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升流浪犬貓的收容環境與品質,新竹縣政府歷時1年10個月改建的全新「新竹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近日已完工,將在7月1日正式啟用。園區新增病房、手術房、互動廣場及新式欄舍等等,符合動物福利、環境友善等多功能特色,大幅提升收容動物的福祉。

新竹縣動物保護防疫所指出,新竹縣長楊文科矢志提供縣內流浪貓狗更優質的收容安置場所,責成縣府團隊向中央申請補助,加上縣自籌款,共耗資8460萬元、歷經1年10個月,將原先老舊動物收容所,改建成符合動物福利、環境友善且收容量擴增的多功能「新竹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為收容的「浪浪」們提供溫暖、舒適的家。

新園區占地1163平方公尺,參考歐美國家設計加上本縣需求而規劃整體空間與設施。園區內的新式收容欄舍空間加大,收容量擴增至200隻,且從原本的每隻1.5平方公尺空間,增加到3.3平方公尺,並從鐵籠升級成為水泥欄舍。54個新欄舍內,每個欄舍可收容3隻至4隻,以適合犬隻習性的小型群居飼養,大幅提升收容動物的福利。

另外還有鋪設人工草皮的互動廣場,並分隔大狗、小狗的戶外活動空間,讓收容的犬隻們除了繫上牽繩散步,也可不受拘束地在廣場內奔跑、嬉戲,並且和參觀民眾有更多互動,以提高認養率。

貓咪的新家同樣很舒服,預計可收容40隻貓咪,空間規劃上貼心地設計了室內互動區,裡面打造各式不同攀爬架,讓貓咪玩耍活動,未來會計畫讓參觀的民眾和親人的貓咪在互動區近距離接觸,希望民眾不僅透過欄舍觀察貓咪,更能接觸到貓咪真正的生活樣貌,進而被可愛萌樣融化,報名成為「鏟屎官」。

新園區也新設病房及手術房,加強絕育政策執行,以及提高收容所內醫療品質。建物以全新RC結構、多孔隙隔音板等隔音設施,並搭配綠植栽,能大幅減少噪音,友善環境及鄰近居民,使得園區能夠成為全國少數設置於市區內的動物收容所,也不會因噪音招居民嫌惡。

縣府農業處表示,縣府致力動物保護工作,長期來受限收容所空間不足及硬體設備老舊,期望藉園區工程改善硬體設施,提升流浪動物的收容、絕育、救援醫療及認養品質,對於推廣動物保護相關生命教育,也將是十分理想的場域。

動保所指出,新園區工程期間遇上物價大漲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使工程難度倍增,不過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經費支持,以及縣府農業處、產業發展處及工務處等相關單位協助下,使工程順利完成。新園區將帶給縣內流浪犬貓更多福祉,期待為新竹縣動物保護工作展開新的一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