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又來了!又將是一片喧鬧。請大家留意一下各個候選人提出來的政見和訴求,然後問一個問題:「你們放心讓孩子從家裡走到學校嗎?」在這裡,我強烈主張政府應該廣設通學巷,讓學生安全走路上下學,這是執政者對待人民最基本的尊重,不僅因為家家戶戶都有孩子,每位開車的市民,其實也都是行人。讓行人(孩子)平安走路上下學,應該是參選者最起碼的素養。


我有位住日本的朋友,來台灣經常會「拜天公」,因為台灣的騎樓高低不平,讓他沒有戒心而經常跌倒。
居住在台灣的人都會感受到騎樓高低差,攤販、車輛占用騎樓和行人道也是很平常的事,行人每天走路都必須進行一場障礙賽。因為熟悉而理所當然。因為習慣而不再抱怨。逆來順受的結果,環境愈來愈惡化。


其實,走得安全,是城市中的行人最基本的人權,也是住民最卑微的需求。可惜這麼卑微的需求,台灣各個城市的政府都做不到。世界已經走到21世紀,而自以為「大有為政府」的台灣卻都還停留在19世紀的封建社會。因此,柯文哲在台北市推行的人行道,就是讓我欣賞的作法,雖然它不是大建設,但對老弱婦孺而言卻是貼心的建設。


奇怪的是,每年這麼多縣市首長和主管經常性到先進國家考察,他們為什麼沒有看到人家尊重行人的最基本建設?為什麼無法體會最弱勢的行人(兒童、學生、老人、孕婦)的需要?其實政治人物距離民眾的生活實在太遠。


全台第一個為推動行人優先而成立的民間社團新竹市行人優先協會前理事長陳昌居表示,世界各國莫不以推動學童走路上學計畫,作為兒童人權與促進兒童健康的重要政策。其實每個校園圍牆退縮1-2公尺,環繞校園的通學道就出現了;每條馬路都要設人行道,保持淨空,學生安全步行上下學就可以實踐。
其實高雄市早已提出解決方案,他們在2007年推動過一個島嶼式的交通計畫,執行者是現任台北市副市長、時任高雄市工務局長的林欽榮,他把各個中小學當成一個個島嶼,設計競爭型的活動,讓120多所學校自行提案,將圍牆退縮,通學步道就出現了,用有人行步道的系統道路接到這些學校,於是構成一個個從學校到社區可安全步行的街道系統。


這個解決方案讓高雄市成為領先全台、尊重行人的城市,他們花了5年達成。其實公共政策議題設定和選擇,是價值判斷的過程,讓孩子安全、快樂的上下學是孩子的基本人權,是世界的主流價值,更是決策者和執政者最基本的「道德」。

 

 

 

(Photo by Koen Verburg on Unsplas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