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工研院六大領域 以學習者為中心

13年前推出跨領域課程,在國內堪稱先行,對於向來關注產業關鍵人才培育、同時肩負協助政府進行人才政策的研擬與推動任務的工研院來說,卻是早已從國際間觀察到的必然趨勢,「政府若要投資在產業人才的訓練上,跨領域是勢必要面對的議題,必須有更完善的思考與方式,推展跨領域人才的培訓與養成」,在這樣的背景下,產業學院跨出了跨領域人才辦訓的腳步。

一開始即明確知道自己要跨什麼領域、如何跨域的組織或個人不多,但多能自知哪裡不足有待進修,基於此,產業學院以學習者為中心,依據工研院的生醫與醫材、機械與系統、綠能與環境、材料化工與奈米、電子與光電,及資訊與通訊等六大領域,設計成一個個較小的課程模組,讓學員可以視自己的需求自由彈性的選課學習。而來參訓的學員之間彼此的交流,也每每激盪出跨域的火花,甚至促成合作也所在多有。

2010年,工研院開辦以問題導向式學習的「LED跨領域人才培訓課程」,學員分組討論。
 

跨領域,無論是應用還是學習皆較複雜。在產業上,同質性的人較易管理,異質性的人不易溝通、管理,對應到課程辦訓上,必須「軟硬兼施」,產業學院想出「移地訓練」的辦法,於是在山明水秀的南部六甲院區隔絕出一個場域,推出「跨領域創新經理人培訓班」,引導學員進行案例探討的硬課程外,也學習跨領域的溝通、協調、系統整合方法等軟性課程,以數日工作坊的方式來進行。

2010年辦理的「LED跨領域人才培訓課程」,學員參訪植物工場。


跨領域創新人才培訓中心正式掛牌

事實上,工研院內部很早就開始進行系統整合、跨領域的研究,產業學院更積極在內部研究與發展方法。近幾年產業界的熱門項目無一不是跨領域,有鑑於工研院內部發展成熟,加上外部產業的需求,終於去年3月在六甲院區正式掛牌成立「跨領域創新人才培訓中心」。

該中心以創新為目的,透過跨領域知識的整合、組織之間的激盪來達成。無論是企業還是法人組織,做事各有其慣性,透過不同組織的觀點交流,可以跨域學習到別的組織的思考,周怡君指出,「不同組織有不同的觀點,藉由別人的觀點來學習是很有用的」。

在此推出的課程,有別於學校學程,更著重產業實際的應用,來受訓的學員各有其工作歷練與公司的前鑑,他們需要的是看看別人的作法,從案例中汲取適用的方法或概念,因此中心規劃最好的跨領域案例分享。

跨領域課程不限於「跨領域創新人才培訓中心」,產業學院早已開設許多相關課程,圖為該中心揭牌儀式,左1為產業學院執行長周怡君。


以系統整合為跨域核心

對於以技術研發為任務的工研院來說,「系統整合」是其跨領域核心,是一整套側重在技術上的思維邏輯與管理方法。複雜的大體系是由很多小的體系串接的,所以處理這樣大的系統時,有其特有的管理與處理方式。

工研院從荷蘭引進系統整合訓練─該模式是由具Philips及ASML多年產業研發經驗的資深產業專家,將過去在大公司裡進行系統整合的知識,梳理發展成可學習的「荷蘭Mechatronics Academy機電整合學程」與「System architecting系統架構學程」。周怡君表示,引進的課程並非原樣搬用,工研院內部許多人先上課、使用,「長出自己的案例,經過心得消融,轉化成適合國內的方法」,然後才設計成課程對外招生。一期的基礎培訓課程為期10天,包括許多實作,學員可以帶自己的問題或目標來,因此需要具備一定程度和資歷、負責大型整合案的人來上課,學成後也才能夠實際應用。

從國外引進的「荷蘭Mechatronics Academy機電整合學程」,並非原樣搬用,工研院內部先行上課、應用,「長出自己的案例」,轉化成適合國內的方法後,才開始對外招生。


挑戰之所在 有趣之所在

對於進入一定位階的專業人士,所需的管理知識層面愈形多元寬廣,之於跨領域的需求不在知識面,更大的需求在於眼界,前述的「科技產業經營高階主管研習班」即透過場域與活動的方式,將來自產業界副總級以上、工研院組長級以上的學員串接在一起,經由有限的學程,加上各自身懷絕技的學員們彼此的交流與激盪,開拓眼界,培育一個科技型組織領導者所需的能力。

跨領域,所跨的領域固然各式各樣無受限,重視實務的工研院,則秉持科技的專長,著重在應用上,因此方法與實際操作並重,例如感測技術放在什麼領域應用,事實上學習者的需求也在此。「通常技術端的人不易了解產業需求,產業實際應用者也不容易與技術人員溝通」,周怡君指出產業學院最大的挑戰,就在於開課的師資,必須去整合許多不同領域的專家與不同面向的經驗,才能推出跨領域的課程。樂於接受挑戰的她話鋒一轉,「有趣的地方也在此,否則就與一般課程無二了」。

「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結訓時,科技部長陳良基親自頒發結訓證書。


突破疆界 培育創新實務人才

未來的世界愈來愈複雜,教育部108課綱正式將跨領域學習納入,從小扎根培養跨領域思考。一個跨領域人才應具備的特質,周怡君認為,「彈性的思考,能跨領域溝通,並進行統整,是基本的素養」。

「中文說『跨』領域,有跨越障礙、跨越門檻的意味,需要特別用力;英文用interdisciplinary,有交互的概念」,她下結論,「其實就是學習的一種」,她希望未來跨領域不再是特殊議題,而是成為一種常態。產業學院的許多課程不特意強調跨領域,「完成一件事需要學習哪些能力,本來就是很自然的事」。

產業學院1年開辦課程達500門之多,透過多元的培訓方式讓學員學習與體會跨領域。
 

其實來參加工研院課程的學員,也有文科背景者,除了9成以上為科技產業職場人士開辦的課程之外,也有少數受政府委託承辦的專案學程,如科技部重點產業高階人才培訓。

作為產業人才釀生地的工研院產業學院,在擁有科技教育開發專長及深厚人才培訓實務經驗的周怡君帶領下,將在既有的基礎與資源上,突破疆界,為產業轉型與升級培育創新實務人才,持續創造新價值。


隨著產業人才進入職場的資歷與位階變化,所需的知識複雜度不同,工研院即為這些專業人士開設其他單位不易籌設的課程。

工研院「用科技做公益,讓台灣更美麗」,長期關懷偏鄉及弱勢兒童教育問題,自2011年起為社福團體的國小學童舉辦公益兒童科技體驗營,扎根基礎科技教育,也透過公益活動讓同仁學習當志工,結合所長,從事公益服務。這不也是跨領域學習的一種方式?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6月號 213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工研院產業學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