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前半場的防疫奏功,有目共睹;進入後疫情時代,在持續防禦病毒、維持健康的前提下,我們努力要轉變進入疫情期的新常態,讓各種生活、工作盡可能的恢復常態,然而有些事情是回不去了。

新冠病毒疫情的延燒,已進入第3季,當前全球化與數位化,使得這場疫情出現史上前所未有的發展,包括波及的廣度以及對世界的翻轉或許多產業的促發,特別是在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上。

說起健康產業,以往都聚焦在身體出狀況後,如何協助恢復健康的層面,主要落在醫療、照護,以及預防疾病的預防醫學上;這回的疫情,讓大眾從一次次的食安問題爆發而愈趨抬頭的健康意識,更形擴展關注的範圍,也更加進階成熟。

關注健康的範圍有兩方面,一是攸關個人的健康,範圍涵蓋了食、衣、住、行、育、樂各個面向,擴及時時刻刻呼吸的空氣、飲食及身心靈層面。

二是大眾健康,亦及公共衛生、環境醫學等,我們不可能披一層防護罩,絕然獨立於周遭,因此所身處的環境與個人健康息息相關,疫情之故,讓我們意識到從走出家門的那一刻,大眾交通、電梯、辦公室或銀行或醫院的按鈕、餐廳或咖啡廳的門把、公園的座椅……無處不有衛生疑慮,也才有早前出現電梯按鈕該怎麼按的教學文─一方面固然是反映了過去大眾對公共衛生意識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自此喚起了對公共衛生的重視。

國發會針對後疫情時代的台灣經濟發展對策,提出了7箭的第1箭就是「打造大健康產業」,推動數位療法、精準醫療、智慧醫療系統輸出及醫療監理沙盒之外,還包括助攻防疫科技產業及健康促進服務產業。

這期封面故事,我們走進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專訪甫卸任副總統的陳建仁院士,從防疫來解析台灣醫療的強項與優勢,以及未來的隱憂和建議,並特別就疫情升溫後個人如何防疫過生活,談到環境醫學、未來醫學,還有他對於人類與地球關係語重心長的呼籲。

同時,我們也就大健康「產業」,走進產業裡,以地產業為例,一探新型態健康地產的未來樣貌,發掘世界上五大長壽健康「藍區」的祕密。同時,我們也發現,疫情是一時的,而生育率與死亡率雙雙出現下降趨勢,所帶來的超高齡化與少子化才是對地產業最深刻而徹底的影響,疫情補上了最後一塊拼圖,讓新一代的健康地產更趨完善成熟。 


幕後抗疫推手─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

台灣此次防堵新冠病毒疫情有成,眾所周知是奠基於2003年的抗SARS經驗,方有這次防疫的超前布署,台灣從抗疫中獲取哪些寶貴經驗?又如何助益國內醫療產業的發展?我們專訪隱身幕後的抗疫領導人─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

「台灣有一個特色,隨著每一次重大疫情的挑戰而成長,使得防疫與醫衛的措施愈來愈好」,剛卸任副總統一職未久、回到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擔任特聘研究員的陳建仁,在專訪過程中一句不提自己抗疫之功,所談盡是台灣醫療界、產業的能量與進步,如數家珍,同時也暢談對醫療健康的期許。

其研究室同仁透露,他卸任副總統職務之後,非常樂於與各界交流互動,一起暢談與實現台灣的健康大未來。

回到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擔任特聘研究員的陳建仁,樂於與各界交流互動,一起暢談與實現台灣的健康大未來。


抗疫成長的3面向

17年前,SARS疫情之後,台灣的衛福部及其下的疾管署、〈傳染病防治法〉經過大修整,醫療體系大幅改進,防疫物資也相應增加,17年來的準備,造就了新冠病毒防疫首役的成功;那麼,這次對抗新疫情又促進什麼樣的成長呢?

