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年人口比率全國次高,為全台第二年輕城市
 ・  老化指數低於100,為全國次低
 ・ 財政部公布「109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初步核定統計專冊」,竹北市平均所得達149.5萬元為全台最高,榮登第一名寶座

上列的排名,不出意外,都是科技產業為這個城市帶來的效應,然而以下的項目與評比,明顯可見這個城市不一樣了!

 ・ 聆聽地方聲音,設計深具地方特色的專屬公園,打造22座特色公園
 ・ 預計2024年底啟用的總圖書館正在興建中,將成為縣民閱讀與多元學習的基地,縣內文化指標
 ・ 以客庄文化為底蘊規劃深度旅遊、推動樂活步道健行自然體驗等,升級在地觀光
 ・ 看不見的隱形建設,例如汙水下水道工程,正在默默提升縣境的生活品質
 ・《遠見》2021縣市總體競爭力調查,整體排名全台第五,非六都第二
 ・ 承上,外來人口移居比率全台第一
 ・ 承上,生活品質與現代化全國第一
 ・ 承上,獲全台最佳進步獎,各項指標均有進步
 ・《今周刊》「2021年永續城市大調查」人口淨遷入,連續多年蟬聯第一
 ・ 承上,勇奪非六都經濟力第一
 ・《早安健康》雜誌2022活力城市調查,評比項目包括運動活力、環境活力、創新活力、人口活力,新竹縣在全台非六都縣市排名第三名

科技產業的強勁經濟磁吸效應,帶來的高就業機會與高薪自不待言,要讓民眾嚮往移居落地生活,可不僅僅是工作就能滿足的。無論是在地居民還是科技移民,對於生活品質的要求、心靈的撫慰愈來愈高,過去的假日民眾都往外縣市跑,現在開始出現反轉,假日在住家附近休閒,或是走入山上、鄉間、海濱,深入挖掘與認識這座擁有山海湖自然特色與豐富文化的城市。

從3年前,縣內居民多所抱怨,到今日全國民眾最嚮往的移居城市,新竹縣政府究竟做了什麼事,有了今日的翻轉?

再次專訪新竹縣長楊文科,感覺有些不一樣了,究竟他帶領縣府團隊做對了哪些事,讓民眾有感、新竹翻轉呢?


鴨子划水 默為未來30年榮景扎根

新竹縣近年的發展與進步有目共睹,縣內的民眾也陸續感受到生活周遭不一樣了!睽違3年,我們再次專訪新竹縣長楊文科,感覺他不一樣了,身形變瘦、更顯精神與活力,就像正在發展的新竹縣!這些時日,究竟他帶領縣府團隊做對了哪些事,讓民眾有感、新竹翻轉呢?

有別於3年前的沉默寡言,只顧埋頭做事,如今這位新竹縣的掌舵人說起施政侃侃而談,沉穩依舊,卻更多了一股自信與魄力。我們戲稱他是「鴨子划水」,默默做事,他認為,施政的目的是要改善縣民的生活,「讓鄉親有感,若無感,施政是很寂寞的」,他笑笑地說,施政成效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浮現。


楊文科認為,施政要讓鄉親有感,其成效需要時間的積累才能浮現。


採訪之時,正值他接掌新竹縣3年8個月,牢記的時間,足見他把縣政放在心上,認真推動著新竹縣的翻轉大計。

這3年8個月的時光,楊文科依據規劃好的縣政藍圖,包括五支箭、十大交通建設、共融式特色公園、綠色海岸風景遊憩發展計畫等重大建設,涵跨經濟、交通、生活與休閒等面向,梳理出「拚經濟、重文教、享福利、樂安居」四大施政主軸,率領縣府團隊戮力執行著各項基礎建設的扎根打底工作,默默為新竹縣未來30年的榮景打拚。下面先來清點一下目前的進展如何。 

