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數暴增,加上過度消費的浪費,地球有限的可用資源逐漸耗盡,廢棄物回收開始成為環境資源管理的核心議題,原來被嫌棄的「垃圾」翻轉成為可再生利用的「資源」,先進國家如歐美、日本等,改採從源頭減量與回收再利用的策略,進行廢棄物減量,達到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的目的,台灣近年也跟上世界的腳步,甚至創造令全球驚豔的成績。

 

世界頂尖環保回收術

據環境保護署統計,2015年台灣的資源回收率高達55%,遠高於美國的35%,高居世界第三,被《華爾街日報》讚譽為資源回收的模範生,足與奧地利、德國和南韓等國媲美,吸引世界各地環保專家前來考察;2018年世界盃足球賽的32支球隊,有16隊的球衣是用台灣一年回收95%的寶特瓶再生製成的。還有,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很厲害眾所周知,但你知道環保回收技術也是世界頂尖嗎?

這其中包含了近年愈被看重的電子垃圾及常被環保人士視為萬惡之首的塑膠,台灣產業界有令全世界驚異的表現。台灣有家廠商具備環保無毒的獨門電子廢棄物貴金屬回收技術,不但令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許多國家矚目,受邀去舉辦研討會,這項技術專利更早已賣到歐洲、日本等30幾個國家,去年還吸引了蘋果將其手機外殼做電子廢棄物貴金屬回收再利用的測試,並因此促成國內6家優秀業者共組綠色電子資源聯盟GERA。

在全世界一片限塑聲浪中,台灣有一家資源回收企業,於7年前率先針對「消費後廢塑膠」成立資源循環研發中心,5年前成為亞洲第一家取得德國頒發的藍天使認證的再生塑料供應商,這幾年累積研發出數十種再生塑料的應用製品,他們大力呼籲:不只是要減塑,更要再塑!

 

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

在「循環經濟」成為熱門關鍵字之際,政府也宣示「要讓台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更將它列為「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之一,以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隨著民眾環保觀念升高,政府立法規範,加上企業重視環保的社會責任,都讓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事業廢棄物循環利用等,成為台灣人的日常。

這一期的封面故事,我們邀請前環保署署長李應元來談台灣多年來資源回收的努力及成績,推動「循環經濟」的新思維、新策略及新作為,同時也走進產業界,一同來認識業界回收廢棄物蛻變成綠金的創新技術與模式,看看在邁向「低碳、安全、零廢」永續家園的路上,如何達到物質全循環、零廢棄,台灣又有什麼綠色競爭力與新商機?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11月號 207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陳昫潔攝 ‧ 優勝奈米、大豐環保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