難誘使企業、財團提出任何投資計畫。

課後,養豬農民提及前陣子的反卜蜂興建養雞場事件,似乎已演變成反畜牧場風潮;新建的乳牛場、新式批次化肉豬場、畜牧廢水沼氣發電集中處理中心,都成為風潮下的抗爭對象。在地居民要求天然環境、對原住民的尊重,對應農二代新型牧場投資、科技設備的應用;生活品質要求與牧場永續發展,出現顯著的價值落差。

社會永遠存有衝突,衝突的目的是在解決問題、達成共識;社會發展過程沒有獨有,只有「共好」。「共好」也是畜牧生產追求的目標,但必須政府、產業、社區一起努力。歐洲最富裕、環境最好的國家都是畜牧產業最發達的國家,如荷蘭、丹麥、德國、法國。一方面是經濟發展的需要,畜牧業提供優質蛋白質-乳、肉、蛋;另方面是相關知識及科技的開發、永續經營觀念的建立,使生產效益與環境保護一起進步、平衡發展。以丹麥為例,不足600萬人的國家,年生產近3,000萬頭豬(國內屠宰2,000萬頭肉豬、出口1,000萬頭小豬),生產規模是台灣的三倍,另有60萬頭乳牛、100萬頭肉牛(養牛是台灣的15倍)。丹麥畜牧業發展也歷經養殖與環保的衝突,產業團體經過多年的努力、調整後,養殖頭數持續增加,成為世界豬肉出口大國;應用糞尿水還田作為肥料、沼氣發電,化廢棄物為綠能、綠金,降低石油進口與二氧化碳排放。達到生產、生態、生活各方都贏的目的。

台灣在口蹄疫感染、清除的23年間,畜牧產業投資、進步有限;老舊養豬場持續淘汰,目前豬隻在養頭數只有口蹄疫爆發時的一半,整體廢棄物減少50%。然而,強烈的環保意識針對老舊、不良豬場的抗爭新聞,造成社會民眾對畜牧場認知產生偏差。近幾年,主管機關投入不少經費引進丹麥講師,教授動物福祉高、永續經營的養豬生產模式,同時補助年輕養豬農民遠赴丹麥豬場實習、參觀,目的就是要改善台灣養豬生產力,同時做好廢棄物處理、環境保護。在畜牧業現代化的路上,台灣才要起步轉型。

台灣畜牧場規模小、人員有限,業者著重生產,多項經營操作、廢棄物處理,缺乏專業管理;迫切需要更新設備、配置專業人員。籌建廢棄物集中處理中心可降低單場投資、簡化各場工作,並引進最新設備、專業技術。未來還能成為示範推廣基地,協助花東畜牧場全面提升處理能量,建立無污染、優美的生態環境。

一群農二代組織8個牧場,近萬頭豬、千頭牛的飼養基地,籌建全國第一個畜牧廢水沼氣發電集中處理中心。規模不大,卻是創舉。台灣農二代對事業永續經營的觀念較上一代提升很多,因為他們知道不再有台灣奇蹟、錢淹腳目的機會,污染防制法規更趨嚴格;經營規模的擴大,不一定能賺錢,而是對牧場、土地、環境永續的承諾。

今年7月26日的頭版新聞報導花蓮環保科技園區空無一人。該園區97年啟用,至今12年。對執行計畫的人而言,空無一人只是一個失敗的案例、數億資金的閒置;但對一個急於開創事業的年輕人而言,卻已由壯年步入中年,理想、憧憬回歸現實與平淡。或許在花東生活的耆老仍有很多憧憬,但對經營事業、創業的人而言,青春與機會皆不復返。

嚴峻的全球暖化已顯著降低牧場動物的採食意願與繁殖表現;不立即改善建築設備,未來將難以生產、經營。一個突發的病毒(新冠肺炎),正改變全世界的經濟活動,沒有旅遊消費,也沒有觀光投資;政府大規模紓困,耗盡公部門投資能量。可預見未來的多年內,花東必須回歸在地投資、在地生產才能穩定在地經濟發展。

未來台灣畜牧產業仍將受到歐美畜產品進口的壓迫與競爭。台灣農二代沒有選擇放棄,卻持續的投資、提升競爭力。主管機關本於職責就該守護產業的永續經營,督導生產規範及環境保護;牧場如同工廠,必須隨科技、法規改建,才能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排放,並改善動物福祉及就業環境。

畜產事業的經營是照顧一群具生命的動物,為維持高健康的生產力,必須付出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的專注。「畜產」如同「續產」,牧場幾乎都是以世代經營為己任,是永續的承諾。外人看到的都是成功的外表與假象,無法體會業者經歷的問題與挫折。請許給年輕農二代一個有願景的未來;我們一起監督,共同參與永續生產與美麗家園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