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的三大主題館中,「未來科技館」的生技新藥與醫材展區,聚焦在細胞治療、次世代基因定序等醫學重點項目;AIoT智慧應用展區展現AI創新應用在健康照護上龐大的商機潛力;以及「創新領航館」的科技與運動交會,在在瞄準精準健康,我們精選幾項展會中的亮點健康科技。 

精準健康是「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中的一大重點,經濟部長王美花(中)、國科會主委吳政忠(右3)、中國醫藥大學
附設醫院研究副院長李光申(左3)、數位發展部部長兼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董事長唐鳳(左2)於展會中合影。

 

突破現行醫療的創新技術與新藥 

在生技新藥與醫材方面,黃溫雅教授帶領成功大學團隊開發的「B型肝炎病毒新穎指標檢測平台開發與臨床治療應用」,針對全球20億人感染B肝病毒,其中超過3億人演變成慢性肝炎,造成因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引發百萬人死亡,成為全球十大主要死因之一的B型肝炎病毒進行研究。 

B肝帶原者的大表面蛋白與病毒DNA量有密切關係,是早期治療的一個新穎生物指標,可用來預測抗病毒藥物治療的成效,該團隊建立一高敏感度的大表面蛋白冷光定量ELISA檢測平台,可方便快速偵測B肝帶原者在療程中的變化。此技 術在科學上的突破有4,並已申請專利:

  1. 研發系列高敏感度極高辨識性的單株抗體,專一辨識B肝病毒表面蛋白各部位。 
  2. 首先建立冷光定量B肝大表面蛋白檢驗套組,敏感性高於傳統定性ELISA套組達10倍以上。 
  3. 臨床實驗確認檢測套組的功能性。 
  4. 大表面抗原蛋白新穎生物標記的臨床意義及應用性。 

成功大學教授黃溫雅帶領團隊開發「B型肝炎病毒新 穎指標檢測平台開發與臨床治療應用」,可方便快速 偵測B肝帶原者在療程中的變化。

 

腸躁症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胃腸道障礙症候群,目前還找不出確切病因,也缺乏效果令人滿意的腸躁症腹痛治療藥物,讓病患長期忍受腹部疼痛,甚至影響日常生活,臺灣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血清素第七型受器(5-HT7R)為治療腸躁症腹痛的全新生物標靶,經新藥設計、合成篩選及先導化合物優化等過程,開發出安全有效的「腸 躁症腹痛首創型新藥」候選藥物DC105進行臨床前試驗,預計2024年提出研究性新藥申請,可望滿足腸躁症腹痛的醫療需求,預期上市後每年銷售額為10-30億美金。 

由清華大學胡尚秀教授、張建文教授、朱麗安教授領軍研發的「次世代高效肺臟基因遞送與催 化轉染技術」,是一種具催化強化轉染效應之肺標靶基因遞送系統,可以將基因送到肺臟超過60%,並將大量載體穿透至轉移性腫瘤中,新型載體結合siRNA藥物,可抑制癌細胞中的PD-L1蛋白表達。近年快速發展的基因治療,被認為是攻克腫瘤的潛力治療策略之一,但過去缺乏有效載體而難以對肺癌發揮作用,這項新型肺傳輸核酸載體,已在動物實驗上驗證具有高效肺臟累積,且能透過攜帶siRNA抑制腫瘤PD-L1表現來達到免疫治療效果,榮獲「2023未來科技獎」。 

「次世代高效肺臟基因遞送與催化轉染技術」已在動 物實驗上驗證具有高效肺臟累積,且能達到免疫治療 效果,榮獲「2023未來科技獎」。

 

