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小病毒,翻天覆地衝擊全人類

一年多以來,新冠疫情的爆發到今天,病毒似乎有了與人類共生長存的趨勢,一個肉眼看不見的小小小病毒,卻翻天覆地的全面性改變了全人類的生活,經濟、醫療、飲食、政治、休閒娛樂、運動……乃至生活習慣,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影響。

同時期,世界兩大經濟體的碰撞,中美貿易戰的餘緒,在美國總統選舉之後,加上疫情的攪局,以及阿富汗的動盪,進入了新的階段,連動太平洋上一葦方舟的台灣跟著擺盪,股市、房市……忽熱忽凍,未來情勢讓人捉摸難定。

視線拉回國內,主計總處於8月中旬大幅上修2021年的經濟成長率至5.88%,創11年新高,台灣景氣持續增溫;與此同時,6月失業人數達57萬人,失業率4.8%,創10年來新高,疫情嚴峻之初以減班因應,暴增77.6萬工時縮減的勞工人數,而在後疫情時代失業問題將逐漸浮顯。

上述這些數據,顯示產業情勢呈現兩極化態勢,從主計總處統計之受僱人數來看,營建工程、教育、支援服務等行業未受疫情明顯衝;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之受僱人數在第二波疫情後大幅增加;製造業整體的僱用人數復甦,主賴長期持續成長的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其他製造業等帶動。電子零組件製造業及電腦﹑電子產品和光學製品製造業,加上醫療保健、營建工程業及不動產業等,是近年來國內持續成長的產業,在疫情的衝擊下,反而更加突出這些行產業的重要性。

疫情改變的,不僅是前述的面向,甚至深入家戶,改變了對家的定義、與家人的相處,也改變了個人的生活習慣,也因此輻射出對周身環境的關注與要求。

這期封面故事,我們聚焦到疫情期間展現「護國神力」的半導體產業的發源基地-大新竹地區,在這個有強力產業支撐下的地方,城市發展的現況,居民的生活需求與對環境的訴求有何變化?我們邀訪新竹縣政府產業發展處處長陳偉志、新竹縣立法委員林思銘、不動產業的台灣房屋首席副總裁周鶴鳴、對房市瞭若指掌的利置行銷總監劉欣偉,以及定居竹北已屆17年的新竹縣公寓大廈聯誼會總會長譚玉蓮等,一一為讀者撥開眼前亂象,深入解析現況與趨勢。

 

日前甫開放的「AI智慧園區共融式公園」,為新竹縣府「3年投入2億元改造22座特色公園」計畫之一。


人口飛快成長的竹北,城市建設跟上了嗎?

竹北乃至大新竹地區,受益於護國產業的神力撐持,大量且高薪的就業機會,吸引大量的人口湧入,尤其以生產主力的年輕人居多,為這個城市帶來暢旺的活力,也帶來都市計畫來不及更新的需求,包括諸多的城市建設、生活權益與文化,新竹縣的發展方向定調為「文化科技智慧城」,科技智慧究竟落實在何處呢?


竹北分東西,景觀、發展各不同

截至今年7月,竹北市總人口數(包括都市計畫內與都市計畫外)達20萬3,904人,已迅速超過原來的計畫人口,新竹縣政府產業發展處(以下簡稱產發處)處長陳偉志透露,國土計畫在新竹縣的計畫人口至民國125年66萬人,目前已達57萬人,從過去5年來每年以5、6千人的速度增加,很快就會超過計畫人口;而都市計畫今年辦理通盤檢討,將竹北市的都市計畫人口從原來的13萬往上調至18萬,總人口數則上調至22萬人。

新竹縣立法委員林思銘說明,竹北應分東、西二區來看待,西區大多維持傳統的農業、田園景觀,人口約4萬人,如同新竹縣境的其他鄉鎮一樣,人口未見增長;東區則是高達16萬人的新興都會區,每每提到竹北富有里的種種,多指此區之現象。

人口飛快的增加,然而,竹北的城市建設跟上了嗎?陳偉志表示,新竹縣府正著力在特色公園、道路與大眾運輸等公共設施的優化上。

產發處處長陳偉志表示,新竹縣府當前的城市建設,公共設施的優化,著力在特色公園、道路與大眾運輸上。


公共設施的優化-特色公園

竹北一地的公園多達201座,縣府自今年起,將其中的19座改造為特色公園,作為示範,將罐頭遊具大改造,例如日前甫開放的「AI智慧園區共融式公園」,大碗公滑梯、攀爬隧道、鳥巢鞦韆,沙坑遊戲區旁貼新設置洗腳池,還有縣內首座滑步車Pushbike練習場等,豐富兼顧趣味與友善兒童的共融式遊具設施,皆通過國家標準認證,甚至吸引外地如桃園的親子來使用。

