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水牛到滑鼠,內湖從農業、煤礦及磚瓦窯業到今日的高端科技業,產業的轉變為城市帶來全面性的劇變,讓內湖的面貌大翻轉,成為臺灣產業的重要樞紐與經濟的火車頭,然而更劇烈的是科技愈來愈飛速的進展,不想被甩在時代之後,就得隨時代改變,臺北市政府對於視為「臺北科技引擎」的內科,正面臨關鍵時刻,有何對策、如何因應,以引導內科產業轉型與再發展的契機呢?

從農業到高科技 不到一甲子的劇變

現在進入內湖,無論是高速公路、快速道路,還是捷運、公車,都快速可達,筆直的街道上高聳的商辦大廈櫛次鱗比,車行而過,兩側盡是知名科技大廠總部相比鄰,還穿插著一些新創企業在其中。

對內湖發展有印象的人,應該還記得沒多久之前,內湖算是臺北市的「界外」,開車過去總是非常耗時,年紀再大些的在地居民更見證了內湖從農田到媲美矽谷的科技城──其實不到一甲子之前,內湖屬於臺北縣,民國57年併入臺北市,當時內湖人口僅3萬多人、4所小學,大部分居民務農維生,兼有打石、竹編、磚瓦窯和煤礦工業,因山多湖泊多,對外交通不便,相對於臺北市的發展遲了許多。

民國65年劃定為工業區、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以下簡稱產發局)於民國79年訂定內湖輕工業區輔導管理辦法,原規劃的「內湖輕工業區」,由民間自發匯聚,及政府12次調整產業進駐業別而發展出「內湖科技園區」;加上民國53年及80年間基隆河2次的截彎取直整治工程,中山高速公路堤頂交流道、市民大道(接臺北車站、新北)、環東大道(接南港經貿園區、北二高)、堤頂快速道路等相繼通車,便捷的交通網絡,可快速連通松山機場、桃園機場、基隆港及竹科,猶如打通了內湖發展的任督二脈,短短不到30年間,都會型高科技園區迅速發展成形。

內科園區面對的關鍵課題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林崇傑於6月與內科企業座談時說明,內科是臺灣高科技產業群聚最密集的區域,已有超過4,600家廠商群聚,年營收高達4.09兆,是全臺營收最高的園區,然而時至今日使用面積已達95%以上,面臨空間近飽和,園區內員工數逾15萬人的上下班進出,造成嚴重的交通問題,而企業持續有進駐的需求,這是第一個課題。

隨著新經濟模式的發展,整個產業面臨必需轉型與創新的關鍵時期,唯有挹注創新動能,才能使園區永續發展,這是第二個課題;第三個課題是與每個內科人息息相關且最有感的──由於產業支撐,吸引大量人口移入,造成這些年內湖人口從原來的幾萬人快速增長到28萬7千多人,僅次於大安區的30餘萬人,僅比士林區少百餘人,成為首都第三多人口的區域,人口暴增帶來的生活機能不足與壓力問題,勢必需要解決與調整。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8月號204期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 資料提供/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瑞光不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