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這個城市的形成,是因為海港,市中心蛋黃區地帶也與港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市長林右昌清楚看見基隆的轉型,不可能擺脫海港而獨自發展,因此推出「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密切與港務公司溝通合作,然而面積132.8平方公里的基隆市,市核心地帶分屬多個不同的部門機關,市府團隊該怎麼辦呢?

 

敲掉「市港合一」的幻想

一直以來,「市港合一」是從市府到市民的「共識」,認為稅收逾全國一半的基隆關應「回饋」地方,按照比例多一些分配款給基隆。然而,林右昌自始就不抱這種希望,「談『市港合一』,想的都是稅收,這已是10、20年前的舊觀念了!基隆關的稅收是中央歲收的命脈,要從中央拿到這筆錢簡直痴人說夢!」

因此,他提出「市港合作」。上任後,他便一直思索如何有效利用市內公有土地,加強橫向整合各單位所屬土地,然而,與其說是整合,他面露積極、不避強勢地說是「主導」。因此,其後與港務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立「市港平台」,作為港市合作發展的溝通渠道,市府團隊透過此平台密切與港務公司、台鐵局等單位溝通合作,每月開會1次,高效率的處理相關工作業務,一同解決問題,推進基隆港市的發展。

基隆市府與港務公司盤點港區重大建設與資源,與超過20個機關共同合作,營造港區新風貌。

 

市港再生 基隆的命運由基隆決定

林右昌率領市府團隊為基隆市發展擘畫的「市港再生標竿計畫」,實是與大台北首都圈發展配套的計畫,也是基隆整體都市發展的核心。透過再生計畫,將作為國家門戶的基隆市港的各種歷史記憶、文化場景、地方價值、都市設計及意象等面向,進行再造與重塑,逐步強化城市的活力與能量。

為此,市府盤點港區重大建設和資源,與港務公司、台鐵、國防部等多方單位共同合作,整頓港區環境,積極爭取中央前瞻計畫,打造先進且無縫接軌的大眾運輸路網與公共設施,兼具觀光與生活機能,以都市再生的方式整體規劃並管理港區廊帶周邊發展─這也就是林右昌自承的強勢主導,由基隆市決定自己未來的城市命運。

市港再生標竿計畫所涵蓋層面,包含成立基隆都市更新專案辦公室、城際轉運站、新火車站北口廣場規劃、東櫃西遷、多功能郵輪中心開闢等計畫,加上已列入前瞻計畫中的基隆tram-train輕軌、基隆山海城串聯再造計畫等多項大型計畫,港、城、丘全方位打造基隆市港成為首都圈最重要的海洋門戶。

基隆市港再生標竿計畫藍圖

 

全球罕有 基隆港得天獨厚的特殊性

基隆市政府提出的「市港再生標竿計畫」為基隆市最核心及最重大的市政建設規劃,其中「港」又是重中之重,基隆港現已成為亞太地區第五大國際郵輪母港,究竟有哪些優勢及特色?港務公司又是如何呼應市府的要求及市民的期待?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劉詩宗,為海洋大學航運管理研究所博士,在交通部擔任幕僚22年,對政策法規、制度建立相當嫻熟,民國100年進入港務公司,歷經港務局轉型為港務公司的重要階段,他不諱言從上任總經理至今,最大的挑戰、也花最多的心力就在「市港再生」,除配合市府的規劃外,協調單位更高達20-30個機關。

訪問當天,這位對基隆有著濃厚感情的總經理,透過港務公司5樓貴賓室的大片玻璃窗,以鳥瞰港區的實景解說方式,跟我們侃侃而談基隆港幾個國際少見的特色。

基隆港可以近距離觀賞老鷹,全世界的港口幾乎都是海鷗,只有5個港口有老鷹。老鷹與基隆港共生的歷史悠久,起因為崁仔頂漁市場殺魚的殘餘物隨著水進到港灣,老鷹捕食殘餘物,也是基隆港的清道夫,牠們不僅不吃活的魚,也不接受餵食,常常看到早上來港口玩一玩兼捕食後,就飛回其巢穴──基隆的知名景點情人湖睡覺。

基隆港為優越的天然良港,潮差只有60-70cm,這在全世界也是名列前茅,讓船安全航行很容易掌控,不需等漲潮才能入港,也不需至其他港口先行卸貨入港。

港的發展跟市區的都市計畫是結合在一起的,因為隔了一條馬路就到市區,這樣的港口在全世界極為罕見,也是世界上少有的豪華大型郵輪停泊於市中心的母港。劉詩宗說起公主遊輪的船長就曾告訴他,開郵輪進基隆港就像把船開到市區,很是過癮!


基隆港口緊接市區,是世界上少有的豪華大型郵輪停泊於市中心的母港。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7月號 203期 文/許佩玟‧于娜麗莎  資料提供/基隆市政府‧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 圖/黃國倉攝‧基隆市政府‧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森情寫意Jeffrey Hs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