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山脈另一邊,傍著太平洋生活的阿美族,有另一種與海洋共存的生活方式,與山邊邦查生活不同的是: 他們的「冰箱在大海」,龍蝦、旗魚、海膽是他們隨時可得的零食,生活步調如大海一般彭湃!

所謂的項鍊,就是那一顆顆成串的岩石,老人家說:那如項鍊的地方。

海梯田上的大地藝術
從花蓮出發,跨越花蓮大橋後沿著太平洋南下, 會經過畫著美麗弧線的磯崎灣來到新社、豐濱、石梯坪、大港口、靜浦等部落,住在海邊的阿美族會將屋子蓋在離海稍遠的階地小平原上,並在海岸前的空間闢成一塊塊小梯田;因為位在海邊,所以稱為海梯田,生產出來的米,就以「海稻米」出售, 這是2015年紀錄片「太陽的孩子」裡所傳述的真實故事。

行走海稻田間的稻草人,雙肩的沉重負擔,有辛勞的力度,也有收成的喜悅。

與自然環境結合的作品,在環境中創作,建構一個自然景觀與人文特質結合的地景藝術展示空間。

海梯田的稻米一年一穫,夏季稻穗成熟,金黃稻海與太平洋形成一幅美麗景象,漂流木的組合,似本來就該是在田邊的空間,提供給農人休息所用,只是這空間似乎也太豪華! 

同年,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開始邀請藝術家「駐地創作」,作品從新社一路往南,一直到台東的加路蘭,每年都有不同的作品產生,因是戶外在地創作,作品著重的是與地景融合,如稻田邊的稻草人、海岸邊的鞦韆、書屋等等,不僅是藝術作品,更多的作品傳述著在地的生活故事,當然,這需要創作者現場慢慢說給你聽,不過不論看懂與否,一眼得見的美麗,已經是近幾年興盛的打卡熱點。

項鍊工作室三不五時有在地樂團或歌手利用這美麗空間演出,也成為部落藝術家聚集交流的好地方,常常聊著聊著就有首新歌問世。

項鍊工作室
一個臨著太平洋的藝術工作空間,挨著海岸的草地,可以露營、可以聽濤、可以望海發呆;東海岸大多是岩石海岸,項鍊工作室的海也不例外。
所謂的項鍊,就是那一顆顆成串的岩石,老人家說:那如項鍊的地方。這裡是噶照家三姊弟的家園,伊祐與撒部兄弟倆是藝術家,擅長地景藝術,海岸邊的鞦韆號稱是最美麗的鞦韆。在鞦韆上,以不同的高度觀看太平洋,是只有這裡才能有的享受。

工作室是創作空間也是展示空間,有畫作也有雕塑品;爾嬈是個感性的美女,利用空間提供咖啡、茶飲、握飯、餅乾等簡單的午茶點心,隨意一個小裝飾,讓停駐的下午茶時光,也成為一場與海交疊的藝術展演。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10月號217期
 文/于娜麗莎  攝影/李文瑞、江怡慧  照片提供/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瘋馬旅行社、織羅米86 

 

<山>東 洄瀾山海原味部落生活旅行【延伸閱讀】
 

<山>東-洄瀾山海原味部落生活旅行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2791

洄瀾山海部落-193 綠廊的邦查生活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2812

花東縱谷美麗的流奶與蜜之地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2813

來場巴歌浪-在秀姑巒溪口
http://www.techlife.com.tw/Article/1281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