新竹縣是全國移居率最高的城市,為了讓年輕爸媽願婚敢生,縣長楊文科推出多項新生兒補助津貼。


福利政策 老中青幼通通照顧

他首先提到對縣民的照顧,落實在以下幾個面向。對於長者的照顧,恢復老人年金,在經過剛上任的幾個月籌措之後,準時將敬老金送到65歲以上的長者手上。

其實,不僅是照顧高齡者,還有縣民意外保險、托嬰、托育……等多項福利措施,縣府希望老中青幼都能獲得所需的照顧,落實「老有所依,壯有所用,幼有所養,民有所富,學有所成」的理想願景。

縣府規劃設置22座特色公園,這座今年完工的竹北興隆公園,讓家有小孩需要溜的父母又多了一個好去處。


鼓勵生育 照顧年輕家庭

科技業背景的出身,讓楊文科深切體察科技移民與年輕家庭的需求,兒童照顧的政策,落實在托嬰、育幼、教育及休閒遊憩上。

托嬰方面,他在上任第3天就召開縣務會議,通過「新生兒營養補助」,也就是第一胎1萬、第二胎2萬、第三胎5萬、雙胞胎3萬、三胞胎以上10萬的生育津貼;並有中央提供的育兒津貼補助,加上托育補助,進一步減輕家長育兒負擔。

同時,縣府也積極籌建公共托育資源,目前已有1所公設民營托嬰中心及4所公共托育家園,分別座落在竹北、竹東、新埔等地,可收托88位0-2歲嬰幼兒;還有4所托嬰中心和1所公共托育家園將陸續完工啟用,全部合計共可收托約220位0-2歲的嬰幼兒。縣內公私立托嬰中心合計已有70所,可收托人數達2,961人,核淮在職保母收托人數為2,324人,兩者合計尚可收托2,091人。

公私立幼兒園目前已有255園,核定的幼兒園招生人數2萬6,313名學生,足可供應縣內的2萬2,897個2-5歲的幼教學齡兒童。楊文科回想當初競選縣長時所提出的政見:「4年內增設公立、非營利、準公共幼兒園50班」,此承諾在他上任第2年即達標,這就是他「鴨子划水」的實際作為,預計到113學年度,可增加至258班、7,191個名額。


依學區就近就讀 供應聰明營養午餐

在教育上,面對竹北這個新興區域,年年出現學齡新生爆班的問題,讓家有學齡兒的父母傷透腦筋,因此縣府依鄰里劃分學區,讓學齡兒童就近就讀;但要做學區劃分,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有足夠的學校;因此,在2年多前就拍版決定在人口密集的竹北市東區新建勝利國中及嘉豐國小2所學校,成功國中增建36間教室,後續還有竹北高鐵區的文中二及文小三新建工程。

中央也補助4所新設校及1所拆除重建教室約24億元、高達7成的經費。以上措施應可滿足縣內各區域學生就近入學的需求。

此外,校園裡提供的營養午餐,一周有2天讓孩子們吃有機蔬菜,這些蔬菜透過農會向尖石、五峰等地的農民收購,供給營養午餐供應商,既照顧孩子的飲食,也照顧到農民生計。他不無驕傲地提到,今年更推出升級版的「聰明營養午餐」,請各校營養師設計聰明食譜,在午餐中加入全穀類、堅果類、深色蔬菜類、海藻類、深海魚類等有助腦部發育的食材,讓孩子們都能吃得健康又聰明,被視為營養午餐2.0版。

新竹縣府自今年起推動「聰明營養午餐」。


採納民眾意見 讓公園變好玩

高鐵新竹站周邊的數座公園,以傑克與魔豆的童話故事為主題,建置一系列的遊具,讓孩子們可以攀爬上巨人的城堡、管狀滑梯、魔豆歷險、藤蔓……在城市裡展開童話冒險;喜歡滑板的縣民可以到首座擁有碗型場地的滑板公園「洗碗」(玩家們在碗型設施內隨弧度滑動);還有設置滑步車遊戲場、大碗公主題滑梯區、攀爬網區、小樹屋、親子共樂網狀鳥巢鞦韆
等遊具設施的AI智慧園區公園……。

