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ary:
香港2021年11月8日 /美通社/ --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保」,或「公司」;股份代號:2601.HK,601601.SH,CPIC.LSE )近日向進博局遞交總保額逾萬億元的「產、壽、健」一站式綜合保險保障方案。作爲進博會核心支持企業和指定保險服務商,中國太保銳意創新,主動升級太保服務,積極發揚保險優勢,為第四屆進博會帶來「全鏈條、全週期、數字化、多元化」的風險管理服務。
細緻體貼的全流程保障
中國太保始終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宗旨,從保險保障、創新服務及科技賦能等個角度著手,結合國展中心的風險需求及新場景下的特定風險情形,為進博會提供覆蓋場內場外、線上線下、前中後期的全流程服務。
針對場內的人身安全突發事件,中國太保為出險客戶提供專車接送、門診協助、就醫陪診、住院協助、意外責任醫療墊付五大核心服務,並開設能夠快速兌現承諾的進博綠色理賠通道;在場外,中國太保上海地區門店設立專門的進博服務專區為與會者提供全流程VIP服務,並配備精通多國語言的誠信服務大使確保服務更加順暢高效。
在進博會前期,中國太保精心遴選了175名服務保障人員組成進博志願者隊伍,積極開展前期勘測、培訓及交流等相關工作。今年九月,中國太保即已進入「進博服務模式」,針對倒計時60天、「煙花」颱風等關鍵時點,成立專業的風勘團隊對國展中心進行風險勘測及排查,為運營方打造全方位立體風控體系。10月26日,中國太保進博風勘團隊正式入駐國展中心,與國展中心安保部、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組成聯合工作小組,聚焦「人、物、館」等重點環節,圍繞施工、用電、人員、意外成立四個專項檢查小組,運用「雲風控」、「雲監控」等物聯網輔助管理系統協助發現隱患,並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妥善搭建起全天候一體化風控網絡。
持續升級的全方位保障
後疫情時代背景下,中國太保結合新的風險需求及新場景帶來的新風險類型,從智慧出行、「保險+科技」、「保險+康養」等多個角度聚力創新,為進博會提供線上線下人員、財產、責任及信用風險的全面保障。
例如,中國太保壽險的「進博太保通」人員類保障方案,為所有與會者免費提供逾萬億的人身風險保障,保障期覆蓋整個會展期間,更保障了搭建期、撤展期,以及參展參觀人員長三角地區遊覽期間的風險。特別是面對防疫新常態是旗下進博會的防疫新需求,中國太保壽險在已有的20萬元場館內感染的身故殘疾責任的基礎上,增加了新冠隔離津貼及治療住院補貼,從而更全面地呵護參與者。
中國太保產險亦為進博會量身打造了針對進博會特許商舖紀念品的產品質量保證保險,對各類損失進行保障的同時還覆蓋到運輸、鑒定及法律等方面的費用,為參展商樹立良好信譽提供保障;同時還推出碳中和保險,助力主辦方應對風險產生的超額用電量及額外化石燃料消耗,共建綠色會展。
服務國家戰略的綠色保障
今年是目標的起步期,中國太保立足「綠色保險」戰略規劃,積極發揮專業優勢助力綠色發展。在進博會上,中國太保通過「模擬駕駛之好司機PK賽」,融合UBI里程定價技術,向公眾傳遞綠色出行ESG理念,展現全民碳中和的保險力量;通過「太AI」智能定損工具、風險減量管理新模式「太好保」以及「智能換車預測」系統,展示了「數智保險」助力智慧出行的新思路及新成果。
圍繞「雙碳」目標,中國太保產險於進博會期間舉辦「科技金融服務雙碳經濟」國際高峰論壇,積極探討市場化機制如何發揮引導作用,科技創新如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及金融如何賦能綠色低碳發展等問題,為「零碳進博」做出勇敢嘗試及積極實踐。
同時,中國太保產險於第四界進博會起,與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投資協會能源投資專業委員會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全面合作,全面引入「碳中和」項目,助力「零碳進博」。
此外,中國太保產險還於本屆進博會期間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達成「碳配額+質押+保險」合作,落地全國首筆碳排放配額質押貸款保證保險業務,保障了質權人權益並提升了碳資產的流動性。這是金融機構助力「雙碳」目標的最新嘗試,也是中國太保產險參與碳排放配額交易市場的全新嘗試,為保險服務碳配額市場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完-
關於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保」或「集團」;股份代號:2601.HK, 601601.SH,CPIC.LSE)是在1991年5月13日成立的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基礎上組建而成的保險集團公司,總部設在上海,是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並是首家A+H+G(上海、香港、倫敦)三地上市的保險公司。集團為國內領先的綜合性保險集團,通過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和多元化服務平台,為全國超過一億名客戶提供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財富規劃和資產管理服務。
本新聞稿由皓天財經集團有限公司代表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
詳情垂詢:
皓天財經集團有限公司
沈嘉彥 / 藺秀梅
電話:(852) 3970 2199 / (86) 139 189 32311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