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豐富內涵來形塑觀光是雲林這兩年躍升為觀光大縣的秘訣,我們實際作旅遊踩線後,深刻感受體驗到雲林獨有的風土人情及好滋好味,如同文觀處處長陳璧君所說,雲林發展觀光的優勢在文化,作為台灣的農業首都,從風土學衍生出的飲食文化,讓雲林20個鄉鎮市各擁特色。

 

這次我們兩天一夜的走訪,發現雲林真是個文化觀光深藏不露的「璞玉」,也讓我們懂了「雲林吃在地、在地吃雲林」這句話!

 

台灣經典小鎮3.0 口湖鄉

口湖鄉在今年榮獲交通部觀光局「台灣經典小鎮3.0」,我過去只知曉雲林口湖有一個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流傳至今176年的牽水車藏(狀),初次踏進這個濱海小鎮,發現除了海口的新鮮漁貨,在地農產也很多樣化,包括黑豆、黃豆、白米、地瓜等都以自然農法讓土地重新活化的方式種植,濕地生態、景觀資源、文化觀光也都別具特色。

 

這次連續走訪了成龍溼地及椬梧滯洪池,這兩個景點源於無情天災,但也看到有情人間,公私部門協力把缺點變優點,成功轉化成生態景觀點。

 

雲林版小日月潭 椬梧滯洪池

椬梧滯洪池原為台糖農場的甘蔗林,1986年韋恩颱風來襲,大量海水倒灌讓濱海低地成了湖泊,這個意外,卻造就了濕地廣大的景觀池。

 

椬梧滯洪池除了有滯洪功能,也提供生態景觀及公園水濱的休憩作用。綠生態擁抱的湛藍湖水,倒映成趣,波光粼粼的湖面,偶有水鳥飛越,絕美湖景令人心曠神怡,樹林與溼地孕育了豐富生態,是賞鳥與生態教育的最佳地點。

 

繞行滯洪池1周約3.7公里,有環池自行車道,可在口湖服務中心租台鐵馬,悠閒舒服的環湖,或是坐在湖畔放空,也是忙碌生活中的奢侈享受呢!

 

椬梧滯洪池有雲林版小日月潭之稱,因為是水利用地,生態豐富,原為甘蔗林,因颱風來襲海水倒灌,意外造就了濕地廣大的景觀池。

 

 

桑田變滄海 成龍溼地

成龍溼地原為農耕地,因地勢較低,加上魚塭超抽地下水,致使地層嚴重下陷,且接連受到韋恩、賀伯颱風侵襲,海水倒灌、長期積水而逐漸演替成鹽分沼澤。林務局以台灣首見的「生態休耕」政策,自2005年起承租其中約62公頃,進行溼地保育。

 

口湖鄉居民賴以為生的耕地,因地勢偏低、長年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嚴重下陷,水患不斷。加上颱風引發海水倒灌侵襲,變成一塊廢耕的濕地,卻成為濕地植物與水鳥的樂園。

 

2009年林務局委託觀樹教育基金會進駐成龍溼地,執行「成龍溼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12年來陪伴社區三代居民共同面對地層下陷的環境議題,重新連結與濕地的情感,激發村民的自主行動,建構與水共生的新觀念。

 

雲林縣府接棒委託基金會辦理「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計畫」,成龍村自2010年~2019年每年舉辦國際藝術節(去年及今年因疫情停辦),打響了成龍濕地的知名度,也凝聚了社區居民的向心力,2018年獲得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的肯定,2019年內政部公告成龍溼地為國家重要溼地。

 

歷屆環境藝術節留存下來的藝術裝置已與濕地融成一體,成為濕地的美麗景觀。

 

透過公共藝術的穿透,構成一張張美麗又具藝術感的打卡景點。

 

週二下午時分來到以魚塭養殖為生計的成龍村,沒有遊客的大片沼澤濕地顯得格外寧靜,偶見成群飛鳥翱翔,走近池塘不時聽到小魚在水面跳動的聲音,10多年的濕地保育有成,孕育出無限生機。

 

成龍濕地以成龍村命名,兩者是生命共同體,生活、生產、生態的三生模式在此地深刻演繹。濕地由沼澤、池塘、魚塭及部分休耕田構成,魚蝦蟹類與底棲生物自然繁衍,吸引成千上萬候鳥冬季前來棲息,還可發現黑面琵鷺、綠頭鴨、彩鷸、水鶇、短耳鴞等罕見野鳥的蹤跡。

