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迴,一個多數人記憶中既陌生又遙遠的一隅。長期以來,它盡責的扮演著大家快速經過的通道,近來在熱門景點中因全台最美麗的多良車站和櫻木花道平交道,吸引人們遠道而來,但在拍照打卡的炫風式觀光模式下,並未讓人碰觸到南迴的真實樣貌。

 

於是,繼2018夏日《南方以南—南迴藝術計劃》之後,全台第一個結合「實境科技」與「設計思考」的在地創生發展計畫《Ari!出發南迴!》接力,用不同的方式讓大家認識這塊土地。

 

 

 <AR APP封面>

 

Ari(讀音「阿累」)是排灣族語「走吧!」之意,希望可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把心放空,腳步放慢,好好欣賞南迴這個美麗的秘境。此計畫最大特色是結合故事力+設計力+科技力三大元素,開創「心境旅行」的永續旅行模式。

 

為期近一年的計畫,透過不同領域背景傑出的作家、插畫家與攝影師的眼和手,為南迴創作出十本旅行圖文書。每一個故事、每一張照片、每一部影片、都讓人願意在南迴停下來、坐下來、住下來。而實境科技則扮演地方導遊與說書人的角色,取材心境旅行於圖文書的內容,例如珍貴的老照片、在地人的私房景點等,為每個來到南迴的旅人,導覽解說南迴的美。

 

目前成果產出如下:10本心境旅行圖文書、1件AR導覽app、以及2支VR 360°影片,其中包含超過120個生命故事、超過300張照片、超過100幅插畫、超過50部影片。

 

 

多良的木工師傅說:「多良人是幸福的,住得比別人高,看得海是最遼闊的!」因地理位置讓它擁有典型的原鄉憂傷,但也讓南迴保有未經雕琢的美和未被破壞的記憶,這些與土地黏著在一起「在地生命故事」是南迴珍貴且正快速消逝的記憶寶庫,嫁入排灣族的阿美媳婦多美急於學習和傳承羊角勾的編織技術,就是因為認知到「傳承就在呼吸與不呼吸之間!」所以,此計畫就是以南迴四鄉裡約十個聚落(包括大武鄉大武/大鳥、達仁鄉南田/土坂、金峰鄉正興/嘉蘭/新興/歷坵太麻里鄉多良/新香蘭/金崙)的「人」與「景觀」為對象,透過圖文書、AR導覽app、VR 360°影片為南迴留下記憶。這些內容的厚度與溫度,是南迴人的驕傲,也是台灣的寶藏。

 

<香蘭是排灣族唯一有海祭的部落。>

 

<金侖-被譽為「全台最美高架橋」的金崙大橋。>

 

<南田石-傾聽大海和心靈說話的聲音>

 

<金峰-宛如漫畫場景,伴隨海風的鐵道風情>

 

<多良-木工師傅光哥的斜槓人生>

 

此計畫團隊更集結各領域優秀人才,包括圖文書文字創作:肯夢創辦人朱平、非零Nonzero負責人陳郁敏Ming、蘑菇創辦人張嘉行、小日子創刊總編輯黃威融、唐草設計品牌總監陳國政、薰衣草森林前行銷總監葛韋里、好吃主編馮忠恬、台北挑惕指南作者郭佩怜、Life線上誌資深協力編輯鄭雅文;視覺創作的插畫家林家棟、許盈茹、張雅婷、李宜蓁、朱姿穎、平面視覺設計師張閔涵;實境科技部分科碼新媒體執行長李恩東、清吟小班音像傳達導演鍾貴銘等,透過不同背景的專業工作者,呈現南迴不同的樣貌。

 

記者會當天縣長親自蒞臨現場,由Maleva兒童敬拜團帶來開場,並邀請在地部落帶路人-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俊由、金崙打個蛋海旅主人林志豪、金峰鄉民代表胡昭青和達仁鄉鄉民代表張小雲分享南迴各鄉的深入行旅和生命故事。因南迴旅遊型態的特殊性,特地邀請肯夢創辦人朱平與非零Nonzero負責人陳郁敏(Ming)擔任南迴行旅導聆人,分享南迴可發展的旅行期待,朱平表示現在該是南迴被看到的時候,但要吸引什麼樣的遊客前來是重要的,南迴應該堅持做有品質和獨特魅力的國際市場,越在地就越國際,吸引想無所事事、尋求巧遇和珍惜這塊土地的人,因為有朋友、有歸屬感、有家的感覺就會再來,進而引發正向的消費永續的循環,更提出在地創生要靠自己的觀念一起期勉現場部落的夥伴。

 

<南迴行旅導聆人朱平>

 

<南迴行旅導聆人陳郁敏Ming>

 

除了記者會後,現場可透過VR 360°影片親身體驗大武觀景台日出、南田石海邊的療癒聲和木工坊工廠的製作過程,下午更實地到大武社區親自體驗AR導覽app,可經由AR疊合看到過去大武神社和唯一的恩光書局樣貌,還有在全台最迷你的國家森林步道中,看到不易見到的山豬和山羌,十分有趣。

 

《Ari!出發南迴!》結合設計力與科技力的創新模式,企圖呈現南迴一部份的拼圖意象,給大家一個出發與停留南迴的理由,邀請想認識這塊土地的人用時間和腳步來丈量南迴,一同來挖掘每個地方獨特的美、迷人的事物、在地特色與生命故事。期待這只是個開端,未來,能有更多不同能量和形式來觀照南迴這塊土地,讓南迴成為寂寞也不寂寞的地方。

 

n 粉絲專頁「Ari!出發南迴!」

宣傳影片與VR 360°影片於FB露出,AR導覽APP將於 11/30正式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