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的美好 愈在地愈國際

鏡頭轉往池上,以好米聞名的農村,農耕之餘,組成讀書會一起閱讀,公民意識很早凝聚,公民素養高而有主見,很以自身所擁有的自然環境驕傲,早在民國90年代就有土地保育的觀念,生活文化濃厚,在這樣一個「好」地方,台灣好還能做什麼?

透過地方的意見領袖多力米故事館創辦人、同時也是建興米廠負責人梁正賢,台灣好與在地人深入接觸,發展出「池上四季」,春天結合詩歌與野餐,夏天以客家米食辦桌,品嘗在地的美好;秋日豐收的季節推出藝術節,冬季則辦文化講座。其中「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2013年邀請雲門舞集為在地創作〈稻禾〉,秋收季節在池上稻田中以自然的天、地、山脈為布幕做全球首演,2年後再次來到金黃色的稻田中演出,一舉將池上推上國際視野。李應平指出,「愈在地,愈國際」,台東正是最好的證明。

地方創生需要民間發力,在地特色釀生之後,必須靠在地人維護與接力才能永續。圖為池上伯朗大道。

 

吸引在地鄉親和遊客的池上四季活動,從最初台灣好策畫籌辦,逐漸輔助在地人接手,地方成立了「池上文化藝術協會」,目前除了秋收稻穗藝術節外,其他3季的活動都逐步交給池上人主辦。

除了池上四季,還有邀請美學大師蔣勳擔任總顧問與首位駐村的池上藝術村計畫,期望經過時間的醞釀,未來池上發展成媲美巴黎郊外的藝術村巴比松,目前已有席慕蓉、池上鳳珠、葉海地……等藝術家陸續駐村創作。而地方上,多力米的創辦人梁正賢將家中興建於1958年的閒置老穀倉,自費改建成立「池上穀倉藝術館」,委託台灣好經營管理,作為藝術推廣平台。


地方創生,必先與當地人一起思考,找出在地特色,才能真正做出差異化與特色。

與地方人士討論了一年才改造建成的「池上穀倉藝術館」,除了展出藝術作品、作為藝術平台外,本身也成為一處藝術地景。圖左為改建前,圖右為改建後藝術館今貌。


以社會企業 行銷鄉鎮

上述這些迷人的在地人文風景,可作為體驗旅遊路線上可見的文化景點,而今日國內外旅人來到台東,能夠更愜意的旅行,不能忽略看不見的資源整合。

例如台東今日的盛況,是當年由台灣好以鐵花村為起點,負責創造文化內容,去說地方的故事,推出文化小旅行,行銷台東。由嚴長壽領軍的公益平台基金會負責觀光資源整合,包括說服觀光局與縣府克服交通問題,整合在地計程車,透過語言提升國際化,培訓司機成為第一線的國際觀光導覽人力;輔導在地民宿升級,制訂價格策略;在餐飲方面,協助原住民特色餐提升。

行銷的手法不止一端,台灣好基金會成立的同一年,在台北的中山大同區成立了「台灣好,店」,作為鄉鎮微型品牌、產業的展售平台,協助包裝設計、行銷通路並帶入媒體網路,扶持品牌成熟,如今在「台灣好,店」銷售的鄉鎮商品超過千項。

台灣好作為社會企業,不但為鄉鎮居民創造新的收入來源,也持續為地方注入豐沛的文化能量。

「台灣好,店」的創始店,不僅銷售城鄉好物,也帶動中山大同區周遭老街區的發展,店內超過50%是國外的觀光客,其中以30%的日本客最多,其次依序是香港、韓國、中國大陸。


SOP可以複製 在地特色無法複製

台灣好一直在民間打底,長時間的蹲點,與在地人一起攜手創造真正為地方好的事情,看見不足補不足,看見的好就用擅長的方式為地方說個好故事。台灣好扎根鄉鎮,參與和協助地方找出特色,展現出地方獨特的美,藉此讓年輕人看到希望,看見留下來的可能性,為鄉村留才鋪路。

地方創生的「SOP可以複製,而在地特色無法複製」,所以池上四季只能在池上,無法複製到苗栗,到了苗栗,台灣好蹲點推出了神農計畫。台灣好扎根台東的10年,建立了一套方法,未來可在其他鄉鎮推動地方創生。李應平特別提醒:「要以文化為軸心,需長期、永續的發展,而且文化事業都是賠錢且急不得的。」

台灣好在鄉鎮做的事,背後需要大量的資金運作,長年由和碩、富邦、長榮、復華投信......等企業贊助,說來尷尬,鐵花村一帶因台灣好的駐村經營而繁榮起來,地價飛漲,今年租金更增漲超過百萬,更加重負荷,在地人引以為榮、民間獨力打造的鐵花村還能撐多久,連工作人員都持保留態度。這也許是民間與政府該攜手突破的下一階段難關。

台東已成功發展打造國際觀光運動大城品牌,但無論是熱氣球、衝浪還是鐵人三項,都只能定點旅遊,地方上更需要發展帶狀式旅遊路線,讓旅人體驗在地的生活情調,才能讓地方永續發展。

樂賞大坡池音樂館是一處推廣古典樂的據點,為池上人日常遊憩的大坡池畔增添藝文氛圍。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8年6月號 202期 文/許佩玟 圖/台東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