楊文科樂呵呵地說,「共融式遊樂設施可讓孩子們愈玩愈聰明」。這些讓孩子們玩到瘋的主題公園,讓家有小孩需要溜的父母有最好的去處。然而,在縣府施政藍圖裡規劃的「共融式特色公園」,不僅是為孩子、親子設計,也希望阿公阿婆可以在公園聊天、練練健身操,上班族在工作空檔可以走進來喘口氣,情侶可以散步聊天,朋友們可以相約發呆或聊天,居民
可以溜狗……

22座的特色公園,投入2億元的經費,其中就包括了上述位在竹北的主題公園19座,及芎林3座,縣府在籌畫之初,舉辦了多場工作坊,傾聽並採納民眾的意見,結合綠地並引進遊戲區分齡分區設計,一掃傳統公園的制式,讓縣民感受到「公園變好玩了」!


新竹縣府從公園改造著手,讓民眾生活有感,不只公園變好玩,整個新竹縣都變好玩了。

位在湖口的王爺壟運動公園國際標準競速滑輪溜冰場也在今年啟用。


打造各式休閒場域 從山城玩到海濱

一座宜居好生活的城市,只有公園是不夠的,縣府團隊積極在縣境內營造各式休閒遊憩場域。例如,貫穿竹東鎮市中心的「中興河道」,投入1億元改造河道兩岸景觀與步行空間,提升水岸生活品質與城市景觀美學,讓縣民與訪客可以更友善步行的方式探索客家小鎮風情,榮獲2021年台灣建設最高榮譽之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優質獎肯定。

縣府重塑「竹東之心」中興河道,打造以人為本的環境,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

 

而榮獲第九屆台灣景觀大獎佳作及2022建築園冶獎的「東興圳景觀再造工程」,不僅保存了傳統農業時代的水圳、水汴頭、防風林,利用水圳與大面積的綠帶,以自然生態與樂活概念打造,並保留了土地公和客家夥房聚落等在地文化資產,造就嶄新城市中舒適的綠帶與人文景觀。一、二期綠帶涵蓋近10萬平方公尺,已成為民眾喜愛的休閒場域。

東興圳公園擁有開放水域、自然景觀和豐富生態,同時銜接客家歷史建築,是很受民眾喜愛的一處休閒場域。

 

有鑑於新竹縣的海岸線南自竹北新月沙灣開始,北至新豐鄉的坡頭漁港,長度約11.8公里,雖是全台臨海縣市最短的海岸線,卻坐擁國家級的海洋生態,蘊藏紅樹林、朴樹林、拔子窟、海岸原生林、百年石滬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因此楊文科提出「綠色海岸風景遊憩發展計畫」,逐步改善新豐鄉坡頭村石滬海岸親水空間、鳳坑濱岸水域遊憩區服務設施及竹北市新月沙灣遊憩區服務設施,活化石滬觀光休閒地景,翻轉因淤沙而閒置的漁港,優化新月沙灣觀光基礎設施及環境,推動「雙新自行車道」計畫,興建銜接竹縣新豐與桃園新屋之間的自行車道,串連濱海地區觀光景點。

未來遊客可透過單車輕旅行,一路從山城的溪南自行車道,銜接北面的桃園及南面的南寮,暢遊新竹縣的山城與海濱。

縣府整合頭前溪北岸堤外高灘地,打造適合親子運動休憩的新綠帶。

 

顧及運動需求 打造有感場域

生活品質提升,縣民對於運動的需求也直線上升,頭前溪兩岸已成為民眾跑步、親子活動的熱點,於是規劃將頭前溪北岸堤外高灘地打造成面積廣達32公頃的大型休憩場域,包括綜合球場、滑輪練習場、兒童單車場,以及共融式遊戲場、寵物公園、人工濕地和綠帶等,完工後結合河堤的花海大道,將成為縣民最有感的生活場域之一。

孩子們在竹北市興隆公園體驗Push Bike跑道。

 

