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交流 重鍍國際化

清華向來重視國際化,每年暑假都會舉辦一場境外交流課,諸如美國史丹佛大學、義大利米蘭理工大學、以色列……等,而每年4月會走進北京清華校園與該校EMBA坐在一起上4天課,一起企業參訪,一起討論個案,到了11月,換北京清華EMBA的學員來到新竹一起上課──這也是全球唯一,兩岸清華合班上課,這樣的課開放50個名額,5分鐘秒殺額滿。與浙江大學EMBA也是相同的合作,參訪浙江地區的企業。

這類境外交流課,在學術、財經、創業、跨領域交流等,都有助於讓學員開創新思維與人際串聯,國際化程度頗高,其中尤以兩岸清華的合班課最受歡迎,丘宏昌分析,語言相通,更有助於知識的吸收、理解與交流,而且有些學員直接促成商業合作。

清華EMBA赴北京清華訪學,合班上課。


當精品來經營 助學員創造價值

全臺數十所EMBA學程,每年產出4,000多名畢業生,科技經理人為何選擇清華EMBA?據清華大學做過的調查,首先是清華學府的品牌,約是20-30%學員的首選,從華人圈到全球,清華都是有高價值的知名學府,帶給學生國際視野;其次是人脈網絡的鏈結,創業做生意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清華校友足跡遍布國內外,清華校友會與EMBA校友會對高階經理人或企業主在事業上都是有力的幫助;科技管理的相關知識,獲得策略性的財務、行銷等思維,當然也是重要的因素。

丘宏昌表示,「我將清華EMBA當精品來經營」,精品是具有高價值的珍稀品,因此每年只招收40名菁英,視報考者的過去經歷與未來的發展規劃精選學員,他更在意「學生就讀的2年時間,清華能給他多大的價值」?

金融業某銀行桃竹苗區的專業經理人讀完清華EMBA課程後,業績翻倍;有位香港的同學在讀完後,創立新品牌,讓他的公司更嶄露頭角;一位中型企業的企業主不僅將自己的事業經營得更好,還擔任扶輪社桃竹苗區總監,幫助更多的人,實踐清華大學「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精神。

前工研院院長史欽泰(右)與工研院產業學院執行長羅達賢開設18堂的「科技與產業」課。



橫向+縱向+跨向 磨練成將軍

與一般人以為EMBA師資占關鍵性影響不同,丘宏昌認為,師資固然重要,更關鍵是跟不同產業領域的優秀同學共處,在課堂課後與其合作交流,接觸其作法與經驗分享,視野與境界也會隨之提升,日後「只要有這個戰場,有足夠的磨練就會變將軍」。


EMBA課程在知識上對學員最大的幫助,在於思考問題層次上的提升。


「讀完EMBA賺錢若不能賺得比過去多,沒有更好的成就,無法照顧更多的人,無法照顧員工,讓工作夥伴、投資人獲得更多分紅獲利,就不能算畢業。」把清華EMBA當精品經營的丘宏昌,透過課程與師資以及學員的成就,創造累積學程的價值。他建議,希望改變自己的人可以來報考就讀,在此可與同學做橫向連結,與上下屆的學長姐、學弟妹做縱向連結,並成為清華校友、與全球做跨向連結,會比在單一公司、單一產業提升更高的視野與格局。

去年8月,兩岸清華EMBA一同挑戰古商人的絲綢之路體驗課程,學員體會到「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的真意。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5月號 212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清華大學EMBA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