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是城市的意象和窗口,是城市居民出門和回家的重要節點,更是旅人對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

出國自助旅遊我都會到當地車站巡禮一番,感受城市人潮的流動和車站的歷史風華。東京車站的典雅、小樽車站的文化品味、聖彼得堡莫斯科車站的歷史感、米蘭車站的古典,以及莫斯科、聖彼得堡宮殿式的地鐵站,都留下深刻印象。

新竹市政府提出的前瞻計畫,將新竹百年車站在地下化、高架化的選項之外,提出以日本品川車站為師,計畫斥資50億興建「新竹之翼──跨站平台」,在不影響現有車站與鐵軌位置前提下,行人可以透過跨站平台穿梭前後站的「大車站」概念。

簡單說,跨站式站房的主站體建於鐵路線上方,購票及服務設施規劃在2樓大廳,配以無障礙電梯等設施,行人可貫穿前後站。其實跨站式站房,並不是新概念,1990年代開始,台灣新修築或改建的車站都採用跨站式站房設計,例如近年完成的竹北車站、北新竹車站、六家車站、左營車站均屬之。東京、京都、大阪、柏林等城市都採用跨站式設計,以都市設計的理念強調車站地區改造開發,規劃和執行經費較少,效益更高。

1997年落成京都車站是跨站式案例之一,它整合各種交通系統,更規劃京都劇院、美術館、拉麵小路等進入車站,集合餐飲、購物、旅館與文化藝術中心於一身,成為整合性車站的經典代表。車站有人潮,拉長人潮停留時間就有錢潮。
京都車站更先進的思維是把文化藝術也設計其間,成為有溫度的車站。

「新竹之翼──大車站計畫」看起來是個值得期待的未來,我在「大車站計畫」論壇中發言說,車站的功能性是必要的主軸,發展經濟性效益也是趨勢,但必須注入文化藝術的思維,讓新竹大車站成為有故事、有溫度的車站。

新竹大車站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將「新竹車頭第一水,四個時鐘排成堆」的國家古蹟主體和大車站計畫融合。1998年我成功向新竹市政府申請新竹車站列為國家古蹟,因此特別關注這座與紐約中央車站同齡的百年車站主體與大車站的相容性。

首先,把新竹車站修護還原到最初的面貌是基本面,目前外部許多添加性的建築都應處理,屋頂兩翼因漏水而採用鐵皮屋修繕,和原始設計不同,站體內部過度商業化破壞車站的美感空間都應一併處理。

新竹車站這個歷史空間可以成為打開新竹故事書的起點,甚至就是新竹故事的展示空間,讓新竹人感到光榮的亮點。

要一舉成名,成為台灣的新亮點,藝術介入空間是最有效的手段。最佳案例是世界知名藝術大師Narcissus Quagliata(水仙大師)在高雄美麗島站設計的「光之穹頂」,成為高雄人接待友人的大客廳,更讓世界看見台灣,美國旅遊網站「BootsnAll」評選全世界最美麗的15座地鐵站,美麗島站排名第二,也被CNN選為全球十大車站的第六名,成為旅人必去的景點。


(Photo by Jp Valery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