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面積為全台各縣市之冠,要管理這麼一大片土地,又是在暑期的旅遊旺季,對以觀光產業為主的城市來說,可想而知縣政該有多忙碌,然而一身清新柔美、不帶塵囂匆促的花蓮縣縣長徐榛蔚從從容容走來,接受我們的專訪。自2年前上任後,她為這古稱「奇萊」、後稱「洄瀾」,如花一般的城市,帶來什麼樣的新氣象呢?

鯉魚潭可欣賞光雕水舞與划船遊湖。


全球獨特 觀光面貌的花蓮城

「來花蓮就是放空」,她開頭就對我們這一行匆匆來訪的採訪團說到,「你們來得正巧!今晚正是光復鄉太巴塱豐年祭的第一天」;前一晚是新城鄉七星潭英仙座流星雨的賞星疊石活動,在罕有的鵝卵石海岸觀賞流星雨,並邀請疊石達人教疊石,星星王子說星相;壽豐鄉鯉魚潭絢麗的光雕水舞,還可以輕鬆划船遊湖,即使一個人也可以玩;還有很受親子喜愛的「紅面鴨FUN暑假」;秀林鄉的台泥舊倉庫變身網美的山形星巴克、彩繪水泥車……

七星潭賞星疊石活動及音樂會。 

 

對於花蓮觀光活動與資源,她如數家珍,台灣百岳有超過40座在花蓮,平原僅占全縣面積百分之十的多山地形,從花東縱谷到太平洋海岸,30分鐘可以上山、下海,不僅在台灣特別,放眼全球也很獨特!

全縣大部分的人口集中在花東縱谷平原一帶,其中高達7成左右居住在花蓮市和吉安地區,夾在東側海岸山脈與西側中央山脈之間。

 

一個觀光城市之所以吸引人、令人一再回訪,跟它的在地人文底蘊有深切的關聯。


世界瑰寶 原民文化

花蓮縣全縣9.3萬人口,原住民占其中28.4%,為全台各縣市原住民人口最多的縣市,徐榛蔚將境內的原民文化視為花蓮珍貴的文化資產,更是世界的瑰寶,因此帶領縣府團隊打造「一部落一聚會所」。

這項願景其實早在她擔任立委時,即大力奔走爭取,而有了行政院1億9,973萬元經費支持的「豐羽計畫」,結合光復鄉馬太鞍部落及周邊花蓮原住民產業推廣中心,戮力傳承傳統藝術,保存原住民族文化,並發展觀光的同時,也推展提升原住民族產業,創造就業機會,藉此吸引原住民族青年回鄉。

她重視地方文史的保存,今年發起「為部落說故事」計畫,陸續深入207個部落進行資料蒐集、調查、考證與整理,累積成題材,未來可做繪本、影劇……等許多應用與發展。

一年一度的太巴塱豐年祭,各地的族人紛紛返鄉一同「過年」。


「淨、靜、境、勁、靚、近」新印象

同在東海岸,背山臨著太平洋海,花蓮與台東非常相像,要經營花蓮不能單靠感覺與想像,又該如何形塑與強化花蓮的特色呢?徐榛蔚點出,北回歸線經過縣內的瑞穗、豐濱兩個鄉鎮,帶來不同的動植物生態,也形成不同的民族性,她進一步說明北回歸線帶來的影響,「氣候差異,造就同一種物產展現不同的風味」,這是花蓮豐富物產的底氣。

全面盤點花蓮的資源,她為這座小台灣賦予新印象─「淨」、「靜」、「境」、「勁」、
「靚」、「近」。

「淨」,乾淨的陽光、空氣、水,是上天賜予的自然資源,花蓮少工廠、少工業開發,加上縣府與民間重視並有力維護環境,山淨、水淨,帶來的是適合心情沉澱,洗滌身心的好環境。

「靜」,行車在台九線上,享受安靜的感覺,適合一個人的賞心旅遊,追求心的寧靜。這樣的寧靜,並非刻意塑造,而是在地人隨著季節天候的變化生活作息,自然呈現出來的寧靜氛圍。

「境」,好山好水的外在環境,映照如桃花源般的美好意境。

「勁」,為持續開創新花蓮、成為有機首都,在推動政策上的衝勁。

「靚」,花蓮的各種美好。

「近」,指交通上的建設,蘇花改通車後,對於北台灣而來的遊客來說,花蓮變得好近。

全面盤點花蓮的資源,徐榛蔚為這座小台灣賦形塑6「ㄐㄧㄥˋ」新印象。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10月號 227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花蓮縣政府提供 

 


延伸閱讀:

■【新花蓮】花蓮城市品牌再翻轉(一)
【新花蓮】徐榛蔚如何守護花蓮的美好?(三)
【新花蓮】花蓮下一個明星產業(四)
【新花蓮】有機農業XAIoT智慧科技(五)
【新花蓮】奔造有機首都ing(六)
【新花蓮】擘劃智慧城市藍圖(七)
【新花蓮】領先全國的智慧教育(八)
【新花蓮】啟動智慧醫療 守護縣民健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