17年前擔任衛生署署長,站在抗SARS前線,17年後從副總統到中研院院士,站在防疫幕後的陳建仁,細細爬梳。首先是智慧科技、數位資料充分應用到防疫措施上,未來也可以應用到醫療的其他領域。

其次,是機械自動化、IoT等技術,加上良好的工業4.0基礎,這也是口罩等防疫物資不足時,國內能夠迅速拉起國家隊,擴增為60多條的口罩生產線,從每天180萬的生產量增加到每日2,000萬的原因;而呼吸器的部分,也能迅速糾集一群團隊合作……這些讓大眾意識到「防疫物資、醫療物資等,並非只關乎醫療照護的問題,甚至攸關國家安全的問題,所以國內一定要掌握自製的能力」,這也牽涉到產業升級的問題。

第三,是民間產業與學術機構如台大,以及研究機構如中研院、國衛院等迅速攜手,合作研發快篩工具和醫療方案。


疫情之後 世界大不同

陳建仁明確道出,疫情之後的未來世界一定與現在很不一樣,「台灣乃至全世界的產業發展與社會生活的型態,都一定會改變」!例如廣泛應用IoT,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商業溝通、遠距治療等,他提醒後疫情時代,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將這些智慧科技結合到產業的發展與生活應用上。

他特別指出,台灣的強項在於機械自動化的能力,應當去發展未來檢驗抗體不再使用人力親手操作,有助於更精確的檢驗並降低風險。

台灣的強項在於機械自動化的能力,應當去發展未來檢驗抗體不再使用人力親手操作,有助於更精確的檢驗並降低風險。


生醫產業的發展方向

疫情期間表現出色的「國家隊」是口罩生產,事實上,源頭早在2016年政府推動的5+2產業創新計畫,包括新藥、新試劑、新醫材等的生醫產業就是其中之一。生醫產業未來的發展,他認為應從幾個面向推展:

一是法規面,2007年通過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需要有擴大涵蓋範圍的新修正版,讓投資者更願意將資金投入生醫產業;又如新冠病毒的緊急情況,應修改適用法規,例如發現新疫苗,是否一定要完成3期的研究?在緊急情況下,能否如「恩慈療法」(根據FDA,基於人道考量,使用試驗的新藥)一面進入第3期研究,一面搶救人命?

二是人才面,國內學術界教育出來的人才要進入產業,面臨科學的發現到產品的開發,有一段訓練、經驗累積的路要走;同時,不能僅限於國內的人才,還需全球逐才,透過一些福利措施讓他們願意留在台灣,進而成為台灣公民。

三是資金面,生醫會議以往只有經濟部、科技部與衛福部開會,2016年起打破舊習,將財政部、金管會也一起拉進來開會,為的就是幫產學研的合作與發展具足資金,讓保險業、銀行業等投資這等高風險產業,並且拉高投資金額。

四是課題面,一個好的生醫課題與專利也跟人才一樣,全球追逐,我們也應在全球尋找好的專利或技術,延攬進國內。他特別提醒,避免台灣的產業只做台灣學者發現的生醫題材,應全球逐才與逐材,才有國際競爭力。

應用到防疫措施的智慧科技、數位資料,未來也可應用到醫療其他領域。


政府、產業該做的事

而政府要做的是,提供一個更好的平台,讓生醫產業能夠好好發展,於是有了位在新竹竹北的生醫園區。目前生醫園區裡許多的生技公司與人才,就是在陳建仁擔任國科會主委時,與史丹福大學合作的「台灣—史丹福醫療器材產品設計之人才培訓」STB計畫推動的成果,政府陸續投入約2億的經費,帶動了民間的投資,如今已超過上百億。

STB計畫之所以成功,在於重視跨領域精神,如今生策會有電子與資通訊等跨域產業加入,當更有助於促進生醫產業智慧化。
 

當初STB計畫之所以成功,在於重視跨領域精神,例如醫師懂醫療,但要研發新醫材,與其他科學家的合作也很重要。如今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簡稱生策會)除了生醫界之外,有不少電子產業的人,如林百里、郭台銘等跨足近來,當電子與資通訊產業加入生醫產業,有助於加速促進智慧化。

