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稿的當下,已是2023年的12月,天候仍熱到將近30度,短袖與薄外套穿行,氣候的巨變已迫近到每一個個人,永續、碳費等議題成為全球關注焦點……種種問題逼迫著我們思考,人類的未來何去何從?

這回的【封面故事】,我們走入2023年「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Taiwan Innotech Expo, TIE)」的會場,一窺面對巨變未來的想像,為解決人類生存問題及迎接更美好的未來生活所創新研發的科技,從數位資安、智慧物聯、生技醫材、淨零排放、減碳增匯、綠能科技到太空科技等都是攸關人類生活的領域,多達近1,100項的創新技術展開在眼前。

不禁想起19世紀末、20世紀之交的居禮夫婦,發現了數種輻射性元素用於醫療上,是當年的創新研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拯救許多人。居禮家一門三傑(包括長女及其夫婿因發現人工輻射元素而獲獎)皆榮獲諾貝爾獎,居禮夫婦在科學上的貢獻舉世皆知,居禮夫人卻死於過量的輻射線傷害。

再看核電科技快速進展的今日,核融合發電技術趨於成熟,先進國家也正積極研發安全又便宜的「小型核電廠」,核電復興成為這屆剛落幕的COP28的焦點之一,美國代表也在會中宣布將和其他政府合作,加速努力使核融合成為新的乾淨無碳能源。

又想起如今人人喊打、視之如萬惡之首的塑膠製品,發明之初,也是為了便利人類生活,是科技進步的象徵,其應用廣泛遍佈居家生活、工業發展、全球通訊到太空探索,它造就了如今我們共享的便利生活,那它是如何從便利好生活的「神隊友」變成傷害地球的萬惡「豬隊友」?

就是從「一次性用品」的想法出現時!用過即扔的過度性濫用,才是真正的元兇,而誰是濫用者?人類。前面所提的輻射性元素、核電科技,對人類也是有益有弊,端看如何使用。

近日與友人討論人類呼喊多年的環保議題,有一派觀點認為這是從人類本位出發,人們意識到把地球環境搞到讓人類自己生活不舒適了,再來檢討反省,想要讓環境回復到從前舒適的環境,但只要人類人性無改,基本上是不可逆的。所謂的氣候變遷,影響的是人類與部分物種,部分物種消失了,會有新的物種出現,對地球來說,這樣的變化是常態。

難道我們就什麼都不做嗎?我自問,也思索著,畢竟我們是人類,多多去接觸自然生態,感受大地本自具有的美好,誠懇的面對做環保只是為了自己能夠在地球上存續,然後在行動上共同努力遏止地球環境的惡化(對人類而言)。

這期的【玩食風尚】,我們沿著北橫公路,探索大漢溪流經桃園復興區角板山、溪口及羅浮等地區,經侵蝕、切割與搬運流經的地層作用,造就出高山、縱谷、隧道、河階、溪流、瀑布等,蕩氣迴腸的曲流景觀及豐富的自然生態。

也認識人類對自然的斧鑿之筆,孕育出觀音洞–蝙蝠洞步道、昔日的腦金、茶金及以泰雅人文生態為主題的「文藝復興」遊程,體驗部落特色人文生態,隨著泰雅族人的腳步「一起上山吧」!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3年冬季號241期 文/許佩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