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際局勢動盪,從中美之間貿易戰轉向科技戰,加上疫情、通膨、能源供應問題、俄烏戰爭等影響,然而過去2年,新竹科學園區仍逆勢成長,2021年整體營業額及出口額較去(2020)年分別成長27.66%及17.61%,衝破1.5兆締造新高紀錄。這樣的紀錄能否持續?面對碳排永續議題,竹科管理局如何協助園區企業走向脫碳之路?且聽局長王永壯的觀點與對策。


竹科「矽屏障」還能維持多久?

竹科的半導體、電腦及周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及生物技術等6大產業中,半導體產業占7成左右,竹科整體營業額深受其影響,據資策會MIC統計,2021年國內晶圓代工產值約1.76兆元,全球市占率62%(排名第一)、IC封測市占率61.5%(排名第一)、IC設計市占率24.3%(排名第二),造就了竹科成為台灣「矽屏障」、「護國神山」之盛名。

竹科管理局局長王永壯預期今年下半年,因消化庫存,產業成長趨勢減緩,明年預期與今年下半年相當而逐漸好轉,但仍需視疫情、戰爭等變因之影響;然而從整體趨勢看來,半導體的應用愈來愈廣,包括自駕車、各種民生自動化應用等,其需求不會減緩,優勢將可持續很長的時間。

半導體產業占7成左右,造就了竹科成為台灣「矽屏障」、「護國神山」之盛名。


強化本身優勢 吸引廠商與人才留駐

王永壯如此看好半導體產業群聚的優勢持續,在於竹科持續引進半導體製程設備及關鍵材料廠商投資,落實在地化以強化供應鏈韌性;推動先進製程研發,配合引進各類科學創新研究與前瞻技術發展,如AI、物聯網、大數據、軟體服務等,加速產業軟硬體整合,定下「原強項進化,攻新興領域」的策略,帶動地區相關產業轉型升級。

硬體方面,主要在優化投資環境上,推動用水專管建置及再生水利用、屋頂太陽光電設置及儲能計畫等,提供穩定的用水、用電;持續推動寶山一、二期擴建、竹科X基地及新三、四、五期標準廠房更新工程。

科管局持續優化園區環境,圖為新竹生醫園區研發大樓儲能設備。

 

之前台積公司傳出要到高雄設廠,有地方議員喊出限制「出走」,身為竹科掌舵者,王永壯有不同的看法,「要讓廠商願意進駐或留下來,不是靠限制廠商出走,而是提供最好的環境,讓它非在此地不可,才是根本之道」;而事實上,台積需要更多的土地廠房與人力製造晶片,但關鍵的研發仍留在竹科。


半導體與新興科技產業的優勢關鍵

竹科半導體產業優勢持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人才。王永壯舉例,「萬一發生戰爭,即使武力拿下台積電,也無法讓台積電運作下去」,台積公司非台灣不可,就是因為台灣工程師的能力與勤奮兼具使然。

竹科管理局2021年「半導體技術人才培訓」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左1)林本堅主講「光學微影如何邁進廿一個世代」。

 

竹科管理局扮演中介角色,以產學合作的方式,橋接國科會計畫及槓桿產業資源,培育具跨域能力國際觀的未來科研人才。其中,對半導體人才的培育,從不同面向的3大計畫進行。

「科學園區人才培訓計畫」辦理產業專業技術訓練課程、企業包班客製化課程、前瞻性研討會及大師論壇等,強化就業員工的能力,並培養具備前瞻技術與跨領域優勢的人才。去(2021)年共計培訓937人次半導體人才;今年預計可培訓970人次。

強化產業鏈整合並聚焦各界資源,培育產業未來所需高科技碩博士人才,並促進產業創新轉型及永續發展的「科學園區新興科技應用計畫」,去(2021)年培訓產業研發人力12名並培育未來所需高科技博碩士人才3名,今年預計可培訓產業研發人力60名及未來所需高科技博碩士人才11名。「產學訓交流推動計畫」則結合周邊產官學研的資源,從而強化產業鏈結合作與人才交流。

