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發出疼痛時,你會如何應對?通常牙痛看牙科,眼痛看眼科……哪個部位痛我們會去找哪一專科,很多人不清楚其實可以找「疼痛科」處理!國泰綜合醫院副院長簡志誠教授指出,到醫院就診的10人中有一半是因疼痛而來。疼痛是人人都有過的經驗,卻也是最容易被輕忽的症狀,科技族群有哪些常見的「疼痛」狀況?又該如何保健呢?

談疼痛,簡志誠副院長從人屬動物在地球上已出現170萬年說起,從追逐獵物、避免被當獵物必須快跑的遠古時期,到農業時代,演化成適合勞動的身體;250多年前瓦特改良蒸汽機,啟動了工業時代,礦力取代了人力與獸力,全面改變人類的生活與工作型態,相應所需的身體必然與勞動時期不同,因此出現了種種「文明病」。


文明遽然快速發展,人類身體的演化來不及跟上,導致了祖先們未有過的文明病。

 

疼痛是人體的警報器

痛,是就醫重要的動力,有疼痛、出現傷口了,自然就會去看醫生。簡志誠說,「疼痛覺是用來保護生命體的」,疼痛可說是人體的警報器,它會通知我們身體正在受到的傷害。

疼痛由末稍神經傳導疼痛,經由脊髓、腦幹至視丘被認知後,再傳至大腦皮質,依據末梢神經纖維的粗中細,影響傳導的速度。神經分為有髓鞘(myeline)包裹和沒有髓鞘包裹,有髓鞘包裹的神經又有粗、中、細之分,與痛覺有關的是沒有髓鞘包裹與細的有髓鞘包裹的神經。粗的有髓鞘包裹的神經用來傳導運動指令,屬於運動神經。

痛感與個人基因與感受度有關,有些人天生對痛感可承受多一些,有些人則對疼痛很敏感。但無論敏感與否,急性的疼痛常常是各類疾病的症狀,持續與復發的慢性疼痛,則會讓人受盡折磨,也因此疼痛發生時,都應及時接受治療。

 

專科後的專科 提供疼痛照護

台灣疼痛醫學會已成立30年餘,門診更早在1970年代即設立,被譽為「專科後的專科」。在談疼痛科之前,需先了解麻醉科。此專科在手術前負責評估病人接受手術與麻醉的安全性,手術中負責讓病人在無痛狀態下安全度過,手術後則除了參與恢復期的加護照護外,大多會出現的傷口疼痛問題,其實也是麻醉科醫師被期待可以提供的照護。

甫於去年卸任台灣麻醉醫學會第29屆理事長的簡志誠,當年在受完麻醉專科醫師訓練後,有感於當時台灣醫界對手術後疼痛與慢性疼痛病患照護的不足,因而赴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並於紐約著名的史隆凱特寧癌症中心學習疼痛治療,於1996年學成返台後即開設疼痛門診至今,也曾於2009年擔任台灣疼痛醫學會第11屆理事長,目前是學會理事。

 

門診標準處理流程 關鍵第一步:診斷

面對因疼痛前來求診的人,簡志誠說明門診處理的流程,基本上就是先診斷,確認致病原因,大抵根據病患症狀,進行問診,進行必要的理學檢查(包括視診、聽診及觸診)、神經學檢查或影像學檢查,「第一步一定是診斷,沒有診斷,如何治療?」這一步最難也最關鍵,例如胸口痛卻診斷不出是心肌梗塞,背痛卻診斷不出是腫瘤的骨頭轉移,後果就嚴重了。

疼痛強度分為0到10,門診時一定會詢問病人疼痛的程度,有些病人會說12、15或100,難道是痛到爆表?簡志誠語重心長地說,「這表示病人還不相信醫師會盡心幫病患診治。」通常這些是初次就診的病人,會這樣說只是希望引起醫師的重視、好盡力的幫他治療,面對這種病人時,首先必須建立醫師與病人的信任關係。

診斷是門診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診斷不確實,將影響後續的治療。以手臂疼痛為例,在門診中醫師會將手臂轉動不同角度進行理學檢查。

 

第二步治療 需團隊合力

診斷後對症治療的方法,一般可簡單分為保守性療法與介入性療法。前者包括吃藥、復健、心理治療、精神治療、心理諮商、家庭支持、生活行為調整等,不見血的治療方式,疼痛科醫師可以開立藥方、教導復健與提供生活行為調整等衛教,但其他如心理諮商、家庭支持、社會經濟的幫忙……,就需要心理師、社工師等來協助。至於介入性治療,疼痛科醫師最常使用的有各類肌肉阻斷、神經阻斷、神經調整、中樞神經刺激器設置等。

在台灣,醫策會為了針對單一疾病照護團隊提供更深入、更高水準的「疾病照護品質認證」,目前辦理了10多個疾病照護項目,其中便包括疼痛。單疼痛就至少需5人組成的團隊來照護,在疼痛科醫師診斷之後,其後的治療是需要照會團隊就各專業來執行。

最常被疼痛門診醫師照會或轉診的包括神經內外科、骨科、復健科、風濕免疫科、感染科、腫瘤科、甚至急診……「根據診斷產生的治療計畫五花八門,視需要垂直與平行展開,其實核心只有一個,就是根據病人的實際需要。」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1-2月號 209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