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港百餘年 台灣首都生活圈的海洋門戶

基隆港在台灣的地位及戰略位置也很獨特。基隆港發展已有百餘年歷史,歷經清朝、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三個朝代,可以說是台灣所有港口的母親。內港規模全於日治時期開發,外港則為國民政府建設,所以今日的基隆港集郵輪港、軍港、漁港、商港於一身。

基隆港下方是岩盤地形,所以不會有後續淤塞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港邊的房子可以一個挨一個的蓋,不會後面把前面壓垮,因為房子可定在岩盤上。這點在台灣也很特別,台灣其他港如高雄港、台中港下方都是沙。

再者,基隆港為優越的天然良港,水域靜穩度優異,內港優於外港,港埠上下游關聯產業配套資源完善,且鄰近北部政經與消費中心,都會周邊又密布各類型工業區,腹地廣大,人口稠密,資源豐富,為臺灣高價值貨物吞吐最主要之門戶,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民國106年基隆港關稅收入約占全國關稅總收入5成以上,對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大貢獻。

近年來亞洲郵輪產業興起,基隆港作為台灣首都生活圈的海洋門戶,為最接近日本的國際商業港口,具備地理區位優勢,擁有大台北地區廣大客源市場,發展觀光郵輪有其優勢,也因此吸引國際郵輪公司布局深耕。基隆港郵輪艘次和旅客人數約占全台88%,今年預估將上看百萬郵輪旅客人次從基隆進入台灣,基隆的海洋城市地位不容撼動。

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總經理劉詩宗

 

市港攜手  共創新基隆

劉詩宗表示,綜合基隆港的上述優勢與特色,在提報行政院每5年核定的整體規劃中,即重新定位基隆港未來發展目標為郵輪母港,將從原本偏重貨物運輸,轉型成為客運、貨運並重的「加值型物流港」。

基隆市長林右昌由此看到基隆翻轉再生的重要契機,提出「市港再生標竿計畫」,獲中央大力支持,並建立市港平台,每月定期開會,討論其中各項進度,於是市府主導都市規劃,港務公司積極配合其中相關建設的模式就逐漸形成。

目前港務公司配合政策辦理「東櫃西遷」與「軍港遷移」,初步規劃以基隆地區周邊產業與整體就業機會為前提考量,透過硬體設施提升及碼頭功能重新定位,將貨運相關產業集中西岸,東岸則以「郵輪母港」為基礎轉型發展觀光遊憩,串聯觀光商業發展。藉由港區功能調整、貨櫃場整合及軍用碼頭遷建,逐步達成基隆港「內客外貨」及「東客西貨」的營運模式。

內港不作貨運後,郵輪、客船泊位需要特別安排,所以需將貨移出至外港,目前基隆港東岸2-4號及西岸2-4號碼頭皆設有郵輪泊位,後者將浚深至11米,2018年起更可提供22.5萬噸郵輪靠泊,預計明後年全世界最大超級郵輪「海洋綠洲號」就會來到基隆。東岸因跟市區靠近,3、4號碼頭貨運遷移,改為客運使用;東4、5號碼頭的軍港遷移至西岸後,將朝複合式商場概念規劃成基隆港最大的客運航廈。

內港東西岸之建設規劃朝郵輪客運、水岸觀光及歷史遊憩開發。日治時期建的西2、3倉庫為歷史建築物,為達成活化歷史資產、傳承文化價值之目標,部分空間將引進文創、展演與商業等機能設施,配合基隆市政府周邊規劃打造為文創園區,形塑優質之都市水岸觀光環境。

西岸會展與旅運智慧大樓,已與基市府達成共識,朝住宿、會議、會展及小型展演等開發,採利益共享,回饋盈餘,為提升招商誘因,容積率放寬至290%,目前傾向朝BOT模式進行,完成後將是基隆港的地標,與東岸基隆長榮桂冠酒店,兩棟大樓向外海招手。


「東櫃西遷」與「軍港遷移」是基隆港重大的改變,以「內客外貨」及「東客西貨」的營運模式,促進市港再生。

透過「市港再生標竿計畫」進行城市再造與重塑,全方位打造基隆市港成為首都圈最重要的海洋門戶,進而提升整體經濟動能,最終的目的就是讓基隆成為宜居城市。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7月號 203期 

文/許佩玟‧于娜麗莎  資料提供/基隆市政府‧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 

圖/黃國倉攝‧基隆市政府‧臺灣港務公司基隆港務分公司‧森情寫意Jeffrey Hsu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