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鄉鎮 導入智慧生產管理

智慧科技工具在楊文科手中,化為一柄扶助城鄉特色發展的箭。在保有農漁業生產的鄉鎮,導入智慧科技使農漁生產更精準、產值更提升,與富鴻網等合作解決縣內農業的生產、銷售等問題,以科技農業、健康農業、休閒農業等策略,提升農產價值並創造永續農業模式。

在生產方面,透過產官學的合作,將科技應用導入農業的栽培管理,讓農作物更有效益的生產。例如在寶山示範農場,透過電腦系統智能化進行農地管理,包括調節灌溉、開啟驅蟲照明燈、施用有液肥和病蟲害抑制劑等,收成的紅薑黃,其薑黃素比一般市售薑黃粉高出3至5倍。

水產養殖上,透過IoT物聯網科技,讓養殖戶可透過環控平台遠端監測養殖魚塭的水質外,也可遠端自動控制養殖設備,即時給予魚類最適生長的環境,目前水產養殖產值占新竹縣51%的拔仔窟水產養殖區,已有超過半數的業者使用富鴻網智慧養殖服務。

而肉品的生產上,由富鴻網、台灣楓康超市及台灣租車公司聯手布建農作場域,藉由農業監測系統感測器記錄及傳送訊息,取得雨量、光度、土壤酸鹼值、溫溼度及電導度等參數,從30處的漁畜場域收集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紅外線測溫及水質監測等數據,透過各項資料分析,應用於農漁牧環境監測及生產管理上,目前已完成8處農作場域的布建。期望透過智能化管理,能讓農漁民達到省工、省成本,提高收入及農產品經濟價值的目的。

水產養殖產值占新竹縣51%的拔仔窟水產養殖區,超過50%業者使用富鴻網智慧養殖服務。
 


充分應用科技背景 推行智慧銷售

有了智能化的農漁生產,也需有相應的智慧銷售模式,新竹縣與桃園、苗栗、新北、宜蘭等縣市合作建立跨區農漁產品產銷平台,整合訂貨、銷貨及行銷等相關資訊,透過科技智慧的整合來活絡推助農漁產品的銷售。

為降低消費者對食安的疑慮,竹縣也首度以產官學合作模式導入區塊鏈生產履歷,在各示範場域試行中,希望未來全面更新農產品與肉品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的服務模式,媒合產銷兩端,輔導企業通路以保證利潤方式與在地小農進行契作收購,進而帶動新竹縣發展精緻及精準農業,提高農民收入。

在竹科、中科及南科累積30多年雄厚經歷的楊文科表示,「我有一把鑰匙可以打開竹科園區的大門,將資源引進到新竹縣的13個鄉鎮市,也有能力將13個鄉鎮市的農特產品,通往竹科與各園區及單位。」

農家子弟出身的楊文科,擁有一把可以打開竹科園區大門的鑰匙,能將資源引到13個鄉鎮市,也能將13鄉鎮市的農特產品通往竹科與各園區及單位。
 


諸多重大建設 財源哪裡來?

產業基地的建設與推動,所需財源龐大,即使有中央補助,縣府的負擔仍相當巨大,然而楊文科透露,縣府這些重大建設所編列的預算,在善於開源與有效節流下,運用BOT、BOO、都更等方式,全無背債。例如竹北新世紀購物中心促參案,引進民間資金約90億元,特許期間更將為縣府創造土地租金、權利金及房屋稅近34億的收益,不僅滿足民眾休閒消費的需求,提升公共設施服務的品質,活絡地方商機,更有效為縣府創造財稅收入,減輕財政負擔。

如此善於理財,來自楊文科的科學園區管理經驗。他表示,過去竹科的發展,要做10年財務規劃,10年後再實際檢視盤點。從新竹縣的產業發展到財務運用,都發揮他善於盤整資源,在既有的利基優勢及條件上進一步發展。產業有了,經濟財源來了,接下來,文教、生活又有何規畫?

摘自《科技生活雜誌》2019年11月號 218期 文/許佩玟 圖/黃國倉攝‧新竹縣政府提供