陽明交通大學研發的「具高解析電刺激、電生理訊號感測及細胞再生治療可降解植入式軟性微電極貼片」,則是開發出具醫療電子及再生導管 雙重角色,有如果凍般的黏性電子貼片,藉以黏合組織實現即時的電神經調控、電生理功能監測、組織再生支架和細胞移植的協同作用,無需手術取出即可加速傷口復原。這項植入式電子裝置結合電子與生物醫學的跨領域技術,可應用於提供更精準化的醫學和個體化的診斷治療上,從而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具高解析電刺激、電生理訊號感測及細胞再生治療可降解植入式軟性微電極貼片」可應用於更精準化的醫學和個體化的診斷治療上,減少醫療資源的浪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可異體移植的雙靶向奈米抗體CAR.BITE-γδT細胞治療技術」,實驗證實,CAR.BiTE-γδT可有效滲透癌內部,並分泌BiTE激活周邊免疫細胞,共同對抗癌細胞, 克服腫瘤免疫抑制微環境;在肺癌、三陰性乳癌和大腸癌等小鼠實驗模式證明此多靶向有效延長3-5倍生存時間,並阻止腫瘤生成,且不會傷害 表現CAR和BiTE靶點的正常組織細胞;細胞原型產品符合美國FDA異體移植規範,架上隨用可讓病人採檢後,最快能在當天使用CAR.BiTE-γδT產品治療。此技術突破現行CAR-T治療所面臨的製備過程漫長和臨床應用限制的兩大困境。 

 

健康維護與預防科技

健康意識抬頭的今日,大眾都有預防勝於治療的概念,許多預防醫學的相應科技也因此發展, 例如台北榮民總醫院開發出能提早發現潛藏性聽損,有助於早期治療的「創新智能聽力篩檢系統」,解決潛藏性聽損患者在初期難以被發現,往往在聽力明顯受損後才尋求治療,導致無法完全恢復的困境。此系統結合聽力量值應用程式 (Ear Scale App)、智能大數據應用系統、機器學習雲端監測系統、多種噪音情境之主動式抗噪演算法等,提供準確、便利且普及化的早期聽力檢測工具,還可進一步分析使用者未來的聽力變化趨勢,希望讓潛藏性 聽損及突發性耳聾的人 能夠透過此系統在家中進行自我檢測、追蹤聽力狀況,並獲得協助進行聽能復健。目前已在台北市天母國小的學童 純音篩檢活動中驗證了這個系統的可行性。 

「創新智能聽力篩檢系統」解決潛藏性聽損患者在初期難以被發現, 導致無法完全恢復的困境,有助於早期治療。

 

成功大學展出的「應用於心臟疾病診斷的無線生理檢測晶片系統與平台」,結合穿戴式裝 置,透過貼心片,可隨時監控心律不整狀況,避免猝死發生;智慧聽診器系統的貼心音,可 透過視覺化與人工智慧辨識呈現心雜音位置,供醫師診斷參考;尿檢譯則透過UACR偵測,隨時監控如糖尿病、心臟衰竭之心血管疾病因子,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惡化,榮獲「2023未來科技獎」。該穿戴式心律不整資料庫,可提供給全世界研究開發使用。

榮獲「2023未來科技獎」的「應用於心臟疾病診斷的無線生理檢測晶片系統與平台」,可說是心臟疾病患者的貼身守護神。

 

同樣榮獲「2023未來科技獎」的臺大「用於智能手錶的24小時日夜間血壓估測系統」,利用腕式光體積描記訊號,透過3軸加速器與PPG訊號建立訊號品質指標,來評估日常生活的血壓可估測性,並運用元學習個人化模型估測睡眠期等日夜間血壓,目前平均每人的估測均方根誤差為7.65 mmHg,為首個提供以智能手錶估測24小時血壓變異的智慧系統,提供居家長期日夜血壓資訊供醫生診斷與治療,並實現透過穿戴式裝置的便利性,來達到健康監測與提醒。

「用於智能手錶的24 小時日夜間血壓估測 系統」,利用穿戴式 裝置達到健康監測與 提醒,可提供居家長 期日夜血壓資訊供醫 生診斷與治療。

 

AIoT智慧應用亮點技術「臺大醫神 - 慢性病精準健康管理服務」,透過整合多家穿戴式裝置 (生活型態)、IoT居家環境感測器(居家生活 環境)、智慧型手機APP(病徵紀錄與個人化健 康促進)、公開環境資料(GPS連結外在環境暴 露風險)、生活軌跡、電子病歷(臨床評估資 料),以及深度學習演算法(急性發作預測模 型)等的即時追蹤、異常主動警示,可進一步制定個人化健康促進方案;其慢性病急性發作模型,平均準確度達85%,對比國際研究多使用臨床評估資料訓練之模型準確度提高10%,其產出之健康風險值具有即時性,更貼近病患實際在院 外的狀況,也解決長久以來醫生無法有效追蹤病患出院後疾病風險的資訊問題。

