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像極了一顆鑽石,台灣的多樣性生態與多元文化,就像鑽石的各個切面,每面都晶瑩璀璨,因此品牌台灣要以「鑽石台灣」為基底。
 
鑽石台灣,亦即根植於這片土地的人、事、物,及其延伸創作的種種創意與另外習得的知識技術等,透過文化創意產業的升級加值,如藝術文化、科學技術、現代經營管理的方式,使之發展於文化空間、文化服務與文化產品等。而如此過程,最終將導向一個共同的目標和意向,即建立屬於台灣的品牌,蛻變迎向國際。
 
打造品牌台灣,第一件事情是認識台灣。陳郁秀在全台展開調查,找出台灣獨有的六大特色,即地質與地形、鳥類、蝴蝶、蝶魚、蕨類和蘭花,都可成為台灣品牌的特色和元素,例如600多種蕨類植物紋路都可發想設計成圖騰。
 
「台灣有自己的特色和元素可作品牌,為什麼要學別人?成為別人的影子、工具?」。台灣要打造國際品牌,首先要認識台灣的藝術、文化,有主題才能創造品牌,加上學習現代經營管理,有文化展覽空間、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有了文創、加上時尚就能打造台灣品牌。
 
「生活無處不文創,品牌不應局限於單一商品,也應囊括意象、空間、服務。」我的理念主軸是「原鄉台灣+時尚台灣=鑽石台灣」。「原鄉台灣」指的是台灣多樣性的生態以及多元文化,包括生態、歷史、族群、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科技產業、生活時尚等;「時尚台灣」是台灣展現的科技發明與經營、管理、行銷之能量等,兩者相互作用就是磨光鑽石的利器,是文創的底蘊。
 
華人文創近年發燒,但根據政府統計2010到2012年,台灣文創公司增加了1742家,產值卻縮水了87億元。我認為台灣正走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擁有文創的優勢條件,只是缺乏整合的翻轉能量。
 
用歷史DNA所創建的台灣歷史博物館、奠基於土地與生活的南投埔里桃米社區、推動視覺藝術創作與色彩融合的「粉樂町」等,都是傳統文化基因與當代創意結合的成果。
 
即使是看來冰冷的傳統鋼鐵產業,透過科技、藝術與工藝的加值,板金也能變成文化產品。有30多年歷史的台中谷橋工業,曾策劃了一場「鋼鐵奇幻之旅特展」,其中的「百鹿園」最令人印象深刻,百位設計師不拘手法、不限媒材,創作出自己心目中獨一無二的梅花鹿,可謂風情萬種。

 

圖/source:photo ac

文章轉載自創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