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台灣已成為高齡社會,並將在7年後的2025年成為超高齡社會,面對這「老化台灣」的現在進行式,政府的長照2.0關注在不論是輕度或重度的失能、失智老人的安養與照護,民間力量則更關注在如何協助50+的中高齡長者,打造理想的老後生活。
一場由社團法人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主辦,於7/4、7/5舉辦的國際論壇,針對高齡者提出「打造共生宅~理想居家生活提案」,以健康促進為前提,邀請丹麥、與精通台、日、德、中相關背景的專家學者及業界與會,提出國際高齡者住宅的規劃趨勢及居家生活服務建議。以下是論壇內容的精華摘要。
日本的獨居高齡長者有自己期待的居住場所,日本政府對高齡住宅有明確的法令規範及相關補助。
日本重照護
日本無障礙友善住宅環境整合師王芸芸指出,日本65歲以上的失智高齡人口比台灣更嚴重,預計2025年將達到總人口的20%,高齡化情況的城鄉差距、老老照顧及獨老家庭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因此,日本以政府力量積極發展區域整合照護系統。
以自宅或附服務高齡住宅為中心,整合醫療、介護、生活支援與介護預防(類似台灣的銀髮社團、志工團體、NPO組織),所形成的區域整合照護系統, 設定在約30分鐘內的日常生活範圍,提供高齡者必要的服務。
日本在空間活用上有三種積極的作法:(一)因少子化招收不到學生的學校,政府無償租給法人20 年,改為附服務高齡住宅。(二)集合式國宅,挪出部份空屋,改建成附服務高齡住宅。(三)郊區混搭式住宅區,大部份為透天獨棟住宅,與周遭生活機能支援,如溫泉、日照中心、媽媽咖啡、失智支援、健身房…等相互連結,有助高齡者融入社區, 延緩老化。
漢堡老胡同社區創生活化計畫
德國重生活
長年居住歐洲等地,探索跨領域和跨文化的王瑜君博士說明,共生宅一詞應該來自日本,德國應稱為合作社,英文叫作CoHosuing。德國從歷史悲痛中反省,「融入」不同文化、背景、年齡的人,最美的不是容器,是人,是主動要過生活的人,這是德國共生宅最大特色。
這種公民自發的力量,讓住民主動想解決高齡社會問題、住屋需求。包含打造負擔的起的公民住宅、營造好的鄰里互助關係,想要的生活方式自己來決定,包括土地、融資取得,銀行貸款、專業營造師…等,共同把社區營造起來。
在漢堡最新完成的社會住宅,有失智老人專區、幼稚園,相信跨世代陪伴對輕度失智有幫助。頂樓視野好的以高價租給有錢人,具跨社會階級的包容性,有一定比例提供給難民、弱勢及遊民。附近有大學,故可青銀共居,為社區帶來年輕氣氛,並考量65歲入住後就會在此終了,所以要考慮在周遭與所有相關需求的產業連結整合。
中國重政策
曾任福德健康股份有限公司行銷總監的莊家華, 熟捻兩岸華人健康產業的發展。她表示,大陸的健康中國政策,是全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沒有全面的健康,就沒有全面的小康,養老只是末端。
這個大健康產業所形成的整體服務體系,是一新型態的「醫、養、護、康、產、商」六位一體為內容的混齡養老思惟,服務類型以健康/養老為主題, 可以有購物、娛樂、休閒中心、五星級康養酒店、活力康養社區、康復服務、高端特色醫療、介護服務等。
社團法人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秘書長李柏憲表示,透過不斷參訪與分享,擷取各國寶貴經驗及發掘不一樣的面向,我們堅信,台灣高齡安養模式及老人住宅絕不是單一產業及需求所能滿足。
台灣提出共生宅
何中揚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何中揚參考德、日、歐洲各國優點,提出其「共生」的觀點並落實在合勤共生宅的規劃上。他認為,法規是最低的要求, 在僵化的規範中,應突破、提升更好的內容,以符合時代及個人化的需求。
合勤共生宅融合鄰里社區、社群、社團,與其他建案不同,不隱世獨居,積極走出社區,擺脫病、死的負面印象。讓長輩在共生宅是生活,不是生存。提供入住者、照顧者、經營者、服務者,內外共生整合在容器中,永續存在。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8月號 215期
文/林芝華、于娜麗莎 攝影/黃國倉
照片提供/王瑜君、郭健中、許佐夫、合勤健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