 

運動與科技交會 個人化精準訓練 

運動科技帶動健康生活,運動科技融合了人工智慧、大數據、虛擬實境、機器學習等諸多不同領域的技術,這些科技都將促進運動健康產業的發展。 

國科會攜手經濟部、教育部、衛福部及數位部,跨部會共同規畫推動「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以強化運動科 學跨領域研究,提升運動競技
表現,並帶動運動科技產業發展及促進全民運動健康。國科會產學及園區業務處處長許 增如(中),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處蘇碩斌(右4)等人合影。

資策會展示的「GolfMaster智慧高球虛實互動與專家訓練系統」,針對全球發展最快的高爾夫運動進行開發,結合AI、3D感測技術,讓使用者在室內即可享受逼真的高爾夫球場上擊球樂趣,實現超越時空多人異地虛實共賽,並以AI知識推論核心技術,以虛擬專家提供從即時姿勢的糾正建議到擊球歷程的分析,經技術實證,初學者至小九洞下場的擊球訓練時數可減少23%左右,除了有助於高球愛好者自主學習之外,亦可輔助教練的精準教學。 

整合台灣電子、紡織、新創產業的精準動作捕捉服 飾—高爾夫專家系統,打造出台灣高科技的精準運動 體感服飾,
此科技服飾可運用在專業動作調整、追蹤或體適能等檢測評量與專家系統上。(照片來源/ 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官網)

 

於「創新領航館」展出的「E-Bike室內智能騎乘系統」,為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攜手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共同研發,整合運動科學、感測及控制技術,透過踏頻、功率、坡度、心率等數據,取得並分析個人騎乘運動 狀態,並轉換成為室內訓練的指導參數,透過虛擬教練APP獲得即時指導,將戶外騎乘使用的電動輔助自行車轉換為室內訓練之用,達到精準個人化的訓練目標。 

「創新領航館」的解密科技寶藏專區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整合14個法人及台灣科技產業,展出82項前瞻產業技術創新成果。
「E-Bike室內智能騎乘系統」 將戶外騎乘使用的電動輔助自行車轉換為室內訓練之用,達到精準個人化的訓練目標。
右2為產業技術司司長邱求慧,左2為工研院產業服務中心執行長陳立偉。(照片來源/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官網)

 

工研院的「即時高擬真3D互動系統」也在 「創新領航館」展示,運用AI肢體動作偵測模型,來辨識肢體動作,控制螢幕中的人物做出指定的動作來通過關卡,藉由裸視3D顯示系統內建色偏校正技術,提供高擬真的視覺體驗,開創顯示器新型態的展演模式,同時也展現智 能系統整合的技術實力,不只在運動領域,未來更可多元應用於高階醫療、智慧移動、智慧育樂或藝文展演等情境。

 

健康創新科研 商機潛力龐大 

科研新創在健康領域,包括智慧醫療、新藥與醫材、健康照護及運動等面向的研發,其中亮點技術圍繞醫學重點項目,有些還待漫長的臨床試驗之路,有些則已走過漫漫長路,可落地推廣到市場上應用。 

眾多科研團隊於「2023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 的共襄盛舉,聚焦在下世代的前瞻技術應用,不但展現目前的研發進展,展示國內學研創新研發的實力,持續為未來科技發展的方向奠定深厚基礎,也顯示創新科研運用於健康產業的商機潛力龐大。 

創新科研運 用於健康產 業的商機潛力龐大。

 

沒了健康萬萬不能,因此許多健康相關前瞻技術正在前沿研發階段,為下世代的落地應用方向領航。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3年冬季號241期  文/編輯部 圖/黃國倉攝,台北市電腦公會提供

 

 

延伸閱讀

【領航未來】創新科技 全面迎接巨變未來

【領航未來】資安有保障 加速智慧生活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