對於新藥審查、投資等法規,政府一直有在研擬修法,但業界覺得鬆綁的幅度不夠大、速度不夠快,因此產官之間需要更好的溝通平台,生策會正是扮演橋梁的角色─政府代表有科技部部長、衛福部部長等,也有來自前述的業界會員及學研機構,作為智庫的立場,若能為政府的生醫產業的發展提出政策建言書,應能更積極而具體地拉近官方的政策與業界的期待,更有助於生醫產業的發展。

一個好的生醫課題與專利也跟人才一樣,全球追逐,我們也應在全球尋找好的專利或技術,延攬進國內。


台灣的強項與弱勢

陳建仁細數台灣發展生醫的優勢,擁有全球最好的健保醫療體系,不但民眾普遍獲得良好的醫療照護,也是臨床實驗的基礎;國內臨床醫學研究放眼世界,也是數一數二的;此外,台灣開放自由的國度,資料透明,讓研究者與研發者有良好的發展環境,也為生醫發展提供了沃土。

例如台灣特定疾病臨床試驗合作聯盟(Taiwan Clinical Trial Consortium,簡稱TCTC)的成立,將分散全台各地的臨床試驗機構串連起來,成為多中心的臨床試驗單位,橫向的整合,讓生醫團隊從孤軍奮鬥轉為團隊作戰,增加臨床試驗品質、縮短試驗時間,也為台灣帶來國際接受度,讓國際對台灣臨床試驗的結果有信心。

他也不避談台灣的弱勢,包括人口數太少,至少要2億人口才撐得起發展生醫的市場,例如這回疫情確診病患少,不利疫苗研發的臨床試驗階段進行;其次,政府法規的鬆綁幅度要更大、更快速。

陳建仁:要發展大健康產業,一定要立足台灣,放眼天下。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訪台,雙方合作促成武漢肺炎早日得到控制,陳建仁對Azar部長支持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表達感謝。
(取自陳建仁院士FB)


做本土疾病 影響全世界

談到研究,身為學者的使命感與責任心,陳建仁提醒後進、年輕人,「一定要做自己本土的疾病,把它做到國際上重視,進而影響全體人類的健康」。他早年即是研究出現在台灣西南沿海小地方的烏腳病,發現與水中的砷含量有關,及與癌症發病劑量的關係,進而影響了全世界訂定飲水中砷含量的標準。

他的專長在流行病學、人類遺傳學、公共衛生、預防醫學等,未來將持續原先「長期追蹤一群人的健康狀況」的學術研究,包括肝病、環境檢毒如砷中毒、塑化劑等,以及空氣汙染PM2.5對女性肺腺癌的影響。此外,健保的大數據分析是他另一個研究方向,例如最近和長庚醫院合作做含馬兜鈴酸的中藥對肝癌的影響,利用健保大數據有助於分析處方裡的特定成分,可取得更高的成本效益。

他細細數著未來投注在學術上的課題,臉上滿是開懷的笑容,顯得熱情而活力洋溢。從公職回到他擅長的研究主場,將在此崗位上對醫療領域、政府公衛政策或布局等持續發揮能量與影響力。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札爾(Alex Azar II)(中)訪台,與中研院院士陳建仁(左2)、衛福部部長陳時中(左1)等人合影。(取自陳建仁院士FB)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9月號 226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Arek Socha‧zhuwei06191973‧zhugher‧Ravindra Panwar‧Michal Jarmoluk‧Tumisu‧Bokskapet‧Michal Jarmoluk於Pixabay提供

 

延伸閱讀

【疫後健康】流行傳染病的「趨吉避凶」術

【疫後健康】下一個藍區寶地,台灣?

【疫後健康】迎接2021健康地產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