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一場部門會議,由身為中間主管的Peter主持,今天主要的任務是要傳遞大老闆的新指令,因為執行上確實有難度且是臨時變更,可能會引發員工們反彈,Peter原本就感覺胃緊緊地,壓力有點大。

再加上,午休時在走廊上遇見大老闆,大老闆又再次叮囑,今天的變更一定要確實傳達並保證落實。可是上周才剛剛確定要夥伴們周末加班趕出來的案子,今天又推翻重來,可能會引發反彈吧! Peter將心中的擔心直接表達了出來,卻不料,讓老闆覺得是在找藉口拒絕,不知觸到了什麼情緒按鈕,大老闆突然激動了起來,很嚴厲凶狠的看了他一眼,那眼光如刀刃般射來,並且丟下一句「你知道,你的薪水是我發的嗎?」便揚長而去,留下Peter滿臉詫異地,看著這個共同打拚多年的伙伴, 這位一向視我為兄弟商量事情、不吝分享利潤,只是名為老闆的好友兼夥伴。

午休至今,Peter已經很努力地在消化這個又受傷又驚訝的情緒,將情緒壓縮在一個小小的匣子裡暫存,並且專注在自己的角色,思索一個說詞,希望能在會議中讓反彈降低。

但走廊的這一幕,不巧被一名員工看見,讓一向標榜尊重員工與共好概念的大老闆形象,大大的被敲碎了,並且冷不防地在會議中公開發言:「我看到的這一幕,真的讓我不想再努力配合了,Peter 你這麼拚命幫他,大老闆都對你這麼不客氣,更何況我們呢?為他拚命,值得嗎?真是為你感到不捨。」

員工發的這球,實在來得太猛太快太直接,讓Peter更是嚇了一跳,一方面暗藏的委屈竟被瞭解被同理了,我的部屬終究是挺我的、心疼我的,連眼眶都忍不住紅了;另一方面,隨之而來的尷尬場面及氣氛,變得更難收拾了。

怎麼辦呢?跟著一起公開罵大老闆當然是不行的;但員工體貼自己的善意也不能抹煞,這下還真難辦了,Peter深吸一口氣,暗自禱告了1秒鐘後, 開口了。

「我知道你是心疼我的,謝謝你,真的,一直以來,謝謝大家這麼挺我。」眼光從那位發言的員工,慢慢地,一一掃過每一位參與會議的夥伴。「今天這一幕,我也確實有些受傷,但是大老闆真的從來沒有這樣對我說過話,我自己都很驚訝。」

「後來我想到,他今早接了一個電話,得知某大外商也加入了我們參與的這場競標,而方向竟有幾分跟我們設定的雷同,所以他一定是壓力太大了, 不改不行。」

「再加上,我猜,我們公司的員工分紅制度上周被會計師狠批了一番,說是老闆跟員工分享太多利潤,導致公司體質不良等等,都對他有些衝擊。」

「人在壓力之下,難免會有情緒,今天不是大老闆犯錯,我才替他說話;就算是你們任何一位在極大壓力下偶爾的情緒失控,我也會告訴自己,相信他平常的表現,今天失控一定是有他的原因的。」

沒有人再說什麼,誰也不敢說自己絕對不會情緒失控,今天的指令修改計畫默默通過,Peter漂亮的處理了一場危機,同時兼顧了人際情感與目標執行。

若是中間主管只是上令下達或是下意上達,以為自己暫時討好眼前人,卻是沒有發揮角色價值,這作法很容易在傳遞的過程中讓雙方被誤會;當然, 對著部屬罵大老闆,或是向著老闆抱怨部屬,更是絕對忌諱。

讓自己成為一個橋梁,同理上下雙方不同的立場,並不厭其煩的溝通,以促成共識,才是中間主管價值的重中之重。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9月號216期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