這是「3年投入2億元改造22座特色公園」計畫的一環,其餘幾座示範特色公園在芎林。陳偉志透露縣府規劃特色公園背後的思考,大新竹地區的平均年齡是39歲,竹北地區又更年輕,有許多年輕人與家庭,有親子休閒遊憩的需求,因此公園、綠地等公共設施的優化列為城市發展的優先事項之一,以22座特色公園為示範,讓其他鄉鎮市公所觀摩以汲取理念,帶回各地改造。

芎林公1公園的設計,將在地特色的方口獅融入遊具設施,成為在地亮點,圖為改造示意圖。
 

「公共設施的優化,從點、線、面鋪展開來」,他解釋一座座的特色公園是點;線如東興圳一路連到高鐵的綠色廊帶,逐步完成1期、2期改善工程;那麼面呢?我們留待最後說明。

AI智慧園區公園裡,設置縣內首座滑步車Pushbike練習場。(圖左)AI智慧園區共融式公園,將 
罐頭遊具大改造,此處利用地形差設計的滑梯遊戲區,涵納溜滑梯、攀爬及躲藏遊戲空間。(圖右)


人本路平+科技執法,嬰兒車也好推

竹北的年輕人多,嬰兒推車也多,所以「人本路平」被縣府視為改善的重點之一,即道路的建設修繕以人為本來思考,包括動線、道路整平、路面避免干擾,這牽涉到號誌的設計與道路鋪平等,務使用路順暢。目前光明六路、自強南北路等的騎樓、人行道改善工程已完工,文興路正在進行。

讓人通行順暢,同時也攸關安全,這也是滿足縣民「路要平,溝要通,燈要亮」的基本居住需求。硬體工程需要一定的施工期程,科學園區出身的縣長楊文科善用科技,透過「智慧交控」,針對光明六路到縣府前、自強南北路、經國橋、文興路等路段智慧調控交通號誌的秒差,紓緩壅塞的交通,讓用路人很有感。此外,科技執法減少交通意外,增進行車用路安全。

光明六路、自強南北路的人行道改善工程已完工,讓用路人很有感。
 


竹縣十大交通建設,竹北占其三

新竹縣政府規劃的十大交通建設中,與竹北關聯的建設如下:

一、經國橋的道路改善計畫,這條銜接竹北、新竹市區及科學園區的主要道路,增設往東接興隆路及往西接台68線的匝道,以紓解交通壅塞之現況。

二、縣道117線連接環北路新闢工程,台科技園區、湖口工業區是重要節點,此工程可望提升竹北市與湖口地區之間的運輸效率及用路安全。

三、台1線替代道路新闢工程,一條從新豐鄉明新科技大學附近,台1線分出,接到南寮竹東快速道路的武陵路交流道;另一條東支線接到鳳山的新竹工業區,紓解台1線壅塞的路況。

以上建設項目的進度,目前爭取到規劃的費用,正在規劃中。

對於竹北交通壅塞的窘況,陳偉志提到與國道1號於1996年造的竹北交流道屬於鑽石型交流道,不無關係。當時竹北一片農田,便設計為動線單純、用地較小的鑽石型交流道,僅以光明六路為區域連絡道路,缺點是交通量大時容易堵塞,高公局認為是光明六路回堵到高速公路上,是平面道路的問題;縣府認為是高公局該解決的問題,未來遠百、影城陸續開幕後,交通窘況恐怕更形嚴重。

光明六路、自強南北路優化,透過「智慧交控」調控交通號誌的秒差,紓緩壅塞的交通。


培養大眾運輸的使用習慣

為此,縣府亟思對策,未來可能會與業者聯合規劃接駁系統,從高鐵到遠百、影城、飯店、AI智慧園區、……到竹北火車站,希望與幾個重要節點的單位與業者原來的接駁方式整合起來。陳偉志也透露縣府積極研擬無人自駕車系統,目前正在做高鐵到AI智慧園區一段的系統建設與測試,距離未來普及推廣使用仍有一段路要走。

至於連接新竹縣市的輕軌,在新竹縣的進度目前尚在規劃中,今年5月縣府獲交通部補助1,200萬元,加上縣府投入1,300萬元,作為辦理新竹縣大眾捷運系統整體路網評估,及大新竹輕軌計畫優先路線藍線可行性研究規劃的經費,預計2023年完成評估和可行性研究,距離許多民眾企盼的通車顯然還有得等。

陳偉志點出面對輕軌捷運的盲點,「大新竹地區的民眾應先培養使用大眾運輸的習慣,再來斟酌捷運系統的使用」。人口暴增,自家車增加,交通路況的堵塞只會愈來愈嚴重,培養大眾運輸的使用習慣,才是解方。

