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數年前,著名麵包師傅吳寶春想讀國內EMBA研究所被拒嗎?念個EMBA學程學費至少3、40萬起跳,加上國外交流、企業參訪、同學聯誼……零零總總費用加起來恐怕不下百萬,率領企業征戰世界的高階經理人已擁有豐富的學經驗,並不差一個碩士學歷,為何仍青睞此學程,願意在百忙中抽出時間重返校園當學生?


課程+人脈=名校EMBA

作為高階經理人在職進修重要管道的EMBA,在臺灣已發展超過20年,這些就讀的學生在企業、機關裡多是讓同仁「保持3公尺距離」不易靠近的人物,在讀了EMBA後,卻紛紛有感「在這年紀、這身分還能交到無關利益的好友」,除了課程之外,最重要的收穫是人脈,可以接觸到各產業領域,與同學經驗分享、相互學習,也增加合作機會。

招收來的學生成員,是人脈的來源,名校EMBA著重由課程與人脈形塑而來的品牌。位在新竹地區的清華EMBA與交大EMBA,是科技業高階經理人的首選之一,學員中竹科人占了至少一半,被稱作「竹科人的充電營」。相較臺大、政大動輒招收2、300人的大陣仗,清華與交大分別訂下每屆40、60個限量名額,這兩大總是被相提並論、彼此競合的高等學府,在EMBA的課程、師資及發展上,又有何異同呢?

清華EMBA赴浙江大學訪學,參訪阿里巴巴。


清華EMBA 培育科技的國際頂尖領導人

清華EMBA由科技管理學院主導成立,擔任執行長已3年多的丘宏昌點出,「清華EMBA是全臺少有以科技為定位的管理學院」,他透露,「在臺灣,要找科技人容易,但要找管理人才往往需要向國外借將,但國外高階經理人未必適合臺灣的環境」,這也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當初支持清華於2000年成立科管院的重要原因。

擁有工程背景又具管理思維的領導人,是科技領域的人才缺口,因此,清華以過去的強項,和新竹地區特殊的科技環境背景為利基,以主打科技管理專才,培養國際頂尖領導人為目標─事實上,清華的大學、碩士班都是以此為目標,EMBA學程更是如此。

清華EMBA執行長丘宏昌指出,清華EMBA是全臺少有以科技為定位的管理學院。


課程+論壇 站上產業最前線

清華EMBA有許多師資都是從工程背景轉管理專業,既了解工程的語言,又擁有管理的背景,對於科技管理面向最能切實溝通。丘宏昌指出,科技與人文結合才是最強優勢,所以有相應的課程規劃,例如與人文社會學老師合作的「科技與社會」,討論科技對社會的影響;與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交流精品管理……。

面對AI、AIoT、5G……諸如此類當前正夯的科技熱潮,清華未必直接開門課,而是將重心放在思維、管理的啟發上,如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與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羅達賢開設18堂的「科技與產業」課,分別邀請工研院各所長或副所長輪流來上課,介紹工研院最新的研發方向,每次不同領域,當紅的AI、AIoT、5G,甚至是明日之星的科技,自然在課堂中接觸到深刻且最新的訊息。

EMBA的課程也常與論壇結合,邀請政府高官首長、著名科技大廠技術長等等來開講,每學期舉辦1-2場,例如今年9月將邀請前行政院長張善政於科技管理學院的孫運璿科技講座,舉辦「5G的應用與未來」論壇。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5月號 212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清華大學EMBA‧交通大學EMB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