運動方面的施政,縣府分從軟硬體著手,硬體部分廣設運動場所,除了上述場域,也在校園打造安全完善的運動設施,並整建專業競賽場館,以迎接2023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軟性政策包括舉辦運動嘉年華,以推廣全民運動風氣;2020年引進P. League+職籃球隊「新竹攻城獅」進駐新竹縣,2021年底成立全台首座職業球隊訓練基地「Lioneers Hub」,成為新竹縣的鮮明地標,積極培養下一代對運動的熱情。

縣長楊文科引進「新竹攻城獅」,成為全國最具話題性的職籃球隊。


改善生活環境 解決垃圾等難題

垃圾清運成為近年這座人口增長城市的一大難題,楊文科將此難題列入新竹縣重大建設的五箭之一,以BOO(Build-Own-Operate)方式興建高效能焚化爐,亦即由廠商以自有土地和技術建設,將以防制設備阻絕空氣汙染,廢水則採循環利用處理,降低周遭居民的疑慮,預計明年底完工。

值得關注的是,這座設備先進的高效能焚化爐,在垃圾進料前端增加全分選設施,可將垃圾中資源回收物進行分類外,同時剔除不適燃廢棄物;可處理更高熱值廢棄物,達到更完全燃燒的效能,相對產出的飛灰及底渣量更少,且在燃燒的過程還能轉廢為能,產出25%的發電效益,將作為地方回饋金使用。

這不只是垃圾問題,也是打造永續城市藍圖重要的一環,他認為,唯有徹底解決垃圾問題,才能還給縣民一個乾淨且舒適的生活環境。因此在新焚化爐興建的同時,也積極協調新竹市與苗栗縣提高代為焚燒量,力求盡速清除堆置在竹東、湖口和新埔等地的垃圾。此外,規劃新建的生命禮儀園區,希望打造溫馨的環境,讓家屬送逝者最後一程。

縣府辦理高效焚化爐 BOO 案,積極解決縣內的垃圾危機。


縣內十大建設 打通交通瓶頸

縣府藍圖中規劃的「十大交通建設」,包括「經國橋道路改善工程」,計畫增設南北向匝道,打通新竹縣、市間的交通瓶頸,以解決目前交通壅塞問題;台68線武陵路連接新竹縣路段的橋墩,早在民國86年就蓋好了,卻遲遲未妥善連接,因此縣府團隊積極規劃分期施作,「台1線替代道路(新豐-新竹)新關工程第一期」,預計將從竹北市中正西路起橫跨豆子埔溪、頭前溪接到台68線武陵路橋頭,完工後不但有助於紓解高速公路南下及省道台1線的車流,也可望帶動竹北西區的發展。

經國橋廊帶智慧交通管理控制系統建置,減少通勤時間約30%。

 

而「五峰鄉縣道122線43.5K路段改善工程」、「橫山鄉縣道120線永豐橋至內灣大橋23.6K至24.8K路段拓寬」及「新豐鄉台61線與台15線連結道路拓寬工程」等,都是重要觀光地區、鄉鎮聯外道路的改善,目前正在加速進行中。

作為科技大城,縣府導入科技應用在智慧交通上,例如經國橋上裝置感測器,透過智慧交控、號誌截流使車流順暢,至少減少行車時間30%(約15分鐘),提升整體車行安全,使園區經經國橋廊往來竹北的車流更加順暢,讓縣民很有感。

楊文科辦理「縣政新幹線」直達鄉鎮市,傾聽在地聲音。


導入科技 翻轉生活

楊文科在上任之初盤點縣政狀況與問題後,秉持將近40年科技界的背景,陸續導入科技工具與思維,打造科技幸福大城的新面貌與新生活。例如智慧交通上,自駕車已在道路上經日夜測試成功,只待中央核准即可正式推行。

縣府導入科技應用在智慧交通上,透過智慧交控、號誌截流使車流順暢, 並提升車行安全。

 

鴨子划水,就是他一貫的作風,新竹縣就在這樣默默做事的領導風格中,逐漸翻了新的面貌。

默默做實事是楊文科向來的行事作風,他帶領縣府規劃將頭前溪高灘地打造成多功能休憩場域。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2年秋季號 236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新竹縣政府提供


延伸閱讀

【竹縣轉身】非六都的招商王 如何發展科技產業創研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