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月初拉斯維加斯的CES大展, 到2 月底西班牙巴塞隆納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5G與AI的應用,從機器人、自駕車、擴增和虛擬等,可以看到5G+AI已經從實驗室溢出,進入到產業運用,快速地為人類的食衣住行育樂帶來翻轉性的變革,當世界都進入AI、AI+的時代,台灣政府繼定位2017年是台灣AI元年、2018年是台灣AI實踐年後,5G+AI產業聚落的發展,更成為今年的關鍵。過去台灣的科技發展曾經非常領先,後來受到經濟風暴與網路泡沫的影響,台灣在科技的投資和發展緩步了下來,如同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曾說過的,台灣在「Mobile優先」的時代沒跟上世界,因此引領第4次工業革命的AI發展,便顯得非常重要。


AI是什麼?AI只是資訊科技產業的專業語言嗎?


AI不只是學問,而是每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現在我們熟悉的Siri、AI拍照、AI修圖等,都是AI相關應用,而未來這些AI應用只會更多。人工智慧專家李開復認為,AI將與電一樣,會改變人類歷史,同時,AI已經過了「發明時代」,走向「應用時代」,並將影響所有產業。

我們該如何面對AI時代呢?

其實,在人機協作的AI時代,就如李開復曾說過的「與其討論學什麼,不如先討論應該如何學習」,學習方法比學習內容重要。學習的過程中,很重要的是「問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議題中尋找資料,這能讓台灣在下一波AI浪潮中,具有世界競爭力。

因此,我們大膽提出AI現場的構想,試圖打破傳統學校的框架,將AI的各種實驗室散落在我們生活的城市一角,成為大眾都能輕鬆參與、教育、體驗與實現的場域,讓AI從一個生硬的科技原始單點,發展成為一個沒有年齡限制的生活場景,讓AI成為生活中簡易的題目,「解決問題」更能夠變成一種學習與創造的起點,讓AI成為下一波的共識。


在AI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看到了科技部正作為政府推進AI能量的領航者,不僅積極布建關鍵人才,更與各部會協力合作推出方案,無論是產能加值、抑或人才培養,都能見到科技部投入其中,而教育部作為國家各領域人才培育的主導單位,亦正針對人才需求扎根,致力AI教育化。此外,我們也透過與正經歷第4次工業革命的意見領袖們的訪談,還有微軟、Google等公司的AI應用案例,經由不受空間、時間限制的影像傳播,讓更多人看見與想像,在AI+的無限延伸下,不同的城市,在未來,可能展現的城市姿態,將是如何風貌。

 

圖/photoac

文/智媒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