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是永續發展的基礎,但生物多樣性也正面臨威脅。臺灣雖然很小,但擁有超過60,000種物種,達到全球3.4%,其中有很高比例的特有種及珍稀物種,生物多樣性如此豐富,但它與個人、企業有什麼關係呢?

行政院農委會林業保育署科長石芝菁於「永續淨零高峰會」上提出,全球現正面臨氣候變遷、
洪災、旱災、糧食......種種問題的解方,就在「以生物多樣性作為永續發展的基礎」。

 

生物多樣性的最大風險 來自人類

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以下簡稱林業保育署)科長石芝菁於「永續淨零高峰會」上提醒,生物多樣性除了我們熟悉的各種動植物物種外,其實包含生態系、物種與遺傳等不同層次,其中也包括人類,我們都是生物多樣性的一環,生物多樣性的3個層次(生態多樣性、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彼此互相影響,是支撐人類生活非常重要的基礎,然而,「生物多樣性面臨的最大風險也來自人類」。

全球現正面臨氣候變遷、洪災、旱災、糧食……種種問題,要如何找到解方?她指出,「以生物多樣性作為永續發展的基礎」。陸域、海洋構成完整的生態,從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第14項海洋生態、第15項陸地生態看似與生物多樣性直接關聯,但要維護生物多樣性作為永續發展的基礎,其實需要其他目標的支持,互有關聯才能夠達到永續發展。

橙腹樹蛙是瀕危的臺灣特有種,因野外蛙類族群數量持續減少,已被列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出現在中低海拔闊葉林中,希望透過保育棲地,使其族群脫 離滅絕的危險。(林暐倫攝,林業保育署提供)

 

國際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

國際間非常關注聯合國的三大環境公約—聯合國防治沙漠化公約(UNCCD)、生物多樣性公約(CBD)、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三公約息息相關互相關聯,臺灣尤其關注後兩項公約。

其中,1992年就通過的生物多樣性公約,幾乎所有國家都簽署,臺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仍依此公約推動國內的生物多樣性工作。該公約在意的是人與自然如何和諧共存,以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部分、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為三大目標,最後一項目標,講究在地社區、在地原住民的權利和參與,如此才能真正保護生物多樣性。「許多參與企業投入社區發展、支持原住民的計畫,就是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2022年12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同時也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通過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目標「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Kumming-Montréalglobalbiodiversityframework)」,制定了全球未來10年的生物多樣性工作藍圖,以便在2050年之前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願景,共有23項行動目標。這次的行動目標強調各國應先做好本國的生物多樣性空間規劃,也盡可能明訂數字目標,其中目標「30X30」即是指在2030年之前,各國至少要有30%的陸域與30%的海域面積被保護,透過劃出保護區,或是透過非屬保護區但有保護生物多樣性效果的有效保育地(OECM)達到棲地的保護,在推動的同時要尊重原住民及在地社區的權利

國土生態網的建置始於2018年,由農業部負責對臺灣的生態資源做盤點,也把區域保育軸帶劃設出來,生態資源圖庫 持續更新中。

 

國土生態綠網 企業布局生物多樣性的指引

國有森林占臺灣42.5%的面積,都由林業保育署管理,也因此臺灣的森林區域被保護得很好,有達保護區效果的國有森林與依不同法規所劃設的保護區面積加總,其實已超過「昆明-蒙特婁

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30%陸域目標。然而,臺灣絕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淺山平原地帶、也與淺山平原物種共域,眾多人口所需的土地使用與開發需求,對此區域的許多重要的生態體系與物種造成威脅壓力,但淺山平原地區通常無法因生態系與物種的需求劃設高強度管制的保護區。淺山平原地帶的土地權屬複雜、權益關係人更複雜,事實上很難以單一單位去解決環境衝突與處理保育議題,需要與很多單位一起合作。權責不同的政府部門、甚至公私單位要共同合作,共同的生態空間資訊是基礎,因此,「以生態棲地與生物多樣性為基礎所做的空間規劃,是淺山平原國土復育與永續發展的關鍵」。

行政院各部會自2018年開始,共同進行「國土生態綠網」的建置,由農業部負責對臺灣的生態資源做盤點,陸域需要關注哪些區域、需要投入哪些資源、哪些部會合作……,也把區域保育軸帶劃設出來,而有了「國土生態綠網空間藍圖」,不只是政府部門生物多樣性工作推動的依據,也可作為企業投入生物多樣性布局的空間指引。

 

貢寮水梯田,企業投入復育。(人和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攝,林業保育署提供)

 

她提醒,「有些企業誤以為自己不在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區,生物多樣性就與自己無關」,並非如此。國際上自然揭露(TNFD)的趨勢,企業對生物多樣性的投入先需了解營運地點(如營運廠區、產業鏈的營運點)周邊的生態資訊、營運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程度,後續的自然與生物多樣性投入,能不能讓生物多樣性的影響降低、甚至增益與朝正向發展,再從營運地點往外擴展到更大範圍……。

