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探究眼見為憑的證據,藝術家追求真實的呈現,看似毫無交集,卻引動了人們去研究什麼才是眼中的真實世界?才發現透過每雙不同的眼睛,對事物的認知和解讀竟可以大相逕庭!

 

因此,藝術也是趨勢與文化的一面鏡子,透過ic之音《新世紀花園》節目,探討藝術家的作品技術面、風格特色、單一作品的主題與意義等層面,從中讀出「隱藏的訊息」之外,也讓主持人陳韻琳帶領我們,以閱德人之姿,與創作者同理,甚至感同受地去體會創作者燃盡生命也焚不毀的永恆價值。

 

「畫我們留在記憶裡的。這是一種融合想像與記憶的轉化,只有真正給人深刻印象的、最根本的,才會被再現。」「我們只看到我們想看的。當然這是錯的。但是,這卻是藝術的基礎。」「畫出眼前固然重要,但是最好只畫出存在記憶中的事物,因為那是經過轉換、沉澱的想像,然後才能畫出真正感動自己的地方,就是本質的所在,而不會被眼前的景物限制住記憶與幻想。」藝術家竇加提出這些繪畫的感觸,已經説出了印象派時期終結後,繪畫勢必會出現的大轉向。

與眾不同的觀察 打破藝術的形式

塞尚是個遠離藝術家群體的人,當然,孤僻是個很重要的原因,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不滿意印象派繪畫呈現出來光影瞬息萬變的世界,他想要看到的是一種永恆性。

 

此外,他在不斷觀看的過程中,出現了迷惘的痛苦——他發現同樣的景物或物件昨日、今日或明日觀看,一點點一絲絲角度的偏差,就讓他看到的跟前次完全不一樣——他發現他無法確定自己所看到的景物或物件。

 

最後塞尚放棄了單點線性透視、色彩遠近透視等,這些藝術家約定俗成的繪畫形式,因塞尚觀察到的空間深度由層層相疊的垂直與水平面構成,這才是真的透視。

 

若用線性透視,則需描繪出物體中所應呈現的大小;但塞尚卻發現當他專心的觀看,其實每一個物體都是實在而清晰的,他必須忠實於他所見,因此,他讓畫面任何一處都同等重要、同樣清楚,避免任何一種可辨識的光源和投影,他讓光線是物體本身所散發出來的光線,光在每一處都大致相同。


色彩是塞尚畫面唯一的構成要素,它們藉由筆觸的性質來決定形體,光不會單獨存在,而是透過色彩衍生的。塞尚説:「光不是一種能複製模仿的東西,必須藉由其他東西才能表現出來,這東西就是色彩。」而他處理空間深度的方式,一樣是靠對色彩的研究,譬如冷色調如藍和綠,通常顯得退縮,暖色調如紅、橙與黃,則顯得突出,他用色彩與色度,來呈現立體感與重量。

顛覆單一視點呈現大腦所認知的畫面

最後塞尚在靜物畫中出現了雙重視點,這是另一種在二度空間中製造空間深度的方法,這造成他畫中的靜物甚至是房子,彷彿是要傾倒似地看起來很不穩定。這仍舊忠實於他用心觀看後所看到的,因為塞尚終於發現了,人們不是用一隻眼觀看,而是用雙眼,這使人們在觀看時,其實不可能只出現單一視點的。

 

日後研究腦部認知系統的醫學家、心理學家,證明了塞尚的觀點,人們明白了:當腦部認知系統介入,的確會讓我們不忠實於雙眼真正看見的,我們會自動透過腦部的認知,解釋出我們以為我們所看到的。


窮盡一生的鑽研 遭誤解的艱苦歲月


塞尚這觀察研究窮盡了他一輩子之力,以致於跟他曾經是好友、思想先進的文學家左拉,都認為塞尚是一個憤世嫉俗的失敗者。

 

1886年左拉小説《著作》出版,主人翁是個想實現目標、最後失敗的藝術家,結局以自殺收場,正是以塞尚為藍本。塞尚收到書後寫信給左拉:「親愛的左拉,我剛收到你好意寄來的《著作》,感謝《勞貢馬卡爾》的作者善意將他追憶的表白訴諸於文,讓我有機會回想起過去的年歲,僅在此向他致謝。一直保有過去回憶的保羅塞尚。」這是塞尚寫給左拉的最後一封信。

 

畫家貝納去拜訪塞尚之後説:「我這才知道他作畫速度有多慢,當我在樓下畫畫,只聽到他在樓上來回走動,好像他正在房間裡來回踱步思考,他有經常下樓,走到花園裡坐下來,卻又突然間匆促的上到他的畫室,我時常看到他表情沮喪的在花園裡,告訴我,他在工作上遇到了一些障礙。」

塞尚總是一再修改他的畫,有些經歷數月,甚至可長達一年,當他找不到色彩的平衡,便將畫擱在一旁,甚至毀掉畫布,並為自己的無能大為惱怒,他年歲越長越遠離人群,1890年起受糖尿病之苦後,變得更精神過敏。


堅持重現敏銳的感知 成為「現代藝術之父」

1906年塞尚過世前5周,寫信給兒子保羅:「以畫家的眼光來觀察大自然時,我的感受極為敏銳,足以見微知著;但是將我的感覺在畫布上重現,卻一直非常的辛苦,我無法將我所感知的強烈印象表達出來,也無法掌握那些將大自然點綴得如此美妙的豐富色彩。相同的題材從不同角度看,會産生不同的趣味與多樣,我可以接連數月在同一地方作畫,只要稍加變換角度即可。」

塞尚自己和他同時代其他人都不知道,塞尚將被尊為現代藝術之父,他將影響20世紀兩個偉大創新的藝術家,分別是野獸派馬諦斯與立體派畢卡索,他們將率領藝術界,使藝術形式從此一再顛覆、一再激烈的變革。

 

 

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文/陳韻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