目前正在規劃涵蓋興隆路、環北路的環狀大眾交通系統,加上重要的路段軸線,以小巴士載客運輸,對民眾來說應該會落實得更快、更有感。


林思銘立委亦認為,大眾交通便利,是城市進步的象徵,積極爭取中央預算進行竹北路網的建設。

莊敬南北路與光明六路十字軸帶上有國民運動中心、影城、遠百、AI智慧園區等群聚,未來將是商業核心區。


未來蛋黃區中的蛋黃,隱然浮現

「截至目前,竹北對於竹北人來說,只是居住的地方,消費娛樂都還是跑到新竹市」,自新竹市區遷居竹北超過10年的陳偉志尤其有感,更是竭盡思考如何反轉現況,這需要一定時間的謀劃與落實。

現階段的竹北,「除了餐飲之外,缺乏一些商業行為」,因此,縣府積極推動停8停車場BOT案,委託遠東集團興建營運竹北也是新竹縣的第一座百貨商場-大遠百。陳偉志表示,原本可望提早開幕,但受疫情影響,有些向國外訂購的設備未及運抵台灣,所以還是回到原訂計畫的開幕時程,將於年底開幕。而竹北首座現代化影城-竹北市自強七街立體停車場BOT案,預計明年7、8月間開幕。

有鑑於新竹市巨城每到假日周邊交通壅塞狀況,未來竹北的大遠百與影城開幕後,恐怕也將迎來同樣的窘況,對此,陳偉志表示,交旅處有對竹北市的交通運輸做整體規劃,「莊敬南北路與光明六路十字軸帶上有國民運動中心、影城、遠百、AI智慧園區……,未來將是商業核心區」。

莊敬南北路與光明六路十字軸帶上有國民運動中心、影城、遠百、AI智慧園區等群聚,未來將是商業核心區。
 

竹北的西區,即舊市區受限於城市規模與既有的道路,陳偉志透露,「未來朝向危老重建,門檻低、時程短,可較快的推展」,同時享有容積獎勵,可提供一些公共空間出來,市區公共設施的優化,縣府將與竹北市公所共同推動。至於縣三區域,停車需求會是最為急迫的,所以未來朝向公園地下做停車場,或興建立體停車場。


發展外擴,誰是下一個熱點區?

台知園區和科學園區三期都被行政院列為科學園區擴建的中長期計畫,前者與AI智慧園區是未來竹北-芎林都市計畫發展的主軸,而科三期關聯竹東發展,都面臨土地徵收問題,近2年縣府擬出「改良式區段徵收」辦法,簡言之,即願被徵收者徵收;不強迫不願被徵收者,讓務農者原地保留自己的農地持續務農,周邊也納為完整的農地保留區塊,未來開發為市民農園。

「有產業的地方,就會有人進來」,陳偉志舉例如AI 智慧園區、台元園區等。AI 智慧園區以研發為主,已全部招商完成,創造4,216個工作機會,預計年底動工,協力廠商都在周邊的新竹地區;製造為主的鳳山工業區也幾乎全數出租,未來創造4、5千個工作機會。

芎林、新豐都在產業軸帶上,於未來國土計畫中,芎林規劃89公頃的產業園區,以研發與低汙染製造為主;新豐則有300多公頃,以製造為主。


竹縣產發處陳偉志處長:新豐、芎林都是作為產業腹地,即將發展起來的城鄉。

AI智慧園區以研發為主,已全部招商完成,創造4,216個工作機會,是未來竹北-芎林都市計畫發展的主軸。


出身竹東的林思銘,特別提到竹東重生的可能性,「竹東沿河街一帶本來就屬工業用地,結合北興路可重整作為微型科技園區」,除了可有序管理廠房,也可優化地景面貌,讓內灣支線的小火車經過時,有引人入勝、一探究竟的風光;此外,竹東宿舍群獲7千萬的經費進行修繕改造,期望未來融入林務局歷史,導入文創進駐──這也是許多在地青年的企盼。

出身竹東的林思銘委員關心竹北的發展,也特別提到竹東重生的可能性。


有感「智慧」落在哪?

科技大城的智慧究竟落實在何處呢?除了交通上的智慧交控由交旅處負責,務實的陳偉志帶領產發處著力在AI智慧園區做智慧城的示範,從智慧路燈、智慧管控、空氣監測、水質偵測、智慧車牌辨識及人臉辨識等7大設施著手,其中於荳子埔溪設置水質智慧監控,偵測項目包括pH酸鹼值、EC導電度、DO溶氧COD需氧量等,除了提供管理單位水資源管理、河川整治等施政決策及相關應用外,也可持續監測廠商排放水質的狀況。

他深知民眾很期待作為國際科技大城的新竹,能真正落實科技的便利,讓生活有感,因此待智慧園區示範成功後,將成果推廣普及。除了交通、硬體建設之外,他提及縣長楊文科當前重視而急迫進行的是學校、圖書館及公園的質化、優化。

陳偉志帶領產發處著力在AI智慧園區做智慧城的示範,從智慧路燈、智慧管控、空氣監測、水質偵測、智慧車牌辨識及人臉辨識等7大設施著手。圖為示意圖。


學校就在家附近卻進不去?