她同時也點出政府部門的誤區,之前政府部門與企業所做,像是平行線,很少與企業合作,沒想過生物多樣性與企業有關、政府資料對企業是重要的,例如生物多樣性的空間規劃在哪裡,這樣企業才能進入下一步,去了解規劃與落實該怎麼做、如何改善、哪些項目可以投入……。

例如雲林成龍的劣化農地,透過林業保育署與觀樹教育基金會與企業的合作,進行濕地資源調查與經營管理,逐步讓當地成為國家級的濕地保育基地,辦理國際環境藝術節,並藉由成龍濕地三代班讓成龍國小的小朋友探索濕地生態。又如貢寮水梯田,透過林業保育署與企業的投入復育,保留在地的文化與生物多樣性,保全了13種列名紅皮書受脅等級植物,並提供野生動物良好的棲息環境。石芝菁點出,「這些是企業未來可以思考投入(生物多樣性)的方向」。

 

「國土生態綠網空間藍圖」不僅是政府部門生物多樣性工作推動的依據,也可作為企業投入生物多樣性布局的空間指引。

雲林成龍的劣化農地,變國家級的濕地保育基地。(道綺全球傳播攝,林業保育署提供)

 

海洋生態多樣化的保育行動

臺灣位處大海洋生態系與生態地理區的交界,海洋生態非常多樣化,超過15,000種海洋生物,光魚類就有3,000種。成立5年的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以下簡稱海保署),為達成海域生物多樣性的願景,進行科學研究盤點,建構網絡,試行復育。副署長吳龍靜在「永續淨零高峰會」,介紹臺灣周邊保護的物種中,最重要的幾種物種。

海洋保育署副署長吳龍靜在「永續淨零高峰會」演講,介紹臺灣周邊豐富的鯨豚資源。

 

其中有「媽祖魚」綽號的「臺灣白海豚」,有研究認為臺灣地區的白海豚族群是印太洋駝海豚(Sousachinensis)的特有亞種,分布在臺灣西海岸,從苗栗到臺南,活動在水深25米以淺,屬於棲息海域較淺的物種,生性害羞,會躲避船隻,目前數量僅剩60隻左右,是非常珍貴的物種,因此海洋保育署對白海豚進行保育的工作。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將苗栗到雲林劃設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範圍,結合公部門維護其棲地環境的品質,其後透過科學調查發現其分布範圍到臺南將軍港,未來將擴大其棲地範圍。

除了公部門的努力,也和區漁會、漁民和漁船合作組成白海豚巡護艦隊,目前有超過200多位漁民加入巡護中華白海豚的行列。

「臺灣周邊有豐富的鯨豚資源」,他指出,全球有90多種鯨豚,有33種鯨豚在臺灣周邊海域發現,超過30%物種。民國70年禁止捕鯨之後,轉向保育工作,後來在花蓮、臺東形成賞鯨行業,而有了親近鯨豚的機會,但為了避免過度騷擾鯨豚,與業者合作教導民眾如何觀賞鯨豚又避免造成其傷害。對於賞鯨的活動,推動友善賞鯨認同計畫及騷擾查處,落實海洋保育管理。全臺有20家賞鯨業者加入友善賞鯨推廣計畫,109-111年已合作宣導累計超過1,405場次。

今年4月在彰濱工業區外目擊白海豚。

 

建立海洋野生動物救援網絡 提高救援率

同樣的,全球有7種海龜,在臺灣可見到5種。他提到臺灣雖非海龜主要產卵棲地,但仍出現一些產卵的紀錄。海龜對產卵棲地的忠誠度很高,牠在哪裡出生,數十年(通常是20年)後就會回到哪裡產卵,「我們的任務就是維持牠產卵棲地的環境」,所以海保署對於澎湖、蘭嶼、小琉球、東沙、南沙等,在其每年產卵期前會針對這些棲地進行維護;同時也與漁民合作,減少誤捕,萬一被延繩釣、刺網及定置網等誤捕,救援成功的機率很高,達8成以上。

海洋保育署建立海洋野生動物救援網絡,目前鯨豚救傷中心有5處,海龜救傷中心也有5處,「透過救傷能力的提升,以及救傷中心的成立,成功救援擱淺的活體鯨豚,並放歸大海的比例提高到4成,這在全球算是很高的成功率」。

臺灣有84種海域鳥,其中有11種為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有「神話之鳥」之稱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全球約僅有150隻,會在馬祖繁殖;還有三棘鱟、珊瑚礁……吳龍靜強調,「臺灣面積很小,卻在世界物種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想要了解與關注臺灣海域生態,可至「海洋保育署」網站。

海洋保育署維護海龜產卵棲地的環境,圖為小琉球 產卵母龜。

救援高雄汕 尾漁港擱淺的印太瓶鼻海豚。

 

海洋保育署成立海洋野生動物救傷中 心,圖為成大鯨豚中心四草搶救站。

 

今年黑嘴端鳳頭燕鷗 及鳳頭燕鷗繁殖棲地假鳥布置,以維護其產卵棲地。 (連江縣政府提供)

 

