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三法」是現任水利署長賴建信先前在擔任副署長任內所推動,包括推動再生水的《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以及修正《水利法》讓用水計畫更精準、修正《自來水法》以推動節水器材。

《再生水資源發展條例》開啟了臺灣用水的新時代,宣告從使用傳統水資源邁向了多元化水資源,鳳山溪再生水廠即是依法成立的首案,也推促了此一產業形成的可能性。再生水主要來自生活汙水、產業廢汙水,相較傳統水源不易受天候影響,有助於減緩傳統水源開發及調度壓力,促使水資源利用更有效率。

《水利法》的修正,主要係規定每日用水量300立方公尺以上開發行為 ,須在開發前提出用水計畫,而修法前已完成開發者,若每日用水量在3,000立方公尺以上者也須補送用水計畫;賴建信指出,修法後,「一改過去被假性需求所占用的舊例」,隨產業用水需求可每年度重新盤整,分配給其他需水單位,實施後可望大幅解決產業缺水的問題,去年即有30多件產業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取得用水計畫。

《自來水法》增訂了國內銷售的用水產品應具省水標章之規定,指定馬桶及洗衣機為應具省水標章產品,讓節水普及到日常生活。因事先與產業界做好溝通,社會接受度頗高,目前具省水標章的產品已達8、9成,國產品使用數量亦高。

 

水環境治理的演變 河川治理的新觀念與新思維

談到河川治理,賴建信回到河川的本質去思考人與水的關係。首先,建構複合式多目標治水策略,一改過去治水僅造堤防設施為主的舊例,隨流域綜合治水理念推演,導入整體流域經理策略模式,整合跨部會資源,共同提升耐洪能力,並辦理河川情勢調查,營造生物多樣棲地,與各縣市政府合作,改善遊憩親水空間及使用率。

其次,過去的都市規劃使逕流增加部分全由水道承納,一旦超過水道容載量即造成淹水,例如8月暴雨狂炸中南部,動輒高達4、500毫米的雨量已逾100年重現期的保護標準,遠超過目前區域排水只有10年保護標準的承受能力──在政府投入治水預算之前,各縣市區排的保護標準只有2年,如今保護標準從原來的2年提升至10年,已優於許多先進國家,卻仍抵擋不住劇烈天候帶來的暴雨。若要將保護標準提升到100年,需天文數字的治水預算,以及耗費漫長的工程時間。

因應都市發展與極端氣候,水利署已推動治水新觀念「逕流分擔」與「出流管制」,前者由政府負責治理特定河川流域或排水系統,在公共設施導入保水措施及滯洪功能,分擔降雨浸流,提升土地耐淹能力;後者則由開發業者負責,在土地開發利用時須設置滯洪池,吸收受開發影響而增加的洪水量,讓土地在開發後仍保有儲存水分的功能,降低排水系統和河川的負荷量,減少淹水的風險。

水土保持系所出身的賴建信,非常看重工程品質,以工程與管理並重的治水新思維,在過去僅單點巡查水利設施損壞及其致災原因外,更導入風險管理思維,於災前作全面性風險程度評估,立即改善急迫高風險地區,使防洪資源做最有效的利用。

打造幸福水臺灣

夜間10點就寢、清晨4點醒來的賴建信,睜眼就是全國水利事業的重擔,非常辛勞。各地奔波的他返回臺中時,最喜歡繞著綠川慢跑,他跑過黑夜,也跑過清晨,發現過去的汙臭讓民眾遠離的綠川,在透過前瞻建設的全國水環境改善計畫推動下,由水利署整合各部會資源,與臺中市府合作整治後,結合人文、歷史與文創的重塑,讓民眾回到了河畔,夜晚多是年輕人出沒,而清晨則多是年長者在做運動,看到人們與水親近的生活畫面,讓他感到所有的辛勞都值得了,這是他成就感的來源,也是在水利重任持續前進的動力,談到他在綠川慢跑的感動,一掃疲憊之色,精神煥發。他感性地說:「就是要打造幸福水臺灣!」

推動執行水資源計畫時,地方或外界仍有不同意見,常可在與產業、民間集會或溝通的場合中見到賴建信的身影,聆聽民眾與產業用水的心聲,他認為由於舉世的缺水危機,讓政府與社會大眾都愈加重視水利,這對水利人是重要的時刻,也是水利事業翻轉的時機,他著力在觀念上的改變,例如在水利事業引進風險管理概念,提前開源與節流,以因應乾旱缺水……。

在推動各項水利計畫時遇到諸多的困難,他一概不談,只說:「心想不會成功,就不會成功;只要信念在,就能一天天往目標靠近。」但水利同仁們的辛勞,他卻點滴看在心裡,除了日常水利工作的繁雜之外,每逢颱風等劇烈天候來襲,是水利署人員壓力最大、最忙碌的時刻,從事水利工作需要擁有更大的使命感,因此他勉勵同仁:「努力工作,讓災害降至最低,讓大家安居樂業。」水利不僅是水利署的事,也是全民的事,幸福水臺灣,有賴大家形成共識,互利共好!

中庄調整池是全臺第一個平地水庫,蓄水量達505萬噸,可備援北桃園及板新地區7天的需水量。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9月號205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 照片‧資料提供/經濟部水利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