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醫產業須國內與國外的合作,國內合作的部分,產學研的合作已建立模式,國際合作的難度較高,須將國外的人引進來,國內的人走出去,李鍾熙表示,「讓台灣走進世界,讓世界看見台灣」。
因此,民間產業界發起成立生物產業協會,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舉辦亞洲最大的年度生物技術活動「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生技公司可藉此接觸到國際藥廠、投資人等,藉此進行國際合作,與全球接軌。
亞洲生技大會是生技界重要的合作、授權、募資等管道。圖為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與國際大藥廠阿斯特捷利康公司簽屬合作備忘錄。
此大會設立商機洽談平台,規模逐年擴大,自去年(2019)起,台灣生物產業協會與全球生技創新組織(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BIO)合作,將亞洲的國際會議引到台灣來舉辦,邁入第16年的「台灣生技月」改名為「亞洲生技大會」。
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對許多生技公司來說,是全球鎖國期間重要的合作、授權、募資管道,因而改為線上與實體兩種方式舉辦,7月大會期間,預計將從去年的2,000多場媒合,增至4,000場。
後疫情時代 開展生醫商機
疫情乍起,需要靠政府的力量與行政效率,快速拉起國家隊防疫;進入後疫情時代,長期「抗疫」戰略,需將能量轉移到產業上布局,為極可能反覆重來的新冠病毒,或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病毒或新疫情做準備,以提高公衛安全產品的自給率,日後即使再遇病毒肆虐、全球鎖國,台灣也有足以自保的儲備與能量,同時也藉機培養產業。
醫生能力素質高,有助於臨床試驗,也是台灣發展生醫產業的利基。
4月下旬,「抗原快篩試劑聯盟」這支民間產業界自組的台灣隊,開發出新冠病毒檢測套組,取鼻腔檢體就能在短短10分鐘內偵測低病毒量的新冠病毒,由安肽生醫開發抗體、台康生技量產抗體、寶齡富錦開發並生產快篩檢測試劑的分工模式下,向衛福部食藥署申請專案製造許可,且具有臨床試驗、國際授權等經驗的寶齡富錦可望將此快篩試劑快速推向國際。此一民間自組的台灣隊,可望在今年6、7月推出產品。
台灣人代表全球華人基因的融合,是國內生醫產業的優勢之一。
後疫情時代的生醫商機,聚焦在檢測、疫苗、藥物及醫材。無論發展哪個領域,李鍾熙認為不可忽視兩大要件,一是挑戰極限,做到該項目第一或是第一個做到;二是國際合作。
總統蔡英文(前排右2)出席2019亞洲生技大會,生物協會理事長李鍾熙(前排左1)陪同參觀。
例如前述取得台灣新藥史上最大授權案的合一生技,規模不大,員工人數不多,發展了10多年,研發出這項用於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新藥FB825,其發明源自向來喜歡挑戰最新、難度高題目的中研院院士張子文。新藥研發後,通過臨床試驗,才進入量產製藥階段,合一生技選擇國際合作,將新藥授權給丹麥皮膚科大藥廠進行製造。
要藉病毒危機翻轉成生醫商機,台灣準備好了嗎?接下來,我們走進業界一窺國內的生醫產業能量。
面對極可能反覆重來的新冠病毒,或是未來可能出現的新病毒或新疫情,政府的長期抗疫戰略,需將能量轉移到產業上。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20年5-6月號 223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Pixabay提供
延伸閱讀:
■【後疫情】台灣生醫產業如何打進國際賽?
■【後疫情】台灣生醫產業準備好了嗎?
■【後疫情】掌聲之後的新生醫時代
■【後疫情】孵化生醫產業的創新者李鍾熙
■【後疫情】李鍾熙用生技翻轉醫療模式
■【後疫情】台灣生醫有何優勢站上國際舞台?
■【後疫情】生醫產業如何打世界盃?
■【後疫情】苡樂UNC平台如何創新醫療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