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沒有想過,跟人同桌吃飯有什麼大不了。甚至在聖經上讀到,耶穌與門徒同桌吃飯,也只是簡單的想,就是跟大家一起相處嘛!沒有什麼特別。

但在此疫情焦慮的氣氛下,幾個同桌吃飯就被感染的例子讓人重新思考,自古以來,「同桌吃飯」可是代表極大的信任啊!是家人或是好友才願意承擔共同風險,相濡以沫。

多事之秋,更能體會家人之間該要珍惜的緣分吧!但在此時刻,我發現許多家庭卻悄悄的上演了許多爭吵的戲碼,因為戴不戴口罩而吵,因為睡過頭沒領到口罩而吵,因為一言不合而吵,因為一句話的誤會而吵……。

應該是大家都多少有些緊張吧!當疫情發生在遠方的國度或是海上,還可以安慰自己不關自己的事,但是當疫情發生在你我周圍或是有親友被隔離時,這種距離被拉近的緊張感就很明顯了,人性裡面對不可控、不確定的恐懼,往往在底層上是一樣的,因為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甚至世代差異、藍綠對立、階級差異等等壁壘分明的界線也漸漸模糊了。

但面對真正的恐懼,大多數人都不想明白承認,彷彿承認了就輸了;表面上說不怕,網路上說不需要怕,但其實心裡怕得要死。在24小時的媒體資訊不斷更新的壟罩下,這樣的氛圍持續了1個多月,於是,許多人都成為潛在的焦慮症患者。

焦慮卻又不想承認,於是這情緒像是未爆的火山,稍一不慎就會吵架,也可說是一種發洩,你無意的一句話踩到了我的自尊,或是我忘記你交待的事讓你以為我不在乎等等,很容易就因為家人間的瑣事將情緒炸開。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劇本,平時很讓人羨慕的,現在很有可能成為風險。比如說醫生,平時擁有高社經地位及高於平均的收入,但是遇上疫情,仍得堅守工作岡位,甚至被徵召;比如說,穿梭兩岸的台商及老闆們,看似呼風喚雨,但此時卻不得不冒風險回中國的工作岡位準備復工;又比如說一位之前我們都羨慕的朋友,長年為豪華的郵輪旅行代言,自稱不是在郵輪上,就是在往遊輪的路上,這回碰上了大家聞遊輪色變的季節,也還是得準時出團。

這讓我有一個領悟,真的沒有誰的人生劇本比誰好,都是一樣的,只能歡然面對,命運走到此處碰到了什麼,就得面對,羨慕別人沒有用,換個角色,自己也未必演得好。

此時此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面對自己生命中獨有的挑戰,好好面對周遭的家人朋友同事,不讓焦慮淹沒愛,也不讓恐懼蓋過平常心,在自己的劇本及角色設定下,以最敬業的演技,演出一番精彩。

話是這麼說,自己也不見得完全做得到,我也在努力。

疫情是一面照妖鏡,照出你真正的生命,也照出我的。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3月號221期   文/馬度芸  圖/黃國倉

 

馬度芸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諮心字第1978號),專長為夫妻諮商與衝突處理、EFT情緒取向伴侶諮商、職場人際與生涯探索、企業主管教練式諮商、情緒管理與壓力調適、親密關係工作坊帶領、同理心培訓企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