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無法取代的實體課程

大人學對於線上、線下課程有清晰的定義與區分。線上課程適合定義型的課程,聽課之後能夠從不知道變知道,屬於點狀、線性的知識。面狀的知識,如管理課程,得讓學員知道為什麼在某個時間點得做某項決定,須在課堂上體驗問題,以學得在什麼情境去應用,這必須實體課才能做得到。而且實體課學員的進步、學習情形,講師較能掌握得到,也容易取得學員的回饋。

「若無法了解學員的學習效果,無異於批貨販售的電商模式」,像Joe這類懷抱從事教育是希望給學員好東西的講師,若只是批貨售課,過不去自己心理的那道檻,因此特別重視學員學後的反饋,取代形式上的問卷,每個課都會成立社團,好讓學員在課後還可以討論,也追蹤學員的反應,取得課程改進的意見。

他直指線上課程無法取代實體課,例如談判課,談判的要點其實不難理解,大家看幾本書都能懂,但理解不一定能使出來,這是因為不知道應用的時機、條件等。實體課得以進行談判的實際模擬,學員唯有面對面談判,可以看到語言以外的東西,如肢體、前表情等,才會真的體驗知識應用的適用狀態,這樣才真的能把談判學會。此外,除了上課體驗、互動的差別之外,到一定年紀之後,上課其實也為滿足社交等需求。

大人學團隊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協助專家將專業能力規劃成適合學習的課程。圖為「專案的談判與協商」課。


疫情之後 線上學習更蓬勃?

但觀美國、中國等線上課程的興盛,因面積幅員廣大,上實體課礙於距離遠、交通時間長甚至需住宿,墊高學習成本,因此只能屈就於較差的線上學習體驗;Joe認為,台灣小,上課學員的經濟相對優渥,甚至結合休閒娛樂安排一趟行程,與國外的條件與情況不同,線上課程的利基削弱許多。

從另一方面來看,線上課程的蓬勃發展,反應的是科技帶來的快速巨變,普遍產生對未來的焦慮及知識的渴求。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後,許多人認為線上學習將更蓬勃、更加速發展,Joe採保留態度。他覺得後續會怎麼樣,可能還待觀察。從疫情期間許多人囤泡麵的心理來解析,疫情帶來很多的不得不,但疫情之後大家是否還會繼續想吃泡麵呢?

穿著攸關個人印象建立,大人學專為男性與女性分別開設大人專業穿搭課。


線上課程的過去與未來

Joe認為,線上課可以作為體驗課的先備知識,卻無法取代實體課程。因此,雖然線上課可以省些時間,但向來重視學員體驗與學習效果的大人學,並不盲目大量開設此類型的課程。他話鋒一轉,犀利點出,「嚴格說來,線上課程並非新鮮事,早在我老媽的年代,每周固定時間就守在電視機前,看傅培梅教做菜,那就是線上課程的早期型態」。工具載體不同,解析結構形式,還真是沒兩樣!

從上個世紀至今,諸如空大、收音機、電視等開課,「並未實際翻轉實體學習的需求,只是提供大眾多一個接觸知識的途徑」。他提出線上課程要迎來根本性的革命,也許可以期待VR、AR的結合應用。

大人學開設的線上課程


提供舒服的學習方式

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課,Joe給學習者的選課建議,「搞清楚自己的動機」,若只是知識焦慮,挑便宜課程即可;若是真心想學東西,建議認真挑選適合自己的老師、課程,跟隨那位講師,找到讓自己能真正學會的途徑。

一般教育機構的學員大多是女多於男,大人學卻反過來,起初是因管理專業吸引較多的男性學員,其後在線上寫文章分享許多觀點,其風格理念吸引了更多的認同,在許多學員心目中,大人學並非只是開課的單位。

因為想做自己想開的課,選擇不加入課程平台,而是自己獨立開課的大人學,原本就已經吸引不少海外學員特地前來上課,原本疫情爆發之前的今年度規劃,準備踏出國門,將實體課程帶到香港、澳門、馬來西亞……,雖然腳步暫緩,但走往海外的方向不變。

大人學是結合文章、實體課與線上課的知識平台,「希望讓大家得到舒服的學習方式」,Joe道出期望,讓學員上完課後獲得信心,得到新武器。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7月號 224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大人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