 

2013年的藝術節曾經辦理過「濕地餐桌」,夕陽餘暉下的濕地藝術美景,是許多參與者念念不忘的美好回憶。2019年的藝術節,回歸居民的生活美學,由藝術家指導帶領村民,善用生活週邊可取得的素材來創作,轉型社區環境藝術市集,展現在地產業潛力,並安排體驗產地互動,實地下魚塭摸文蛤,走近濕地生態觀察。

 

濕地邊有棟醒目的高腳屋,是觀樹教育基金會以在地生活型態發想,結合防洪、高齡化、綠建築概念所興建的示範民居,饒富教育意涵,命名為「蝦董ㄟ躼腳厝—成龍溼地說書館」,對外開放團體預約參訪,同時也結合成龍溼地導覽,作為社會大眾關注地層下陷、溼地保育等環境議題的學習場域。

 

濕地邊有棟別墅型高腳屋,是觀樹教育基金會推廣沿海防洪民居而興建,命名為「蝦董ㄟ躼腳厝—成龍溼地說書館」。

 

高腳屋一樓牆面展示了以成龍濕地為中心點,地層下陷、海水淹沒的情形。

 

在成龍濕地,看到了二樓變一樓、土葬變海葬、高低房子相鄰的特殊景觀,也觀察到了豐富多樣的生態環境,更看到了政府民間攜手合作,將風頭水尾的惡地變成風光明媚的寶地,成為台灣唯一不可取代的景點!

 

走訪成龍溼地,二樓變一樓、土葬變海葬是這裡的特殊景觀。

 

 

甘苦人料理 喝咖啡配烏魚

午餐在鄰近的口湖遊客中心享用蒲燒鰻魚套餐, 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在此經營邁入第四年,營運成果獲得全國金牌農村銅牌獎的肯定,靈魂人物是經理蔡云珊,她說,口湖在地漁產有鰻魚、烏魚子、烏魚、台灣鯛、虱目魚、文蛤、馬蹄蛤、白蝦等,協會與當地農漁民合作,推出海口尚青的虱目魚肚、鰻魚、鯖魚、白蝦風味套餐及合菜,也提供素食、穆斯林套餐,他們稱作「甘苦人料理」。

 

來口湖一定要大啖海味嘗鮮,吃在地、食當令,在這裡有了最佳詮釋。口湖是台灣烏魚子之鄉,養殖的烏魚占全台烏魚子年產量一半以上,冬季來口湖,一定要品嘗他們的烏魚料理。這裡的下午茶更是特別,喝咖啡配烏魚子,這是只有在產地才吃得到的獨特滋味。

 

口湖鄉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運用口湖在地漁產,推出海口尚青的虱目魚肚、鰻魚、鯖魚、白蝦風味套餐及合菜。

 

料多實在味美是甘苦人料理吸客之道,難怪禮拜二中午的用餐熱鬧滾滾,有自組旅遊團約30人吃合菜,還有6位散客預訂了無菜單私房料理,好奇詢問後,居然一行6人都是台南人,因兩年前吃過一次後就愛上這裡的料理,專程從台南來此用餐。

 

協會也將金湖休閒農業區的景觀資源、生態資源、文化資源等據點規劃串聯,園區內有自行車道遊憩路線,沿途欣賞豐富的濕地景觀,還可體驗及多元的地區產業,在口湖可讓親子家庭玩上一整天。

 

口湖是台灣烏魚子之鄉,來到口湖遊客中心,一定要品嘗這裡特別的下午茶--喝咖啡配烏魚子。

 

蔡云珊特別推薦金湖休區的體驗活動:馬蹄蛤休閒園區可體驗下水摸蛤,乘膠筏、遊魚塭,玩水上來後還可以吃一碗熱騰騰的馬蹄蛤養生湯;海中寶體驗口湖特有的高粱酒火焰烤烏魚子;興義軒休閒園區則可體驗拉蝦捕蝦吃蝦。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1年11-12月號233期  文/編輯部  圖/黃國倉、潘國正攝

 

 

 

延伸閱讀:

 

■ 【島內旅行散策】風土人情X文化底蘊 發現雲林觀光新風貌(一)

 

【島內旅行散策】 風土人情X文化底蘊 發現雲林觀光新風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