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科技大學」,多有明確的技職定位,為學子養成實務的技能,為產業訓練實務人才,被視為「技職教育」體系,座落新竹工業區旁的明新科技大學與臺北市內湖科技園區內的德明財經科技大學皆有明確的自我定位,分別培育出什麼樣的人才?學子反應又如何呢?
產業即戰力的訓練場
在臺灣,科技大學與技職教育畫上等號的今日,培育與職場接軌的人才,成為產業界「即戰力」的培訓場域,就業導向非常明確。明新科技大學校長林啟瑞即這般定義,「技職教育,就是深耕技術的地方,在學校,讓學生理解基本的製造原理,並熟悉生產製造的過程,不斷思考如何改良製程中的各種環節,讓生產變得更快、更好、更省力。」
而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則以培育「全人」的辦學理念,定位為「務實致用的教學型大學」。從這兩所科技大學即可略窺臺灣技職教育雖方向不一,但「產學接軌」卻是一致的共識。因此,學校的任務就是為學生訓練技術,從動手實作中領悟,打好基礎,讓技職科大成為學生畢業後就業或創業的基石。
明新科大林啟瑞校長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從A系進來,從B系出去。
明新科大 以科技為主軸
位在新竹的明新科技大學,擁有在地新竹科學園區、新竹工業區的產業資源,從專科學校改制為科技大學,工學院始終保留工專時代的科系,例如電機、電子、機械、資工、化工等,將創造臺灣經濟奇蹟的基礎工程科技課程保留下來,並響應政府推動「5+2產業」政策,如AI、智慧製造……開設產業需要的人才培訓課。
此外,也獲教育部107年度「優化技職校院實作環境計畫」4,000萬補助,建置半導體封裝測試類產線,試辦「2+2N產業精英專班」,亦即前2年專科教育專心讀書,後2年技職教育進入產業半工半讀,培養專業的人才,即是落實鏈結再締優勢產業的範例。明新科大著重工程與服務管理兩大類課程,除了工學院,因應少子化和人口老化趨勢,服務產業學院為培育幼教人才,以及長照、短照等服務人力,也規劃從幼到老的服務產業課程。
明新科大機械系師生參加日本2019第12屆國際微機構競賽奪得冠軍與9項大獎。
辦學重專業 必須跟上產業趨勢
談起辦校理念,林啟瑞表示,「明新重在專業,而專業必須跟上趨勢」,資訊化、自動化、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是當前幾大趨勢,例如頗具特色的幼保系,以音樂等啟發嬰幼兒的感官感受,結合人工智慧、感測技術等新科技開發教具,讓幼教師可用多樣化教具吸引幼兒學習應用在輔助教學。又如樂齡服務產業管理系,與醫院、社福機構,以及勞動部、衛福部、縣市鄉鎮政府單位合作,培育托老人才;導入科技讓居家照護服務更提升,例如結合工程做感測於義肢、輪椅、床墊等,改善使用者的舒適度。
從臺北科技大學來到明新科大擔任校長已1年9個月的林啟瑞,在校內提倡「跨系整合」,鼓勵不同系的教師互動交流,尋覓合作方式,開出跨系的課程,例如通識中心提出人文社會科技人才培育計畫、同理心人文老幼智慧產品設計實作,打破科系間的藩籬,培育更切合產業需求的創新人才。跨電子、電機、機械、材料等領域的「智慧機器人」課程,培訓學子卓然有成,是國內機器人競賽的常勝軍,如2018年榮獲第22屆TDK盃競賽自動組、遙控組雙料冠軍。
科技大學的技職教育定位,須著力特色專業,並隨趨勢調整與發展。
管研所、土環系教師參加烏克蘭2018第14屆國際發明展,榮獲2面金牌。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5月號 212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明新科技大學‧德明財經科技大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