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是年營收上億的科技業老闆,歷經人生的起落,成功轉作有機小農,陳禮龍的人生故事吸引許多媒體報導。2008年,他以24萬元+2.5個人力重新出發,在新竹縣竹東鎮軟橋里創辦了頤禾園有機農園,這幾年成功轉型成六級化休閒農業,鏈結在地與國際,創生有機農業新價值,他是怎麼做到的?

科技漂鳥轉作小農 思維不一般 

科技漂鳥轉作小農,陳禮龍科技人的思維及血液裡的企管DNA告訴他:作為一個現代化的農夫,不僅要懂農業,也必須是精通行銷與管理的經理人;再者,即便是務農,也要作不一樣的小農,須有市場上的差異化與獨特性。

太太娘家在竹東軟橋里,此處一直是新竹縣最重要的有機米生產中心,加上岳父過去即從事農業,有已接近荒廢的0.5公頃農地。因此,他決定跟太太回到家鄉,投入對家鄉有益的友善環境有機耕作,從零開始,腳踏「食」地學習有機農作物的生產。

2010年,他以智能化控管+有機農作SOP,獲得每年至少一次追蹤查驗的MOA有機驗證,所有的表單填寫、跑程序,他一個人搞定。他笑說,「比起過去在科技業ISO認證的複雜過程,這個申請對我太容易了」,此舉為農園建立可長可久的企業化運作模式,也奠定了後來他能在台灣各地甚至到對岸「複製」有機農園的擴散效應。

頤禾園坐落竹東軟橋里,拜竹東大圳所賜,向來是新竹縣最重要的有機米生產重鎮。

創新營收模式1 社區支持型農業2.0  

有機農業進入門檻高、產量有限,在市場上價格也高,屬於小眾市場,該如何才能cover成本並進而獲利?

陳禮龍一開始即決定做小。他坦言,「2.5個人力中,那個0.5人力就是我,就務農來說,我只有傳統農夫的一半效率」。而最大化這麼少的人力,則有賴時間管理及每周固定的作業排程,加上科技管理工具的輔助,營運效率自然會越來越好。

他注意到臺灣農業一直有產銷失衡的問題,因此從市場需求面反推,參考「社區支持型農業」(CAS, Commuin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概念,並優化為會員制+大數據的創新營運模式,即先接訂單再估產量,採「地產地銷」的計劃型生產,如此可控管有機農作物產量不穩定的風險,也可減少食材運送的碳足跡。

社區支持型農業確保供需平衡,也可減少食材運送的碳足跡,讓大家都能吃得安心又健康。

會員制的概念,是將單純的買賣升級為彼此的互信與承諾,「每一個社區都有支持的農場,每一座農場都有支持的社區,大家都能吃得安心又健康,不僅共同分擔潛在的風險,也共享農產品的收成報酬,如此循環不息,有機小農園就能永續經營下去。」11年前這樣的理念,已是如今正當道的共享與循環經濟。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8月號225期 文/編輯部 圖/黃國倉攝‧頤禾園有機農場提供

 

【地方創生】科技農夫CEO 鏈結在地與國際 以六級化農業創生產業新價值(一)

【地方創生】科技農夫CEO 鏈結在地與國際 以六級化農業創生產業新價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