國內自覺意識高 達標成績亮眼

石芝菁在接受專訪時,提醒國內的現況,「臺灣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同時也有很大的人為干擾的壓力」,同時她也透露臺灣在生物多樣性的作為,很令人感到鼓舞,「臺灣持續往前,絕非後段班」,「這與公民對環境保護的自覺意識愈來愈高有關」,民眾的意識與臺灣的發展,已跨過只求經濟發展的階段,這是臺灣的進步,「民眾會在意環境,在意自己的生活品質,在意吃得永續、吃得安全」。

例如生物多樣性公約2010年訂出的「愛知目標」—2020年要達到的生物多樣性目標,從全世界來看幾乎沒有一個目標達標;相對的,臺灣雖非生物多樣性的締約方(生物多樣性相關公約的締約方有義務必須定期繳交生物多樣性國家報告,告知該國做了什麼、現況如何……等),但2020年也邀請專家依據愛知目標的20個目標進行獨立評鑑,做了國家報告,評鑑成績不差,臺灣明顯進步的有6個目標,沒有進步、尚待努力的僅2個指標,其他的目標均在進展中。

 

石芝菁:臺灣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同時也有很大的人為干擾壓力。

 

玉山金融控股風險管理處風險長謝冠仁在「永續淨零高峰會」演講,說明玉山金控先行的 企業必修課。

 

永續發展先行者玉山金控 示範企業必修課

像榮獲「2023台灣生物多樣性獎」營利事業組最高榮譽金獎,同時也是國內唯一獲此殊榮的金融業者「玉山金控」,便致力投入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工作,期待減緩經濟活動對自然造成的傷害。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CC提出,地球溫度上升1.5°C,哺乳動物棲地就會失去4%;上升2°C,就會喪失8%的棲地;上升3°C,將失去高達41%的棲地,玉山金融控股風險管理處風險長謝冠仁在「永續淨零高峰會」指出,「隨著生物多樣性流失,不僅會讓我們失去大自然,同時也失去了抵禦氣候變遷的最佳防線」。1971-2018年間,野生動物數量銳減,減少幅度高達69%,「每個動物就像飛機螺絲釘,逐漸流失的生態系,有一天會讓整架飛機掉下來」,他生動的比喻,令人細思極恐。

「生物多樣性流失的減緩,比氣候變遷更不容易做到」,他點出氣候變遷、地球暖化,可以透過如減碳行動來減緩,但「生物多樣性是不可逆的」,只能用止損或生態復育的方式來防止,他呼籲「只做生態保育是來不及的,還要加上永續生產、永續消費,才能維護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已成為企業的必修課程」。

因此,玉山金控10年間復育了10萬棵臺灣原生樹種,創造棲地維護、水土保持及減緩氣候變遷等多重效益;「小米復育計畫」復育了南投信義鄉原已消失的28種原生小米,由美國種原庫引種返鄉讓小米回家,復興原住民部落文化;加入TNFD工作小組、支持臺灣黑熊、海龜、蝴蝶等瀕危物種的保育工作……。

與此同時,也發揮自身優質金融產品及服務,協助產業及顧客轉型,謝冠仁點出,「環境的變化,將轉化為金融機構的風險與機會」,因此玉山金控攜手中信、元大、第一、國泰等金融同業組成「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在綠色採購、投融資與議合、資訊揭露、協助與推廣、國際接軌等五大議題上,承諾採取更積極的行動,透過引導資金流向環境永續,希望在發展自身業務的同時,也期望帶動產業與社會朝向永續發展的目標邁進,與環境共好。

在氣候與自然問題迫在眉睫的時刻,作為先行者的玉山金控,將淨零與自然正成長視為永續發展的兩項並進目標,率先接軌TNFD進行資訊揭露,「大自然與企業發展與經營息息相關,應該要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重視自然生態復育,實現永續經營和保有長期競爭力」。玉山金控為企業在生物多樣性可做的事,做了很好的示範。

玉山金控「小米復育計畫」

 

補不回的生物多樣性每個角色都可參與行動

石芝菁指出,「生物多樣性非常強調在地性,必須在國內做好,無法透過國際交易補回來,不像碳中和,可以用碳抵換」。國內有些企業於生物多樣性布局很久、做很多,只是早期多以慈善公益、企業社會責任的角度參與,如今改以永續部門來投入,因應後續自然揭露,這也意謂自然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正式進入公司經營體制。

她同時提醒,「保育生物多樣性無法單靠政府部門,還需企業、社區、民眾個人一起攜手」,政府負責政策、法律、保育、研究、工程、國家級的策略及行動計畫,企業可以透過企業ESG、支持友善生產、棲地營造等,社區也同樣可負起友善生產、棲地營造、社區巡守……乃至個人最直接的行動就是責任消費等。每個角色都有自己可以為生物多樣性做的事。

玉山金控復育10萬棵臺灣原生樹種。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3年秋季號240期 文/編輯部 圖/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玉山金控、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

【永續行動】氣候崩潰ing

【永續行動】碳有價的時代來臨

【永續行動】永續環境,個人如何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