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刻正盛大展出「道法自然—道教典籍展」,展期至8/25日,其中展出了一部佛經《大方廣圓覺脩多羅了義經集註》(以下簡稱《圓覺經集註》),在道教經典展中顯得相當奇特,策展人故宮書畫文獻處古籍科劉國威科長,特別講述這部重要經典集註的特殊性,以及其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天台宗罕見的圓覺經集註

這部三冊線裝寫本的《圓覺經集註》,為元代延祐二年(1315年)松江府玉清觀一位名為許道琯的道士所抄寫,原始版本是南宋天台宗僧人元粹所著,成書於嘉定七年(1214年),元粹屬天台宗二十二祖北峰宗印大師(1149-1214)門下。

 

劉國威科長表示,大部分的圓覺經集註是由華嚴宗開始,從唐代以來,華嚴宗註解講解圓覺經為大眾所知,最著名的是華嚴宗第五代祖師宗密,宗密寫的序很有名,如故宮授權出版的明代宮廷圓覺經泥金寫本,前面皆有宗密書寫的序。

 

天台宗雖然亦重視圓覺經,但比較沒有看到對該經作註解,以元粹的著作來說,這部集註有相當的重要性及代表性,等於是南宋天台宗正式對圓覺經所寫的註解。

 

獨特流傳元代版圓覺經集註寫本

集註代表有引述前人的註解,過去古人抄經很多,但抄寫經書的註解相對罕見,而許道琯道士所抄寫的《圓覺經集註》,是其中相當獨特的寫本流傳下來,可作為後世校勘之用。

 

這本集註是故宮首次展出,原屬於乾隆皇帝收錄清宮的收藏品,從收藏印記可知有乾隆、嘉慶、溥儀,以及釋允中、智真、證元等僧人。難能可貴的是這部元代版本的《圓覺經集註》,至今仍保存完好。

 

劉科長說明,我們對許道琯的生平並不了解,直到兩年前,在《月江正印禪師語錄》中,發現許道琯與月江正印禪師的友好關係。許道琯仙逝後火化得甚多瑞應舍利,其徒玄素法師曹士勤因而請師父生前交往的朋友月江正印禪師辨識。

 

月江正印禪師(1268-1351),元代臨濟宗僧人,福建連江人,是歷史上著名的阿育王寺(全名為寧波阿育王山廣利禪寺)五十八代方丈,為元代禪宗巨擘,元帝聞其道譽,曾賜金襴法衣,許多日本僧人渡海追隨學習,並拜於其門下。

《圓覺經》為明清二代宮廷中皇室珍視奉持的佛經。卷首各收錄有唐代裴休宰相、宗密大師所述〈略疏序〉,為其特色。(圖為僧伽林復刻版本)

 

許道卿七贊并序

月江正印禪師鑑定許道琯羽化後所燒出的舍利子有六種,特書寫以下〈許道卿七贊并序〉,予以贊頌,後收錄於《月江正印禪師語錄》。

 

「雲間玉清觀道士。靜寄法師許道琯。潛心吾大聖人之道甚。力書雜花大經全部者三。法華全部者。四十有六。楞嚴圓覺諸經。不以數計。又書法華經塔二。常持准提。脩嚴清泰。及化。其門人稟治命維。得不壞者六。曰指節。曰頂。曰齒。曰舌。曰數珠。曰右膝骨。靈瑞二。曰設利羅。曰化佛像。其徒玄素法師曹士勤。以其師甞從予遊。求予識之。以信後世。乃各為之贊曰。」

 

以白話解釋,許道琯佛道兼修,畢生勤於抄經,六十萬字、八十卷的華嚴經(俗稱雜花大經)抄寫三次,法華經全部經典抄寫四十六次,楞嚴、圓覺等經典的抄寫更是不計其數。許道琯常持誦準提陀羅尼咒,因修行嚴謹清泰,圓寂火化後,生出屬於指節、頂門、齒牙、舌頭、念珠、右膝骨等六種舍利子,甚至還燒出來一尊化佛。

 

許道琯在修行上的勇猛精進,極大程度的體現在佛經的勤奮抄寫,而這部《圓覺經集註》的抄寫,更顯現出他的用功程度。劉科長認為,《圓覺經集註》是許道琯為自己抄寫,因為以正式的佛經抄寫來說,不管是供或誦皆是大開本,然而許道琯抄寫的這本集註為版框高廣18.8x11.5公分的小書,類似巾箱本的袖珍書,便於攜帶,讓他不限環境、隨時隨地研讀。

 

通因徹果 本具圓覺

《圓覺經》歷來受到禪宗的高度推崇,在漢傳佛教中有重要地位。主要內容講述釋迦牟尼佛回答十二菩薩就關於修行菩薩道所提出的問題,以長行和偈頌形式,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方法,教導眾生如何漸漸地斷除無明,大澈大悟,親證圓滿覺性。

 

劉國威科長簡要補充,《圓覺經》為一本大經,是釋迦牟尼佛在祂證悟三昧的境界裡所開釋的經典,圓滿覺悟的高深義理,貫穿於各部佛教經典中。

 

許道琯雖非歷史上著名的高僧大德,也非書法名家,但在這部《圓覺經集註》袖珍寫本版面中,每頁十一行、每行二十四字工整、完美的蠅頭小楷書法,是投入身心全部力量的成果,讓人感受到他一心一意、一字一佛的精進心,在般若智慧與心境上,自然逐漸與佛法相契合,在仙逝羽化後方能得出眾多舍利子。

 

佛經的讀誦、抄寫,可以端正身心,怡情養性,更是增長智慧、淨化心靈的重要泉源,不僅是自我修行、累積功德資糧的簡易之道,亦能祈願迴向親友、衆生得到身心平安吉祥。不久的將來,僧伽林文化出版亦將復刻許道琯的這部《圓覺經集註》寫本,傳遞抄經、讀誦的眾多功德,也期望現代人感受古人的虔誠精進之外,讓奧秘的《圓覺經》義理能漸次深入內心!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4年春季號242期  文/僧伽林文化出版  圖/黃國倉攝、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