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生活品質的鑽石模式 以創新為導向的產業發展

在前述的基礎下,竹科的轉型迫在眉睫,數十年來孕育的實驗、創新的沃土,加上近年來的嘗試與市場的試煉,發展出以多樣化產業生活型態為導向,呈現出的創新產業群聚。

例如擁有全球獨創的球面晶片專利技術的晶祈生技所開發的4,000畫素高解析度人工視網膜產品,將可望協助視網膜色素病變及黃斑部病變失明的患者重見光明,其仿生人工神經(Biomimetic artificial neural),掌握了電子有效刺激神經元的關鍵技術,結合台灣電子和醫療利基,成為全球先驅,目前已開始進行試量產及前臨床實驗,並預計進入符合美國FDA的臨床實驗,將打造世界級的第三類(植入式)醫材。

晶祈生技(IMTC)所開發的4,000畫素高解析度人工視網膜產品,將可望協助視網膜色素病變及黃斑部病變失明的患者重見光明。

 

創心醫電致力於數位醫療、電腦人工智慧診斷與篩查,其CaRDIaRT電子聽診器是智能數位醫療設備,所開發的聽診系統可捕捉細膩聲音並轉化為數位訊號,將所量測的臟器聲音進行記錄,進一步利用聲紋特徵演算法與電腦深度學習,建立疾病聲音大數據資料庫,並結合一鍵掃碼將音檔與受測者連結,可快速建立病患個人檔案,協助醫師進行診斷。

榮獲2019年ASPA企業獎的萊鎂醫材,研發iNAP安鎂負壓睡眠呼吸治療創新技術,跳脫傳統陽(正)壓呼吸器的限制,改以「負壓」方式來治療,其關鍵原理在於幫助患者的軟顎及舌頭向前移動,並擴大呼吸道以改善睡眠時呼吸道阻塞的問題;並且此裝置不使用傳統面罩式的方式來治療,而是採用柔軟的口部介面來傳遞「負壓」,方便攜帶外出使用,解決許多病患因出差或旅遊而治療中斷的困擾,為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提供一個更優質的睡眠解決方式。

萊鎂醫所研發的iNAP安鎂負壓式睡眠呼吸治療裝置,從全亞洲各國科學工業園區推薦的新創企業脫穎而出,勇奪2019年ASPA企業獎第一名(Grand Prize)殊榮。

iNAP安鎂負壓式睡眠呼吸治療裝置,助人安靜好眠。


新竹科學園區 近3年新創公司引進情形

新創公司,指依我國公司法設立登記未滿8年之公司。近3年總計引進76家新創公司,以生物技術產業32家最多,占總新創公司家數之42.1%;其次為精密機械產業14家,占18.4%。


迎向下一個榮景 竹科的轉型方向

全球有超過800座的科學園區,各有各的發展偏重與特色,而台灣目前成立13座,總面積達4,440公頃,科技部政務次長許有進於ASPA年會致詞時透露,這些科學園區為國內的整體GDP(國內生產毛額)貢獻了14%。

黃玉興最後的提問,「未來的首選:IC設計和AIoT?」看過這屆ASPA年會的各國發展與趨勢,以及竹科正在群聚的新創產業,相信已有明確的答案。鴻海科技集團副董事長李傑指出:「未來新的科學園區,將是由產業、學界與市場結合驅動發展」。ASPA秘書長Dr. Kwon讚揚台灣的科學園區無論產值、就業人口,還是研發能量等都是亞洲第一,尤以新竹科學園區為最。

竹科的發展經驗及管理服務機制,為ASPA會員及亞洲後進國家視為標竿,園區在人才、技術、資金、場域等創新生態系統的營造上,在既有的基礎上,如何強化結合經營的軟體面向,翻轉既有作法,將是持續努力的方向。在竹科管理局長、同時也是ASPA理事長王永壯的帶領下,正部署迎向未來的挑戰,規劃適宜園區長期發展的轉型藍圖,積極推動亞洲科學園區之間的交流分享,加強竹科與亞洲國家的合作機會。即將過40歲生日的竹科,在數位新時代如何迎向下一個榮景呢?我們引領期待。

未來首選,該往IC設計設計還是AIoT,科學園區未來的發展愈來愈清晰。(左圖/Samuel Faber、右圖/Gerd Altmann於Pixabay提供)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12月號 219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竹科管理局、黃玉興、晶祈生技、萊鎂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