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嘈雜不堪、臭氣沖天的牛隻屠宰交易市場,變身成一座科技藝術交融的城市文化公園。巴黎如何運用更新的創意與再造的決心,宛如一隻魔法棒,妝點出新裝、注入新的活力泉源?

巴黎市郊的拉維列特園區 (Parc de la Villette),歷經二十多年政府與民間攜手合作、眾志成城,如今已經成為巴黎市民的新生活中心,以及文化藝術薈萃的新重鎮,相當令人印象深刻。

園區位於巴黎第十九區,1867年在拿破崙三世命令下建為屠宰場,是販夫走卒的聚集地,晚近由於冷藏技術的來臨,屠宰場已失去原先為巴黎市民提供新鮮肉類的功能,到了八0年代,巴黎市的發展與人口的擴增越來越快速,經過慎重評估,政府決定於1974年將屠宰場關閉。1979年,當時的總統季斯卡希望將其改建為一個國際級的科學館,密特朗總統上台後,不但延續了這項計畫,還提供更充裕的整建經費,進一步落實為重大公共建設工程。在時代的洗禮與國家領導人的遠見及政策支持下,任誰也沒想到昔日的屠宰場竟然搖身一變,被賦予了嶄新的功能,包括展覽、表演、研討會等,儼然成為文化的民主實驗場,讓藝術與社會在此相互對話、交流。

打造園區建築功臣:景觀建築師─伯納‧叔米

在廣大的公園中,處處可見稱之為 「follies」的奇想建築,在公園中每隔120公尺就出現一個,這26個奇想建築都是以紅色金屬為建材、邊長為10公尺的立方構成體,目的是運用重複性的手法,使公園具有一系列明確性的辨識記號,目前作為售票處、兒童遊戲坊或酒吧之用。此外,十座主題公園更是園區的一大特色,包括鏡園、沙丘園、葡萄園、竹園、鋼絲園、島園、平衡公園、童年驚悚園、龍園、影園,一方面提供孩童戶外體驗嬉戲的地方,一方面將趣味和藝術融入公園的自然造景之中。

圖片來源:@AIIICZFF

拉維列特園區以實踐市區文化公園的概念為宗旨,並且以開放性與實驗性為公園建設的原則,由伯納‧叔米(Bernard Tschumi)擔任總建築師,他出生於瑞士,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校長的極力邀約下,受聘為建築學院的院長,對於計畫和保存方面的教學不遺餘力。叔米不論在國際競圖或是學術刊物上,都有著極大的成就,是今日最獨特、也最具冒險的建築師。在擔負起拉維列特園區整建的重任時,他認為:「二十一世紀的公園觀念有著極大的轉變,公園已無法與城市分離,而必須是城市景觀的一部份,作為一個當代的公園,也必須是一個活動的場所,不能只是像18世紀或19世紀的公園一樣,只提供休息或娛樂的行為。」因此希望可以接納不同層次、年齡、甚至各種文化的大眾需求。
 
為了實現開發荒地、完成當代公園的夢想,叔米將其視為一項龐大的建築工程,雖然區內有許多不連續的建築體,但在具有統一的建築結構下,使得公園全區在意象上有完整的結合。如今拉維列特已脫胎換骨成為綜合自然、建築、娛樂與文化的獨特園區。

在經營管理方面,園區由監督單位文化部提供大部分營運經費,整個園區年度預算約為二億歐元,由三大文化設施分別統籌運用,同時也有票房的營收及私人企業的贊助。園區每年有八百萬人次造訪,接待的藝術家超過1500名,再加上每年超過600場次的各種付費及免費表演活動,不但快速造成園區的磁石效應,更為這個一度沒落消沉的地區重新注入活力。

拉維列特園區的成功,再次驗證主政者的宏觀視野和遠見有多麼重要,作為文化大國的法國,文化是他們的驕傲和共識,更是國家形象與影響力無遠弗屆的展現,也因此有了奧賽美術館的誕生,使得在六○年代等待被摧毀的老舊車站,於1983年動工後,於1986年重登歷史舞台,這與拉維列特園區的整建時間和用心不謀而合,其意義更是不言而喻,對於我國推動文化建設的長期工程,是一大啟發!

 

首圖來源:Flickr©victortsu

文章來源/ 幸福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