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康街走到青田街,喧鬧的街道頓時安靜下來,除了一些教會、師大的美術館、教室與老舊公寓大樓,偶有穿插著氣派大門的小豪宅;特別喜歡深藏在大樹綠蔭下的日式房舍,有如進入另一個世界;夏天蟬鳴聲中,相對寧靜的街道,氣溫非常高,在樹蔭下又非常地涼爽。

1928年,台北帝國大學(台大前身)從高等農林學校改制設立,原本在此服務的學者、教授,轉往穩定的研究機構工作,於是投入大筆的資金,有人把日本內地的家產賣掉,集體向銀行貸款,在今日青田街與溫州街的部分區域購地建屋。

走在青田街區,日式房舍與高大的椰子樹、麵包樹,陽光穿射街道,有種相對寧靜的美感。

昭和時期的日式家屋融入洋式空間,動線運用更加靈活。

青田街區的日式家屋含庭院的規格,大約是26公尺見方,換算成坪數是206坪,1930年代正當全球經濟不景氣,陸續蓋好的家屋,除了大官有較豐富的資源可以興建華麗的住宅,一般基層公務員多是居住在樣式簡單的屋子;這批學者教授受到明治維新之後全盤西化的影響,將西洋生活文化帶入了自宅,洋和混和的設計,是當時的潮流,每一棟房子隨著主人不同的喜好而有不同的樣貌,這區域的住宅景緻也是全台灣獨一無二。

足立仁教授的家屋,後為知名地質學家馬廷英教授故居,現為青田七六;除了餐飲服務之外,也經常舉辦各式導覽活動、小朋友科普教育活動及茶道等各種課程。

青田七六將原有的庭園水池再次活化利用,成為室外座位區的造景。

保護古蹟檜木地板,避免吸收赤腳的濕氣,青田七六貼心的為客人準備全新的襪子。

到了昭和時期(1926-1945年)的家屋,陸續捨棄了洋和兩館的設計,將洋式的空間合併在一棟建築內;以青田街七巷六號足立仁教授的家屋為例,內有洋式的客廳、書房、餐廳的格局,而日式榻榻米的空間為多功能使用,可以是主人、客人睡覺的寢室,也可以當成茶室,屋內還有廁所、廚房、洗澡的空間,甚至還有一間佣人房, 動線設計規劃良好;坐南朝北,房屋基座墊高因應亞熱帶氣侯,另有設置氣窗,走廊(緣側)加寬讓室內更為通風涼爽。

陽光室外的後院,還有一個大水池,不只作為蓄水消防的用途,小朋友還可以游泳玩耍;夏日微風吹拂帶進水氣讓室內清涼,這種日式庭園水池造景轉變為實用性,是充分了解台灣氣候後所做的設計。

於有形空間中浸潤舊時生活記憶,斥資千萬修繕,修舊如舊,又更舊;探索茶生活的空間。-和合青田

青田茶館傳統漢式三合院的大門,日式的木屋維護良好, 時有西洋畫作及各種特色的展覽。

青田街區日式房舍的庭院,種植許多高聳的南洋植物:椰子樹、麵包樹,也有較中等的果樹:芒果、蓮霧、芭樂等,或者觀音棕竹、桂花、櫻花、玫瑰…,四季都有飄香的花卉,也顯現了這一批研究農業的學者,要將台灣打造為農業研究中心所背負的使命。 

當年來台工作的日人,經常需要招待親朋好友, 打點政商關係,所以住家經常會有宴客的需求,這樣一棟不大也不小的家屋,即使來了二十幾個客人,都可以在不同的空間裡彈性地活動,一點都不覺得擁擠。

想像足立仁教授,早上在晨曦灑映中緩緩醒來,假日登遊草山(陽明山),採些野蘭花回來庭院配種,或許邀請三五好友來家裡吃飯,在洋式客廳裡聽黑膠唱片,小朋友在後院的水池戲水,玩累了可以取出冰鎮在水池的西瓜,坐在屋廊下一起分享,而大人們則在榻榻米上喝抹茶欣賞藝術品;這般閒暇的小日子,就在當時的青田街弄裡戶戶上演著愜意。

徠卡台灣首度官方直營設立的門市「台北徠卡之家」,保留日治時期老房舍的主體建築, 活化再生;以影像演繹時光流轉的記憶。

1945年,戰爭結束,日人大多遣返,這一棟棟日式家屋,就變成了台灣大學或公營機構的宿舍, 難得至今保存良好,讓我們不但可以了解日人在台生活的軌跡,也可以了解國民政府時期學者們的生活方式,以不同的角度觀察,自會有不同的體會。

地景美學是建立在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文化是過去人類生活的總和,了解過去這塊土地的歷史,保留下美好的建築與生活習慣,這就是美學。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4月號211期

 文/于娜麗莎 攝影/水瓶子、周青歆、李瑋霖、黃國倉

 


走讀「昭和町」尋找時光軌跡中的感動! 【延伸閱讀】

走讀「昭和町」尋找時光軌跡中的感動!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2292

台灣咖啡館的第一號戰場-永康街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2293

走進歷史的場景聽老故事-溫州街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