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由於工作型態與生活習慣,常有這裡痛、那裡痛的毛病,尤其是科技族群,在辦公室、研發室或廠內,一進入工作狀態就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加上緊繃的壓力,引發各式各樣的疼痛,因而尋求舒壓的方式,運動是健康舒壓的重要選項。

運動不只是運動,還連動著個人健康與快樂的程度,聯合國運動促進與和平發展辦公室更指出,全民運動有助於社會整體朝向正面發展。日前體育署指出,國內運動人口已成長至85.3%,而規律運動人口近年維持在33%,偏好的運動項目,以健走或散步的占比53.2%居首,其次是24.4%慢跑、11.7%爬山,以及11.4%騎單車。

運動固然可以舒壓,然而,不當的運動卻可能反過來造成疼痛。前述排行榜上的運動項目便與國泰綜合醫院副院長簡志誠教授據疼痛門診臨床所常見的運動傷害項目重合,他特別提到一周一次的周末運動族,往往帶著運動後疼痛展開一周的工作。

近年來,從騎單車到跑步……在台灣陸續興起各種運動項目熱潮,熱潮過後逐漸成為部分人的生活日常,運動與健康畫上了等號,如何正確的運動維持健康,運動後如何預防或減少疼痛的發生,以及有哪些科技設備可以輔助運動,運動前後如何健康飲食,是運動族群不可不知的事。

然而,有太多似是而非、以訛傳訛的觀念與說法,因此這一期的封面故事,我們專訪了國泰綜合醫院疼痛門診的簡志誠副院長,為大家釐清關於疼痛與運動的正確觀念;走進了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競技學系任教、也是台灣運動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相子元教授的實驗室,一探運動科技應用的研發現場,發掘台灣運動競技及其用品產業最創新的研發與應用。

接著我們拜訪了翻轉慣有思考、推出小而輕且價格低廉功率計的AROFLY,讓眾多單車愛好者可以更輕易的掌握自己的運動進展與身體狀態;為不同運動專項,設計各款不同運動襪的太肯,為運動者提供鍛鍊與防護所需;UP運動吃沙拉創辦人李啟賓推廣「七分練,三分吃」的觀念,推廣運動生活化,讓運動後黃金時間內的飲食補給變得更便捷而均衡;還有UnU Taiwan推出結合區塊鏈的運動產品及服務,不但攻克懶怠的人性,還可以邊運動邊賺錢。

近年運動賽事帶動了國內一波又一波的運動瘋,吸引更多企業與人才投入運動相關產業的發展與創新。誠如相子元教授所說,「現在不僅是運動產業愈來愈科技化,許多科技業也加入運動功能設計」,諸如Apple加Nike、Samsung加Adidas……,稍早前於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的「運動產業科技服務與創新應用論壇暨行銷展示體驗交流活動」……在在顯示運動科技的應用商機。

新年首刊,就讓我們用運動科技迎接活力朝氣的一年!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1-2月號 209期 文/許佩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