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歷來與竹科的聯繫與合作,已有不錯的基礎。竹科產學訓協會的成立,讓各界的合作與聯繫更密切也更聚焦,向來扮演產業加速器的工研院,前瞻技術在協會裡將更有效益地與產業需求媒合,在新的產業導入新的技術進去,加速讓新興產業實現,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以高科技、智慧化扶助既有產業,讓它跳躍成長,做出高值化的產品或服務。已有的產業發展穩健,再投入創新科技帶動既有產業,兩相成長,經濟也才會穩健 。

彭裕民表示,將新興軟體、技術去服務傳統產業與生活需求,需要很多新的技術,也能衍生出新興產業,如何將我們的強項放進這些新興產業,在世界舞台上展露特色,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例如能否用更少的廢棄物做材料上的創新,產生最好的應用,而盡量減少傷害地球,於是有了不用水、抗紫外線……的「超臨界流體染色染助劑與機能化同步技術」,幾乎把所有技術強項都融入,做出符合世界趨勢、在全球競賽中勝出的產品,因為勝出,單價就不會被壓縮。這類有價值的創新技術,不僅可以翻轉竹科,更有助於翻轉台灣產業與經濟。

榮獲2018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的「超臨界流體染色與機能化同步技術」,用二氧化碳取代水的零水染整製程,落實循環經濟理念。
 

 

創新發明高水準 榮登亞洲智財菁英榜

工研院除了前瞻技術連續11年榮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在「專利高值化」發展策略成果亮眼,目前已累積利共27,606件,其中發明專利占98%以上,有效專利數達17,500件以上,等同平均每15位員工產出1件美國專利,專利創新能力堪稱世界第一。維持高創新發明的水準,連續5年榮獲亞洲智財菁英榜(Asia IP Elite)。

工研院在品質創新的能量、技轉數量、全球影響力和專利影響力上也表現亮眼,這也是繼2014年後,工研院在今年4/23日再次獲頒「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的主要原因,也讓其持續成為全球領先的高科技研究機構,更是竹科乃至台灣產業界創新科技發展的重要動能。

工研院因發明專利的高產出數量,以及在品質創新的能量、技轉數量、全球影響力和專利影響力上的表現亮眼,今年再次獲頒「全球百大創新機構獎」,由工研院長劉文雄代表接受頒獎。

 

專利契作 為台灣開創新局

工研院希望不只有技術的創新,更要有商業模式的創新。近年來為深化與產業的鏈結,開創「專利契作」新模式,企業透過契約合作的方式,委託工研院進行具商業潛力的前瞻技術研發,研發成果與專利可由企業擁有,也可與工研院共享專利成果,藉此協助國內多家企業布局藍海新商機。

彭裕民表示,在工研院的眾多計畫中,創新是種子,前端有所突破之後,再來擴大、產業化,推到供應鏈,得獎只是這個進程途中的一個肯定,產業化才是重點。工研院將自己的價值放在高值化的地方,與先進和高科技國家接軌、合作,朝向高值化提升,於竹科產學訓協會也是如此,透過工研院的研發優勢,橋接產、官、學、研智財能量,協助學界專利研發成果商品化,促進創新技術產業化,通力合作締造新佳績,推助竹科與台灣整體產業轉型升級,為台灣開創新局。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8年12月號 208期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工研院‧竹科管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