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美術館與鳳甲美術館合作,即日起至今(112)年9月3日推出「比岩石更重: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回看計畫」展覽。文化局表示,本展配合美術館年度策展主題「隱微的力量」,從鳳甲美術館歷年主辦的「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邀請藝術家參展,並重新進行詮釋,作品呈現庶民生活及各行業樣貌;同時,也邀請2位藝術家與新竹市民共同進行藝術創作計畫,以雙軸線串起本展。

副市長蔡麗清表示,新竹市是北台灣最早開發的城市,文化資產密度極高,市政府及美術館都是古蹟,擁有極高藝文發展潛力。新竹市美術館活化轉型後做為當代藝術展覽場域,這檔展覽為首次與其他美術館合作,市府很榮幸能邀請到由邱再興文教基金會創立的北投鳳甲美術館,其館長葉佳蓉及紐約SCREEN介面藝術平台創辦人暨獨立策展人徐詩雨擔任共同策展人,引入「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藝術家優秀作品,機會難得,不容錯過。蔡副市長說,本展共展出9位藝術家作品,包含錄像、裝置及社區參與計畫,感謝2位策展人、藝術家、參展志工及參加創作計畫的民眾們,因為有你們,成就了新竹市美術館這檔展出。 

文化局長錢康明表示,展覽邀請到鄭佳喜、鄭亭亭、陳呈毓、牛俊強、王佩瑄、陳依純、蔡佳葳等藝術家,各自以錄像、裝置等媒材,從社會不同行業、不同國籍的家庭或勞動者角度,展開對現代資本主義、土地與族群認同的探究。

錢局長說,本展亦邀請到曾嬿圩與魏欣姸2位藝術家,與新竹市民共同進行藝術創作計畫「城市人偶系列之新竹市美術館篇」及「與我散步在竹塹」。藝術家曾嬿圩與文化局志工團執行了4場布偶工作坊,將被淘汰的舊衣物結合纏繞技術,將志工們的生命經驗一起製成布偶與文字書寫;藝術家魏欣姸則於展覽籌備期間,募集新竹市民進行一對一散步,蒐集材料與故事,並將之於展覽中呈現,同時她也轉化為新的路線,成為引路人,在展期間邀請民眾散步,重現並訴說這些屬於當地人觀點的地景敘事。策展人葉佳蓉表示,本次於新竹市美術館的展出,一來保留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貼近社會的特質,展出多件探討建構都會生活的各種不同行業的作品;二來邀請藝術家以參與式創作,請市民分享新竹生活經驗。緊接著在本展後,鳳甲美術館2023年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亦將開展,接續以「關照」(care)作為主題。新竹市美術館「比岩石更重」展覽不僅是前導活動的一環,也是同時觀察這些年與錄像藝術展共同成長的藝術家們。

策展人徐詩雨表示,展覽主題「比岩石更重」,取自新竹文學家陳秀喜的詩,她出生於1921年,人生跨越日本及光復時期,其生平創作中對土地的熱愛、對女性社會角色的關懷及對後輩的提攜與支持,對策展團隊有莫大的啟發,亦與美術館年度策展主題「隱微的力量」相應和。本展主視覺將「手」的意象帶入,靈感來自勞動者的手,象徵以手撐起了整座城市的運作,也象徵新竹市融合了多元族群,歡迎各界參與本展推廣活動,如與新住民一起嘗試烹飪的「餐桌上的世界」、策展人講座、導覽及藝術家行為導覽等。

更多活動訊息請上「新竹市美術館」臉書粉絲專頁(facebook.com/hsinchuartgallery),或洽03-5628933及1999為民服務專線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