各國瘋搶人才,同時對人才進行攻防,面對下一代科技如量子科技,美國也開始對中國留學生設防了,以免新興科技關鍵技術流出,人才的背後關聯大國角力,竹科管理局便著眼於此,進行布局,讓優勢永續。


從產業創新、創新創業深耕與布局

在區域產業政策鏈結上,竹科分從產業創新及創新創業深耕。因應產業創新轉型,並加速軟硬體整合智慧發展,園區廠商持續透過新事業布局及衍生新創公司,維持競爭優勢。例如中光電集團朝軟硬整合應用服務發展,衍生中光電智能機器人、中光電智能雲服、中光電智能感測等新創公司。

創新創業上,科管局整合竹科上市櫃廠商的投資方向及需求,媒合新創團隊,尤其在醫療器材產業創業環境的創新上,以及與國際商機的鏈結。此外,於2020年建立竹科企業創投網絡(CVC Network),推動園區企業創投(CVC)與新創團隊對接,促成企業與新創間的合作,善用彼此資源與研發能力,以維持整體產業的創新動能。

竹科企業創投CVC一對一媒合活動。

擁有地緣優勢的竹科,可直接串接清大、陽明交大、工研院、國研院等學研單位孕育創業的能量,設置「竹青庭」和「蘭青庭」等創業場域,鏈結創業資源、合作夥伴等。

竹科「蘭青庭」鏈結創業資源、合作夥伴等,舉辦創新創業講座,圖為無人載具活動。


如何協助園區企業走向脫碳之路?

其實早在2000年開始,竹科管理局即成立節能輔導小組,輔導廠商建構溫室氣體盤查的能力,掌握國際相關趨勢,因此對於國發會今年3月提出2050淨零轉型的12項關鍵戰略,竹科已有推動基礎。

園區廠商的碳排組成,其中近8成碳排量來自電力、2成碳排量來自製程階段或燃料燃燒過程的排放量,科管局對此擬訂節能、儲能、創能、鼓勵廠商加入國際倡議等相應的減碳策略,以及輔導廠商從製程最佳化並選用碳排潛勢替代性化學品、低碳燃料與推動含氟氣體尾氣破壞去除等方向著手改善。

此外,科管局也積極促進綠色設計及永續生產,強化資源永續循環利用,鏈結上中下游廠商形成資源循環產業鏈,以此減少廢棄物產出,目前整體園區廢棄物再利用率已近9成。王永壯透露,不只大廠如台積公司允諾淨零碳排,很多廠商都很樂意分享自己的經驗,互相交流,加上科管局的輔導,都有信心迎接低碳的未來。

竹科管理局本身又如何建構低碳的園區環境呢?推動電動巡迴巴士、YouBike、電動車充電樁等綠色交通,以及植樹、建築節能等,是園區的正在進行式;此外,辦理減碳人才培訓課程,建構減碳人才能力;另將成立2050零碳園區推動平台,逐步邁向淨零排放。

竹科管理局舉辦溫室氣體減量說明會,廠商踴躍參加。


竹科的活化與翻新 打造新型態的都市型園區

走過42年歲月的竹科,以高科技產業為台灣打下享譽全球的知名度,針對既有優勢的IC產業,推動新竹園區寶山擴建;對於新竹園區舊有廠房進行更新活化,舊廠房打掉重建分10年完成,新廠房進駐達100%;而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的興建,將有助於強化生技產業聚落利基。

新竹生醫園區第三生技大樓完工模擬圖

值得關注的是竹科X基地,結合地區優勢和發展條件,發展出具前瞻性與競爭力的創新研發產業聚落,將突破國內既有的科學園區框架,打造「園市一體」的新型態「都市型園區」,訴求與在地共榮,3棟軟體大樓正在建造中,也同步進行招商,未來將引進軟硬跨域整合人才,夯實以軟扶硬的產業基礎。

面臨低碳、巨變的大趨勢,王永壯表示將秉持「精緻多元、優生活、節能永續」的理念,帶領科管局持續掌握產業創新轉型的需求,鼓勵產業多元發展,期望整合周邊區域一同升級,以吸引廠商與高階人才,形塑一個節能永續的嶄新活力園區。

竹科X基地將打造為「園市一體」的新型態「都市型園區」,圖為建築完工模擬圖。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2年秋季號 236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