教育的部分,是許多新興地區家長的焦慮,因人口持續增加,就學人口不斷增長,造成學校就在家附近,卻無法入學就讀的狀況,而教育部僅補助學校設備、老舊校舍的修繕經費,並無對新建校舍的硬體補助,國中小的建校經費得由地方政府自籌,教育經費占新竹縣府總預算超過4成,成為縣府已然拮据財政的大負擔。

縣府重視縣民的就學權益,正急迫設新校,圖為嘉豐非營利幼兒園。
 

林思銘為此向中央建議新興區域的建校經費應另以專案進行;縣府目前正辦理的嘉豐國小、勝利國中、文中二、文小三等新設校,及六家高中老舊校舍拆建工程規劃評估,積極爭取到中央補助新設校約7成的經費。購地、建校……往往所費經年,林思銘表示,「請民眾給縣府一些時間」。

在國際AI園區旁新建文中六,預計2022學年度招生,圖為文中六建物示意圖。
 

他也看向竹北人運動休閒的需求,東興圳的整治工程分期施工,完工後,不但涵蓋文化歷史意義,還具休閒功能;竹北河濱公園做整體性整治規劃,將作為運動休閒場域,設計成多功能(設施)的休閒運動公園;此外,也希望將世興空氣品質淨化區打造為涵蓋棒球、壘球……等的體育園區。


竹北最欠缺的東西

「竹北是富有的城市,卻欠缺經營」,說到竹北的生活,新竹縣公寓大廈聯誼會總會長譚玉蓮,在地居住生活17年,對於竹北的發展與欠缺可是有深刻的觀察與滿肚子的話,簡言之,「快速發展的竹北城,最欠缺的就是人文、軟性的東西」,她直言點名教育和餐廳都未跟上城市的發展。

因此她成立了新竹縣公寓大廈聯誼會,以社區為媒介,企盼軟化在地的居民住戶,紓解焦慮,「讓人性回歸自己手中,可以選擇自己吃什麼」,她組織團媽購買在地好物、開設幸福媽媽行動教室、食物銀行箱、藝起發光等,希望為這個城市引進人文藝術。

林思銘也贊同透過民間聯誼會,將文康休閒、藝文活動等帶入社區,促進社區居民的交流,增進彼此的認識,進而敦親睦鄰愛社區,逐漸形成竹北的文化。

東興圳一路連到高鐵的綠色廊帶,其整治工程分期施工,完工後,不但涵蓋文化歷史意義,還兼具休閒功能。


科技城的擘畫者,期待的城市生活

作為竹北的居民,同時又是科技城的擘畫團隊,陳偉志認為這個城市發展的下一步是人文,在硬體面,期待透過建築的外觀及天際線的規範,結合公共藝術,以及建築之間的共構,展現城市的特色與活力。

在軟體面,以縣府所管理的公園打造為特色公園作為示範與點火,「以公園為核心,作為家的延伸,讓社區的人走出來,可以在此表演、觀賞、二手書交流……諸多的人文藝術活動,點燃城市的活力,現出竹北的特色」,這是從點、線優化,到面的完成。

具體怎麼做呢?例如以「傑克與魔豆」的故事作為概念,發想特色公園,落實到從高鐵至東區的公園規劃上,將適合攀爬的藤蔓作為規畫構想,分別設置巨人獵逃、巨人城堡遊戲塔等設施。他道出期許,「未來每個公園都會不一樣」,城市居民走入社區,也走出社區,到各個公園去玩、去使用。

在你理想中,科技城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呢?目前的現況還需補強什麼?下篇我們來談攸關「安居」的面向。

以「傑克與魔豆」的故事作為概念,發想特色公園,落實到從高鐵到東區的公園規劃上,
將適合攀爬的藤蔓作為規畫構想,分別設置遊戲設施。圖為高鐵區兒四公園示意圖。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1年7、8月號 232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台灣房屋‧新竹縣政府產業發展處提供


延伸閱讀

【2021房市】全台十大富里占一半,這個城市還有蛋白區嗎?
【2021房市】新晉的最年輕桃園城,蛋白區也有馬拉松產品
【2021房市】疫情+打房2.0,2021房市有何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