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籐編 早期常民生活器物

臺灣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加上竹材的材質堅韌,因此早年生活上也常使用竹材製作相關所需物件,包含農具、日常生活用品或嫁娶之物品等等,在編織器物的緣口、提把、底部圈足或需固定時,往往會搭配籐皮來使用。

 

原住民最常使用籐材來製造生活用品,如背籃、網袋及盛籃等等,而籐飾的種類,配合器物需求,有不同的捲繞方式;早期不管是漢人或原住民後來皆結合竹及籐的特性,創造出實用兼具精美的生活用品。

 

《雅砌》14x14x55cm、籐編

 

克紹箕裘 勤研各類編織技藝

1943年出生在苗栗竹南的張憲平老師成長於編織家族,祖父擅長藺草編織,草蓆手藝聞名大甲、苑里,父親則開工廠經營草蓆和民藝品加工。他自幼耳濡目染,熟習編織技法,對於編織的喜愛與堅持深植於心,成為日後創作的起點。

 

1973年30歲時,初次體認竹籐編器的優雅,嘗試編作時卻發現困難重重,二者除了經緯編織的概念相通之外,材料、技巧、工法⋯⋯細節皆不同。在沒有拜師習藝下,自學摸索、走訪觀摩,買回古老編器研究,憑著超越前人堅定的意念,投入竹籐編織手藝領域裡,從竹編基礎技法上再繼續精研籐編技法,鑽研至今50年,在臺灣竹籐編界獨領風騷,也為臺灣細竹編藝術走出一條前無古人的新路。

 

《迎曦》26x26x30cm、籐編

 

70年代,臺灣的竹編業者幾乎已全部出走,為了生產需求,他開始長期培育熟練編作人員,多年來不停修改,調整機器劈剖竹篾,終能將竹片細窄定寬、微薄剖篾、倒角整篾等委由機器操作,克服了竹工藝發展的瓶頸。

 

《迎風》35x35x24cm、籐編

 

研發仿古塗裝 屢創竹籐編新猷

1978年,為了提升作品價值,張憲平老師埋頭研究生漆髹塗技法,四處請教觀摩,再三反覆試驗,在無數失敗中汲取經驗,經過多年的克服萬難後,終於研發出獨有的竹編器生漆髹染技法

 

以暗棕、深褐或紅褐的生漆髹塗手藝,讓原本單一色澤的竹籐材質有更多面向的色彩變化,髹染後的細竹編藝作品,不僅獲得最佳保護,色澤古樸內斂,更增優雅精緻,透過光線或觀看角度的折射,還會產生不同彩度的色澤變化,增添作品的豐富性與藝術價值。

 

《風雨歸來》34x34x21cm、籐編

 

由於沒有師承門派的包袱及框架,張憲平突破一般傳統編器慣用的連續幾何圖紋格局,以編織為基底,呈現更多元的題材類型與編織結構,有如將編作當成作畫般揮灑,產生綿延的意境。部分作品飾以栩栩如生的花樹蟲鳥立體編織裝飾,為作品增添靈巧生動的氣息。

 

2000年,他的竹藝創作攀上了另一新境,揚棄傳統形制,朝空間裝置藝術發展,嘗試營造更大的空間與量感,運用大量天然竹材,搭配燈光及造型設計,所構築出的大型竹雕意象,皆讓人驚艷與讚嘆。

 

《龍蟠》41x41x9.5cm、籐編

 

 

自成一派 臺灣竹籐工藝界名家

張憲平老師以巧奪天工的精細編結,編組形塑出極富空間張力的架構,以虛實對比突顯竹籐編鏤空特色與優美造型,光線在經緯交錯形成的圖案間,幻化出迷人的氛圍與意境。

 

他為竹籐工藝不斷創新技法與形製,在該領域中風格獨具,自成一派,作品人文氣息濃厚,跳脫民藝品的實用層面,融合臺灣漢族的傳統竹編、原住民與世界各地竹籐編織的特色,在藝術史上具有價值,不僅受到臺灣國內外許多收藏家與評鑑家的高度讚賞,亦獲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

 

張憲平老師的作品嚴謹飽滿,技藝精湛,無論工法技藝、造型美學,領先群儕,幾乎囊括臺灣工藝各大獎項殊榮。1990年,以47歲之齡獲得教育部頒贈第六屆民族藝術薪傳獎(竹編類),成為薪傳獎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主,並曾連續獲得第一、二、三屆「民族工藝獎」的肯定;2011年獲苗栗縣政府登錄認定為傳統工藝「竹籐編織」保存者;2016年獲文化部認定為重要傳統工藝「竹籐編保存者」,2017年為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

 

《奔》43x6.5cm、籐編

 

作育英才無數 引領竹籐藝術

自1984年起,張憲平老師即在臺灣各地開班授課,不藏私的傳授編藝技術,數十年來培育人才開枝散葉。多年來更深入部落,輔導原住民編製籐竹器,以增加副業收入改善生活,近年來指導的學生作品,參加各美展競賽,迭有佳績,薪傳培育人才,有助於竹籐工藝的傳承,如師承張憲平的章潘三妹,同樣在竹編領域有著亮眼的表現成績。

 

50年來他對竹藝的探索未曾間歇,竹子的纖細、輕巧、滑韌、堅挺、清雅的特性,在他手中發揮得淋漓盡致,誠如他所說:「精緻不失雅趣、細膩不失堅挺、輕盈不失厚實。」匠心本質的精粹,技藝近乎道,讓他的竹籐編作品昇華至另一個境界。

 

超過半世紀的編織歲月裡,他蓆草編織而竹籐並用,善用生漆髹塗技藝,順應竹籐特質來創作,從傳統器物、立體裝飾呈現,到大型裝置藝術,巧手編造立體空間等,不斷嘗試發掘竹籐更細膩的材質表現力,順著竹性、依著竹情,一心一意為竹籐藝術,賦予時代的新生命!

 

《循跡》29x29x28cm、籐編

 

文/編輯部   圖片‧資料來源/文化部文化資產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