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間參加新竹縣舉辦的第二屆緩緩生活節,聽見關西鄉土協會理事長羅功奇、文史工作者吳慶杰和攝影師傅增君,談論有關石拱橋踏查的演講,讓與會人士驚豔新竹縣的鄉鎮裡居然有這麼多的美麗石拱橋,每座古橋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原來台灣的美麗就隱身於庶民生活的鄉野之間。

 

上一期我寫了有關法國對鄉村的經營政策──神的村莊。從這次的演講中可以感受到台灣的鄉鎮村里中,也很多類似法國「神的村莊」,只是缺乏系統性的調查和整理。唐朝詩人劉禹錫在《陋室銘》文中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確如此,我們實在不再需要水泥+柏油式的大建設,應該是尊重生態和環境,用生態工法修舊如舊。

 

這部分尤其需要政府單位帶頭做,像河道修繕,總經常用U字型的工法,用水泥以「三面光」的執行,結果美麗和諧的生態環境均毀於這種方便省事的工法。掌握資源者和權力者應謙虛的向自然學習,以自然為師。

 

新竹縣當今最美麗的石拱橋是關西東安古橋,演講中羅功奇也說明,其實過去的關西大橋也是同一類型的五拱橋,只是前者被保護下來,成為今天的美麗。後者沒有那麼幸運,被水泥橋取代,看到老照片的美麗都不免沮喪。根據羅功奇理事長的田野調查,說明只要有古道和水道,就可以發現石拱橋,光是關西他們就找出30多座石拱橋,這些石拱橋部分是家族開闢的,或是共用一條水圳分攤費用而修建的,每一條橋都有動人的故事。

 

因此我建議讓大家共同書寫石拱橋的故事,由不同鄉鎮的朋友,全面踏查清理出自己鄉鎮內的石拱橋,把每一條橋的基本資料和故事整理和書寫出來,作為未來保存和開發的依據,搞不好自己的家族或祖先就是捐建的成員之一。這將會形成一個石拱橋的家族大合唱,共譜一條亮麗的風景線。

 

其實關西、橫山等鄉鎮會有這麼多石拱橋的背景,涉及一個大故事──道光七年(1827)淡水廳獲准修築竹塹城,城門的石材來自泉州白石,航行於兩岸貿易船隻上的壓艙石。城牆部分的石材則是從盛產石材的關西、橫山一帶而來,有了石材,便需要打石人才,竹塹城修築時,官府徵召了北台灣的打石師傅來竹塹駐紮。

 

18271829年近800個工作天修築竹塹城池期間,被徵召的打石匠師傅大量進入竹塹城,我推測新竹地區的打石匠產業應和建城工程有關,甚至也影響到新竹縣的鄉鎮。橫山、關西一帶是石料豐富的產地,關西鎮中華路又名石店子,就是有許多打石店和打鐵店聚集而得名。

 

早年石材是重要的工程材料,台灣的建築材料經歷了竹子、木材到石材的演進過程,石材的堅固持久永續就成為石拱橋的材料主流。至於石拱橋的拱形工法,應是台灣受日本明治維新影響,到歐美取經的專業人員大量引進羅馬圓拱的元素和工法來台而來,因此只要有石拱橋,大半興建於日據時代,或有二戰之後興建者,也有深受影響的匠師延續其法。

 

中國也意識到發展農村,推動鄉村經濟學,政策上積極推動美麗鄉村、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田園綜合體等計畫,預計2年後的2020年,要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讓農村迎向現代化,保存傳統文化外,更永續發展當地產業。台灣已有不少團隊前往參與,包括薰衣草森林已進駐南京江寧區,更有文創、旅創、農創等團隊陸續前往參與中國農村改造,活化農產品、觀光。

 

首圖:Photo by Nigel Tadyanehondo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