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竹市政府「新竹大車站計畫」的推展,會發現火車站周邊地帶逐漸的變化,於2004年正式開館的新竹市鐵道藝術村,雖然具備文化資產身分,但給許多在地民眾的印象是門前冷落,近年來透過與地方深度結合,不但逐漸翻新藝術村印象,更促進一座城市的翻轉!


鐵道建築結構展  藝術動手玩

6、7月間,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正展出「鐵道建築結構展」,是以藝術村前身的台鐵倉庫,在1941-1950年間,利用杉木衍架、水泥瓦和紅磚構造而成,室內無任何支柱,特別策畫此展,以深入簡出的方式,從建築技術的角度解構鐵道藝術村建築本體,將日治時期的木桁架工法以等比例模型和地板鏡面材質反映出來,讓民眾容易貼近、理解屋頂衍樑結構之美。

新竹市鐵道藝術村展出的「鐵道建築結構展」。

 

此外,展場中搭配特別設置的體驗區,讓民眾運用牙籤和黏土塊,親手搭建結構體,實際探索結構、學習美感,讓藝術「動」起來,也藉此認識此館的歷史與保存價值。展期期間,不時可見許多親子走進來動手玩藝術。

「鐵道建築結構展」體驗區,讓民眾運用牙籤和黏土塊,動手搭建結構體,探索結構學美感。
 


駐村藝術家現身說創作

另一展區則展出進駐藝術村的新銳藝術家吳宗憲「邊界‧游移」個展,展出的畫作是他進駐村內,日日面對火車經過、日常風景城市符號,透過藝術家的眼與心,將感受體驗落於畫中。

新銳藝術家吳宗憲「邊界‧游移」個展。

 

吳宗憲目前就讀師大美術系研究所,創作向來與生活息息相關,他坦言駐村前後畫作大變,出生苗栗,早期多以山海寫生經驗出發,此次畫展繪入他對這個城市的觀察與感受,主題、媒材、風格都大不同。帶著帳篷來進駐、外表溫文的他認為,「叛逆是一輩子的事」!面對國內藝術市場未興,他務實而堅持地表示,無論未來從事任何工作維生,「藝術是馬拉松」。

帶著帳篷來進駐的吳宗憲認為,「叛逆是一輩子的事」!

 

抱持同樣想法的,是他先前就讀清大時的學姐,也是同期的駐村藝術家林君晏,個性活潑、想法豐富,曾在畫室擔任助教,很期待鐵道藝術村提供的半開放空間,能夠與民眾互動,駐村期間遇到許多里民、遊訪客等帶著好奇駐足觀看與聊天,不乏親子相攜而來。

鐵道藝術村的空間環境,以及在村中與藝術家之間的互動與交流,都對她的創作發生影響,她認為「藝術是戰鬥」,雖然被隔壁的德國藝術家馬力歐(Mario Weinberg)嫌吵,但彼此的互動,讓她感受到德國人的自信,她笑嘻嘻地說,「從走路就展現自信」的馬力歐給了很多的建議,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的林君晏未必全盤接受,但透過這些交流的過程,帶給她創作上不少的刺激、思索與視野。

藝術家林君晏,申請駐村的原因之一,是期待藝術村提供的半開放空間,能夠與民眾互動。


智邦藝術基金會的接手  翻轉地方新生機

從過去的門前冷落,到今日明亮、寬敞,以綠色大門迎賓的新竹市鐵道藝術村,自2016年由智邦藝術基金會受新竹市政府文化局委託經營,迎來了新契機。

智邦藝術基金會原來就有藝術人才培養計畫,以及為藝術有興趣者提供協助收藏的服務,接手2015年被認定歷史建築的文資身分的鐵道藝術村時,面臨很大的挑戰。首先,是大眾的既定印象,認為藝術離自己很遙遠;其次,周邊的鄰里認為常有「奇怪的人」出沒、關掉也好、變成里民活動中心……。

智邦藝術基金會接手第一年,從硬體改造著手,美化周邊。

 

在各種「期待」中,與鄰里的溝通,以及空間館舍採光與動線等硬體的改造,成為初期最重要的事。擔任總監的李育萱重新梳理與思考鐵道藝術村扮演的角色,將官方的期待與智邦藝術基金會的精神結合,以藝術人才的培育為切口,推展藝術。藝術人才包括藝術創作者、行政人才、教育推廣……等,她思索,「如何讓藝術人才留在新竹?」於是,訂出「扶植藝術家」及「推動藝文社區總體營造」兩大方向。

總監李育萱定位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扮演的角色為「藝術陪跑員」。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7月號 224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新竹市鐵道藝術村提供

 


延伸閱讀
【地方創生】新竹市鐵道村用藝術翻轉一座城市(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